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复方生药袋包颗粒与饮片及免煎饮片汤剂的药效学研究

丁青龙;苏林通

关键词:中药复方, 浸膏得率, 袋包颗粒剂, 药效
摘要:目的:中药复方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饮片汤剂的研究.方法:用正交实验(L934)对四妙勇安汤、小陷胸汤、二妙散和玉屏风散的袋包颗粒剂与目前市面流行的免煎饮片和传统饮片汤剂的浸膏得率及某种有效成份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上述四方剂在动物实验中进行药效比较研究.结果:三种剂型中,袋包颗粒的浸膏得率及某种有效成份含量高,而且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其药效比对照组和其他两种剂型组有显著的提高.结论:中药复方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方法简便易行,可节省大量药材资源,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面颈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护理

    面颈部瘢痕大多数发生于青年人.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负担,有的产生悲观、挫折心理,使病人的学习、工作、婚姻等受到影响,导致性格怪癖、有的产生恐惧、疑虑的心理,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等.

    作者:陈金凤;张玲;孙朝霞;贾学云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冷冻自体骨片修补颅骨缺损28例分析

    1995年5月-2000年6月我院采用冷冻自体颅骨骨片修补颅骨缺损28例,经临床实践及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继强;王绪超;刘培东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呼吸衰竭患者及早行机械通气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在机械通气中护理与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1997年-2002年收治的47例呼吸衰竭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湘婷;韩淑云;詹鑫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水平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变化,以及此变化是否与糖尿病肾病(DN)有关,是否与DN的病变程度有关.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118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尿白蛋白阴性组(DM1)伴微量白蛋白尿组(DM2)、伴明显白蛋白尿组(DM3),分别测定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GMP-140、D-D、PAI、tPA、vWF水平.结果:所有DM患者GMP-140、D-D、PAI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DM患者体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中GMP-140、D-D、PAI在伴白蛋白尿的DM组明显高于不伴白蛋白尿的DM组,提示高凝及纤溶活性异常与DN的发生有关,GMP-140、D-D在明显白蛋白尿组又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提示随DN病变程度的加重,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系统紊乱更加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系统紊乱,并且与DN的发生有关,与DN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张雪涛;庄海平;邵建伟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心力衰竭时甲状腺激素异常变化的探讨

    在世界范围内,心力衰竭的发生正在日益增长并伴有广泛的神经内分泌异常,由于其预后与恶性肿瘤相当,而日前研究较多的为血管紧张素1(A1 PRA)、血管紧张素Ⅱ(AII)、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心钠素(ANF)等,近年来,心力衰竭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曰玲;孙启和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紫杉醇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4例复发性SCLC分为两组,A组10例,用TE方案[Taxo1(紫杉醇)和VP-16(足叶乙甙)];B组14例,用CE方案[CBP(卡铂)和VP-16].结果:TE组完全缓解(CR)率20%(2/10),有效(RR)率60%;CE组无CR,RR为21.4%,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结论:TE方案可作为复发性SCLC的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陈茂森;阙呈立;聂立功;章巍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以肺部和牙龈肿块为表现恶性组织细胞瘤1例

    以肺部肿块为表现的恶性组织细胞瘤较少见,而以合并牙龈肿块为首发表现者更属罕见,我院经病理证实1例,现报告如下,供同道者参考.

    作者:耿志华;张敦华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外耳道耵聍腺瘤1例报告

    患者,女,38岁,因左耳内一渐增性肿物、伴阵发性隐痛1年,于2001年12月6日入院.病程中患者无耳鸣、听力下降,无外耳流脓及流水,无发热及头痛,感耳闷.

    作者:丁贤国;何海林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性亢奋

    患者,女,57岁,2000年3月13日初诊.3个月前不明诱因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抽动,同时全身高度兴奋.

    作者:宋梅;温秀芹;高惠英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孟鲁司特临床与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联合应用,在减少吸入激素用量同时,能否改善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方法:35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筛选期1个月,观察维持临床症状稳定所需的小吸入激素量.随后给予孟鲁司特10mg/日,睡前服用,连服8周,每隔2周随访1次,根据临床症状积分,β2-激动剂用量,FEV1值变化调整吸入激素用量.其中12例服用孟鲁司特前后作高渗盐水诱导痰,应用ELISA方法测定IL-4、IL-5.取20例哮喘患者及10例健康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同孟鲁司特原药共同培养,取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作IL-4、IL-5的检测.结果:吸入激素与孟鲁司特联合应用后,吸入激素的量减至平均406.25 u g/日,较单用吸入激素时平均646.88 μ g/日减少了37.20%.短效β2-激动剂用量由用药前的39.34喷/2周减为17.66喷/2周,减少了55.11%.临床症状也有好转,用药前的症状积分为25.06,用药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为11.94,减少了52.35%.用药后上午PEF值增加了31.91L/min,晚上PEF值增加了29.62L/min.诱导痰检查,IL-5从加用孟鲁司特前的47.87pg/ml 下降至20.15pg/ml,(P<0.05).IL-4在用药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同培养后,药物空白组中,哮喘组PBMC分泌IL-4、IL-5均高于健康组.孟鲁司特作用后,PBMC IL-4的分泌与相应药物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健康组IL-5的分泌量与药物空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哮喘组PBMC IL-5的分泌下降,与相应药物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联合应用,不仅能控制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的用量,还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杭晶卿;张洪熹;孙碧雄;戴荷莲;周春平;曾日亮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C反应蛋白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区分渗出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以及在渗出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测定89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及血清CRP水平,比较渗出液(74例)与漏出液(15例)之间,以及不同原因所致渗出液之间CRP水平的差别.结果:渗出液组胸水CRP、胸水CRP/血清CRP明显高于漏出液组(P均<0.01).肺炎旁性胸腔积液组胸水CRP、血清CRP、胸水CRP/血清CRP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膜炎组及癌性胸水组(P均<0.01).若以胸水CRP>30mg@L1作为渗出液的计算标准,其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86.7%,正确指数为92.1%.结论:胸水CRP水平有助于区分渗出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并有助于区分肺炎旁性胸腔积液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渗出液.

    作者:赵力;朱述阳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突发呼吸困难的预防与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较为多见,中老年者居多,男多于女,病情严重,一旦延误诊治,常发展为不可逆性神经损害[1].其发病原因为脊髓受压,脊髓受压的主要原因是中央后突之髓核、椎体后缘骨赘、增生肥厚的黄韧带及钙化的后纵韧带等.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败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败血症是急性白血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医院感染后败血症病死率为70.6%[1],白血病并发的院内感染败血症病死率高达75%[2].

    作者:沈建箴;郑正津;任秉仪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动态观察

    本文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进行脑电图(EEG)动态观察,目的是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以降低HIE的后遗症率.

    作者:单宁玲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肾上腺结核并肾上腺增生机理的研究

    肾上腺结核少见,结核并增生更少见,我院15年来收治3例,对其增生机理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周中泉;邢金春;陈实新;陈斌;叶友新;王惠强;庄炫;张开颜;刘荣福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42例血脂代谢异常分析

    糖尿病作为代谢性疾病,其脂代谢紊乱是导致慢性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之一,老年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50%[1],其死亡者3/4为缺血性心脏病与脑卒中[2].本文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42例血脂代谢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勇;靳慧;程玉才;张新安;王世喜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内科的应用及护理

    雾化吸入是通过雾化器将配置好的溶液转换成由空气传播的水微粒,患者吸入后,微粒将随气流扩散;形成的微粒越小,扩散的范围越广,有助于稀释和排出痰液及炎症治疗;具有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的优点[1].

    作者:初海英;张玲;王蕾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颅脑外伤病人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患者病情较重,多为复合伤,受伤后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多数病人需要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不当,易形成痰痂、溃疡、出血,影响病人的呼吸,甚至危及生命.

    作者:孙朝霞;董雅婵;张玲;贾学云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代谢指标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代谢异常的改变;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了46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腰椎(L2-L1)及股骨端(Neck,Ward三角和Troch)的骨密度,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GP),酶免法测定尿脱氧吡啶啉(DPD).结果: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BGP低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DPD高于正常对照组,t检验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形成降低,骨吸收增加,综合因素导致骨质疏松.

    作者:王雪;郗兰华;信中;于湄;杨丽萍 刊期: 2002年第25期

  • 应用基因芯片研究高糖对内皮细胞基因谱表达的影响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内皮细胞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基因谱的差异性表达.方法:用cy3和cy5两种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在两种糖浓度下培养6天(分别为5.0mmo1/L和33.3mmol/L)的mRNA分别标记成两种探针,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芯片进行杂交,通过计算机扫描分析得出某些基因在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的表达差异.结果:筛选出包括与细胞周期蛋白、离子通道、细胞凋亡相关的蛋白、DNA合成、修复和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蛋白翻译合成、代谢、细胞受体、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等相关表达差异的基因91条,其中61条表达上调,30条表达下调.结论:高糖引起内皮细胞某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是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基础.

    作者:冯波;倪亚芳;张登海 刊期: 2002年第2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