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服民;熊建;罗运成;刘聪霞;张朝华;王留江
单个手指皮肤脱套伤较为常见,其修复一直是手外科的研究课题.1980年Morrison报道的甲瓣,较好地解决了拇指皮肤脱套伤的修复,但对足趾处理比较困难,常留有后遗症.
作者:张全荣;寿奎水;邱扬;陆征峰;刘宇舟 刊期: 2002年第25期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01年1月-8月我院诊治肺心病呼衰心衰病人35例,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岁.
作者:姚为群;郑勤玲;任朝凤;刘漪;董坤拂 刊期: 2002年第25期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内皮细胞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基因谱的差异性表达.方法:用cy3和cy5两种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在两种糖浓度下培养6天(分别为5.0mmo1/L和33.3mmol/L)的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芯片进行杂交,通过计算机扫描分析得出某些基因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的表达差异.结果:筛选出包括与细胞周期蛋白、离子通道、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DNA合成、修复和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蛋白翻译合成、代谢、细胞受体、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等相关表达差异的基因91条,其中61条表达上调,30条表达下调.结论:高糖引起内皮细胞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基础.
作者:冯波;倪亚芳;张登海 刊期: 2002年第25期
临终护理(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一种为濒死的病人及家属提供的全面关怀与照料及为其提供各种安息的条件.医务人员针对病人死亡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应做出恰当的处理,为其提供温暖的人际关系,舒适的医护环境,积极的精神支持,伴送病人走到人生旅途的终点.
作者:姚英英 刊期: 2002年第25期
静脉推药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法,可使药物在体内迅速发挥药效.但推药时,经常会有些极微小的气泡推入头皮针进入血管内.
作者:屈霞;李秋芬 刊期: 2002年第25期
脑干脑炎临床不多见,为提高对脑干脑炎的认识,现对我院1997年3月至今9例住院的脑干脑炎病人病情、详细的临床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冰;丁美萍;范立红 刊期: 2002年第25期
医院感染败血症是急性白血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医院感染后败血症病死率为70.6%[1],白血病并发的院内感染败血症病死率高达75%[2].
作者:沈建箴;郑正津;任秉仪 刊期: 2002年第25期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2年6月-2001年4月收治的1586例脑出血(CH)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感染时间等,探讨预防CH病人医院感染的措施.
作者:鸥小云;杨燕;李晓丽;赵丽 刊期: 2002年第25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因左胸背部疼痛5天,伴胸部皮疹3天入院.查体:T35.9℃,P78次/min,R19次/min,BP16/10.5kPa,神志清、精神稍差,左胸前下部可见簇状分布的红色斑丘疹,其余(-).
作者:姚美英;郭秋霞 刊期: 2002年第25期
目的:逆转多药耐药提高肺癌化疗疗效.本文报道1例46岁女性患者,确诊为左肺下叶腺癌T4N2M1-Ⅳ期(左腋下淋巴结、脑、骨),先后给予司莫司汀(Me-CCNU)、丝裂霉素(MMC)、长春花碱酰胺(VDS)及顺铂(DDP)即SMVP-T1方案,MVP-T2方案化疗,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好转,复查胸部CT等考核疗效显示病灶进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腋下转移淋巴结病理标本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多项耐药相关基因产物(P-gp、MRP、LRP)表达阳性,系原发性多药耐药肺癌.改换程序性应用Me-CCNU、MMC、5氟尿嘧啶(5-Fu)、DDP联合大剂量三苯氧胺(TAM)即TSMFP-T3方案,TMFP-T4方案化疗,二段化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胸部CT等考核疗效显示病灶绝大部分消失.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多项耐药基因产物的联合检测可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程序性应用EFP方案联合大剂量TAM能逆转肺癌耐药,提高化疗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吕梅君;周彩存 刊期: 2002年第25期
目的:中药复方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饮片汤剂的研究.方法:用正交实验(L934)对四妙勇安汤、小陷胸汤、二妙散和玉屏风散的袋包颗粒剂与目前市面流行的免煎饮片和传统饮片汤剂的浸膏得率及某种有效成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上述四方剂在动物实验中进行药效比较研究.结果:三种剂型中,袋包颗粒的浸膏得率及某种有效成份含量高,而且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其药效比对照组和其他两种剂型组有显著的提高.结论:中药复方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方法简便易行,可节省大量药材资源,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青龙;苏林通 刊期: 2002年第25期
为探求一种更为有效且副反应小的抗乙肝病毒治疗方法,提高单品种药物治疗效果,我科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选择部分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使用苦参素、更昔洛韦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与单用苦参素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谭正炳;孙晓坤 刊期: 2002年第25期
患者,男,72岁,2001年9月无诱因右小指指尖疼痛,后破溃形成溃疡,常规换药抗炎处理,无效,取局部组织活检为:转移性磷癌.
作者:陈艳琼;郑红霞;黄淑梅 刊期: 2002年第25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本文就妊高征的主要观察指标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宗秀华 刊期: 2002年第25期
脊髓型颈椎病较为多见,中老年者居多,男多于女,病情严重,一旦延误诊治,常发展为不可逆性神经损害[1].其发病原因为脊髓受压,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后突之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化的后纵韧带等.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25期
本文就收治的30例宫外孕临床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单就误诊及发病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张曰玲;解秀禄 刊期: 2002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4例复发性SCLC分为两组,A组10例,用TE方案[Taxo1(紫杉醇)和VP-16(足叶乙甙)];B组14例,用CE方案[CBP(卡铂)和VP-16].结果:TE组完全缓解(CR)率20%(2/10),有效(RR)率60%;CE组无CR,RR为21.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结论:TE方案可作为复发性SCLC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陈茂森;阙呈立;聂立功;章巍 刊期: 2002年第25期
孕周≥42周尚未临产者称为过期妊娠.过期妊娠的原因多而复杂,随着产前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和孕妇对产前定期检查的重视,过期好娠的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但其对分娩和围产儿的影响及危害明显,还是应该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曹建华 刊期: 2002年第25期
我们自1992年6月-2001年6月对26例肩关节周围炎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义法;李文松;李运方 刊期: 2002年第25期
剖宫产术是处理头位难产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技术的进步,抗生素、输血、液体疗法的完善以及麻醉和监测水平的提高,手术的危险性已明显降低.
作者:杨先凤 刊期: 2002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