学术投稿

不同品种柴胡药效学及其质量控制

郝庆;李岩;李强

关键词:柴胡, 胃肠动力, HLPC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柴胡对胃肠动力的作用,筛选出作用较优者应用于临床,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1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其质量进行监控.方法:①选南柴胡与北柴胡,以大分子色素葡聚糖蓝(BD)2000为胃肠道标记物,以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为指标,比较2味药对小鼠胃肠推进功能的作用.②将不同品种的柴胡分别在同一色谱条件进行HPLC检测,确定其特征性HPLC图谱(即指纹图谱).结果:北柴胡的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南柴胡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HPLC检测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柴胡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检出的成分不完全相同,即使是相同成分在不同品种的药味中含量也不同.结论:北柴胡有较强的促胃肠动力作用;不同品种的柴胡HPLC图谱并不完全相同.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治疗分析

    1989年7月-1999年7月我科应用鼻侧切开术及柯-陆手术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现将该组病例资料加以总结,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军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自身防护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各类敷料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部门,也是医院污染物品集中回收的中心.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病毒及乙肝病毒的高发,被传染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的器械、敷料,给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带来严重的自身感染的因素.

    作者:初玉云;田玉波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不同品种柴胡药效学及其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柴胡对胃肠动力的作用,筛选出作用较优者应用于临床,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1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其质量进行监控.方法:①选南柴胡与北柴胡,以大分子色素葡聚糖蓝(BD)2000为胃肠道标记物,以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为指标,比较2味药对小鼠胃肠推进功能的作用.②将不同品种的柴胡分别在同一色谱条件进行HPLC检测,确定其特征性HPLC图谱(即指纹图谱).结果:北柴胡的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南柴胡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HPLC检测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柴胡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检出的成分不完全相同,即使是相同成分在不同品种的药味中含量也不同.结论:北柴胡有较强的促胃肠动力作用;不同品种的柴胡HPLC图谱并不完全相同.

    作者:郝庆;李岩;李强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乙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和胃肠病患者33例,用ELISA法进行乙肝前S1抗原和HBVDNA检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结果:乙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和胃肠病患者中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分别是69.7%、87.5%、38.5%、0%.117例乙肝血清中前S1抗原检出率73.5%,HBeAg检出率63.2%,HBVDNA检出率17.9%,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间有相关性.结论:前S1抗原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病毒复制和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敏;王钧镕;费瑞银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皮肤护理

    我院于2001年3月2002年3月共收治乳腺癌术后病人80例,采用瑞典直线加速器(SLI)电子线照射方法治疗.接受放射治疗患者一般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皮肤反应,影响治疗的实施,因此正确及时的皮肤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姜红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8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经CES-D筛选患者,DSM-Ⅳ明确诊断,HAMD抑郁量表评定轻、中、重,MMSE评定认知功能,CT确定病灶部位.结果: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0%,其中轻度抑郁为20%,中度抑郁为15.3%,重度抑郁为4.7%.对脑卒中后抑郁有影响的相关因素有:病灶位于大脑半球前部皮层、抑郁症病史、经济状况、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孙玉华;许晶;王俊平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夜间磨牙治疗浅谈

    长期夜间磨牙容易使牙齿的咬(牙合)面磨平和磨损过快,影响咀嚼功能.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我院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一系列简单有效的方法,以40例患者为例介绍如下.

    作者:常雯;陈梅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合成缝线缝合剖宫产腹部切口的临床观察

    我院应用南通华丽康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可吸收性合成缝线缝合剖宫产腹部切口,并以传统丝线缝合的腹部切口作为对照,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李惠卿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玉屏风散化裁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

    本院于1998年3月2000年3月应用玉屏风散化裁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8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学俊;李元祺;董叶美;葛明江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双曲线模型预测百日咳发病的探讨

    近年来,由于广泛开展百白破三联疫苗的免疫接种,我市百日咳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为及时准确地做出疫情预测,本文应用双曲线数学模型对百日咳发病率进行了预测,介绍如下.

    作者:李雪娥;李冰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动脉血气分析的全程监控

    动脉血气分析的全程监控(Total laboratorymanagement)即通过对动脉血气分析测定前、测定过程和测定后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做到检查目的明确,术前准备规范,采样方法正确,测定误差减少,报告分析科学,使之对临床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总体上包括以下内容:

    作者:奚敏;蔡映云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教训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十分凶险的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误诊误治的病例时有出现.我院从1999年10月-2001年10月2年间,共收治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例.

    作者:尹学文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浅谈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为更好地做好临终患者及亲属的心身护理,使其安然地度过人生之路.现将临终前患者及亲属的心理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静;孙淑芳;邱朝晖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飞行人员疗养期间急性发热流行病学研究

    飞行人员健康疗养期间急性发热是疗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对1990年6月-2001年6月间来我院健康疗养的飞行人员急性发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选斌;王军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淋菌性直肠炎11例分析

    现将我院自1998年以来诊断的11例淋菌性直肠炎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例病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17-30岁,平均23.3岁,均有性乱史.

    作者:任善朗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笑气结合心理疏导在无痛人流中的临床观察

    人工流产作为一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临床中极其多见,长久以来,人流中的疼痛及由此引发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严重不适普遍存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痛人流越来越受重视与关注,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笑气(氧化亚氮)吸入,在无痛人流中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仙;刘冬萍;江伟仙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灵芝胶囊中多糖的稳定性研究

    本文采用恒温加速试验,对灵芝胶囊的有效成分多糖进行了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和作图法求算,在室温(25℃)条件下,灵芝胶囊中多糖的有效期为1.12年,现将研究的具体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丁青龙;林刚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瘤内注射消痔灵、生长抑素治疗大鼠移植性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消痔灵、生长抑素对大鼠移植性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大鼠移植性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瘤内注射生理盐水、消痔灵和生长抑素-善宁,3天及8天后测定肿瘤体积、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3天后消痔灵、善宁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生理盐水、消痔灵组ALT及AST明显低于善宁组(P<0.05);消痔灵组ALP、PCNA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善宁组(P<0.05);生理盐水组血清肌酐明显低于善宁组(P<0.05);生理盐水组肿瘤坏死程度明显低于消痔灵和善宁组(P<0.05).8天后消痔灵、善宁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消痔灵、善宁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无显著性,3组的血清白蛋白、ALT、AST和肌酐水平无统计学意义;消痔灵组ALP、PCNA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善宁组(P<0.05);生理盐水组肿瘤坏死程度明显低于消痔灵和善宁组(P<0.01).结论:瘤内注射消痔灵对大鼠移植性肝肿瘤的杀灭作用与善宁相当,但瘤内注射消痔灵对肝功能的损害明显较小,且对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卢云;吴力群;孙振青;王新兵;杨猛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静脉输液常见感染的原因及预防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此项操作有一整套操作程序,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到临床,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保证,减少因静脉输液而引起的感染.本文就输液中常见的静脉炎及局部皮肤感染的原因和预防,从护理角度做以下分析.

    作者:秦丽玉;初玉云;田玉波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先天性腭裂修复术患者的出院指导

    我科对35例先天性腭裂修复术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受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5例先天性腭裂患者行腭裂修复术,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3-23岁,所有患者均行腭裂修复术,出院时行出院指导,出院后随访,多数发音效果良好.

    作者:孔燕 刊期: 2002年第2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