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瘤内注射消痔灵、生长抑素治疗大鼠移植性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卢云;吴力群;孙振青;王新兵;杨猛

关键词:肝肿瘤, 消痔灵, 善宁, 增殖细胞核抗原
摘要:目的:探讨瘤内注射消痔灵、生长抑素对大鼠移植性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30只大鼠移植性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瘤内注射生理盐水、消痔灵和生长抑素-善宁,3天及8天后测定肿瘤体积、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3天后消痔灵、善宁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生理盐水、消痔灵组ALT及AST明显低于善宁组(P<0.05);消痔灵组ALP、PCNA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善宁组(P<0.05);生理盐水组血清肌酐明显低于善宁组(P<0.05);生理盐水组肿瘤坏死程度明显低于消痔灵和善宁组(P<0.05).8天后消痔灵、善宁组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P<0.05);消痔灵、善宁组间肿瘤体积差异无显著性,3组的血清白蛋白、ALT、AST和肌酐水平无统计学意义;消痔灵组ALP、PCNA表达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善宁组(P<0.05);生理盐水组肿瘤坏死程度明显低于消痔灵和善宁组(P<0.01).结论:瘤内注射消痔灵对大鼠移植性肝肿瘤的杀灭作用与善宁相当,但瘤内注射消痔灵对肝功能的损害明显较小,且对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飞行人员疗养期间急性发热流行病学研究

    飞行人员健康疗养期间急性发热是疗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现对1990年6月-2001年6月间来我院健康疗养的飞行人员急性发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选斌;王军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我院收治了1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病人,均获得成功的手术治疗,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现将对此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华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治疗分析

    1989年7月-1999年7月我科应用鼻侧切开术及柯-陆手术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6例,现将该组病例资料加以总结,以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军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急性胸腰脊柱脊髓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

    我院自1994年6月-1998年2月共收治胸腰段脊梁柱脊髓损伤患者76例,其中手术53例,随访11个月-1年5个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英民;朱志强;曹士民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自发性小脑出血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70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的回顾性分析,对比比较其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以眩晕、呕吐为首发症状,发病时均有明显血压升高.非老年组以头痛,喷射性呕吐为首发症状,偶发抽搐.结论:老年人自发性小脑出血原因以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破裂为主要病因.非老年人尤其是青少年以血管畸形破裂出血为主要病因.早期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黄连泉;黄勇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氨力农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40例

    自1996年来,我们应用国产氨力农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4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冰;高举平;杨敏清;程树亮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疗效观察

    近几年,慢性心衰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硝酸酯类、极化液营养心肌等)基础上,β受体阻滞剂小剂量应用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使心衰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我院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战丽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中医药治疗颈眼综合征31例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由颈椎病引起以眼部症状为主诉而就诊的颈眼综合征31例,经采用中医药治疗后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樊娟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白血病患儿化疗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应用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时,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减低,易并发各种感染,感染是导致白血病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屈霞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引起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静脉穿刺抽血采取血标本对病人进行各种项目的检验,是每个医院经常进行的工作.但是,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现送回病房的化验报告单上写着血少、凝血、溶血等现象,增加了反复抽血的机会,从而给病人精神和肉体上带来痛苦,也给病人经济上带来一定负担,并给临床医生对病人及时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困难.现就在日常工作经常引起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简述如下.

    作者:高荣惠;张玲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还精煎辅以小剂量的强的松治疗免疫性不育168例临床观察

    我站2000年3月-2002年3月对168例血清中抗精子抗体阳性的不育症患者采用还精煎辅以小剂量的强的松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凤霞;张青松;陈葵英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前列腺素E1联合654-2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前列腺素E1合并654-2针对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作者:王卫东;高在忠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根动脉在脊髓的排列特征

    部分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出现深感觉障碍这一现象,前人仅仅作为问题提出.本文基于形态学研究,发现了根动脉的排列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周怀伟;孙宪成;孙同舟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胆总管囊肿术后继发胰腺癌8例临床分析

    胆总管囊肿术后继发胰腺癌临床并不多见,我院自1985年6月-2001年12月共收治8例胆总管囊肿术后继发胰腺癌患者,占我院病例8/97(8.2%).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厉宣德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江苏南京地区3445名人群肥胖的体重指数的佳切割点应在何处

    目的:探讨江苏南京地区人群肥胖的体重指数(BMI)的佳切割点(cut-off point).方法:对3445例南京地区12-90岁长期居住汉族健康成人的体重指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浆真胰岛素(TI)、放免胰岛素(RI)及血脂全套,分别以BMI=23kg/m2、BMI=24kg/m2、BMI=25kg/m2为临界点来分析代谢紊乱发生的情况.结果:当BMI≥24kg/m2时所有脂代谢及糖代谢指标增高极为显著,TC、TG、ApoA已出现显著差异(P<0.05),而LDL-C、HDL-C、ApoB差异极为显著(P<0.01),当以BMI=23kg/m2和BMI=25kg/m2为临界点时这些差异的显著性均明显降低.结论:BMI=24kg/m2应该是江苏南京地区人群肥胖的佳切割点,BMI≥24 kg/m2者应该警惕,采取措施来控制体重是完全有必要的.

    作者:邵加庆;于镔;田成功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玉屏风散化裁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

    本院于1998年3月2000年3月应用玉屏风散化裁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8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学俊;李元祺;董叶美;葛明江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早期手术治疗老年膝关节滑膜炎30例报告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膝关节病日见增多,尤其膝关节滑膜炎发病率较高,若处理不当而延误治疗,病变易复发或并发膝关节化脓性感染、僵直畸形和残废等后遗症.自1990年7月-2000年12月,我院骨科早期手术治疗老年膝关节滑膜炎30例,通过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旭海;王秀中;林琳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术前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外科性疾病治疗的关键环节是手术.无论什么手术对病人来说都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因为手术具有不可避免的损伤性,它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伤痛和体力消耗,使患者因此而产生烦躁、焦虑、恐惧等心理;而且很多病人在手术期临近时,紧张、恐惧情绪不断增加,严重者精神过度紧张而导致心跳加快、大汗淋漓,甚至处于休克状态,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肖平娥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不同品种柴胡药效学及其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柴胡对胃肠动力的作用,筛选出作用较优者应用于临床,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1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对其质量进行监控.方法:①选南柴胡与北柴胡,以大分子色素葡聚糖蓝(BD)2000为胃肠道标记物,以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为指标,比较2味药对小鼠胃肠推进功能的作用.②将不同品种的柴胡分别在同一色谱条件进行HPLC检测,确定其特征性HPLC图谱(即指纹图谱).结果:北柴胡的胃内色素残留率及小肠推进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南柴胡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HPLC检测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柴胡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检出的成分不完全相同,即使是相同成分在不同品种的药味中含量也不同.结论:北柴胡有较强的促胃肠动力作用;不同品种的柴胡HPLC图谱并不完全相同.

    作者:郝庆;李岩;李强 刊期: 2002年第26期

  • 吸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跨膈压的影响

    膈肌疲劳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性加重的原因之一.而膈肌疲劳状态测定尚无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连续灌注导管测压系统,测定COPD患者的跨膈压(Pdi),并对照吸氧对Pdi的影响,了解COPD患者膈肌疲劳的情况.

    作者:白冲;李强;孙德明;刘忠令 刊期: 2002年第26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