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琼;郝永先;郭静毅
重症监护病房中气管切开术的病人很多.术后堵管以往多采用胶布和纱块,笔者采用气管插管的接头封堵管口,效果良好.
作者:唐红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32例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入院时进行护理评估,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采取生活护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认知训练,6个月后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32例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和认知功能干预后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阿尔茨采默氏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立红;程文蕾;陈旭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2006~2010年收治的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损伤、药物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输液护理和实现保护性隔离、加强基础护理.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易患自发性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作者:许炎炷;葛卫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猝死的影响.方法 选取社区老年人10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急救知识讲座,行为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老年人2年内猝死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的老年人由于改变生活方式,懂得急救知识,病情危急时获得及时抢救,猝死发生率明显低于时照组(p<0.05).结论 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人的猝死率.
作者:颜向红;唐小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重度烧伤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重度烧伤伴便秘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番泻叶,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腹部按摩、指导定时排便锻炼及饮食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疗效及大便通畅后腹痛、腹泻情况.结果 干预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重度烧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便秘现象.
作者:罗小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手术中的温度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及麻醉苏醒期患者的管理.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由于手术野散热、麻醉药物作用、环境温度等因素,使很多患者发生轻度低体温.为了给医生提供舒适的环境,又能使手术中患者有效地保暖,我们研制了胸、肩、袖、连体保温垫,适合于中下腹部及双下肢手术使用,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李明丽;周燕;杨秀敏;马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多脏器损伤)病人夜间睡眠情况和影响病人睡眠的因素.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87例轻、中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病人夜间睡眠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病人存在着严重的睡眠不足.身体不适、医源性干预、睡眠环境等是影响此类病人夜间睡眠质量主要的原因.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如镇静止痛、减少医源性干预、安全舒适的护理、良好的病室环境,可提高病人夜间睡眠质量,减少夜间睡眠不良的发生,促进康复.
作者:吴翠平;赖春荣;钟彩英;刘海燕;胡志青;何向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众多的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在临床中应用,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高质量的生活需求也逐步提高,使人们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需求迅速扩大,现有的人力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医疗及患者的需求,同时,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资源及其结构的合理性<'[1]>.
作者:方秀敏;朱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万汶和静脉推注呋塞米对急性胰腺炎转归的效果.方法 入院当天即给予患者静脉输注万汶(成人通常为1000~2000ml),同时静脉推注呋塞米,力求做到出入量基本平衡;入院第2天开始逐渐减少万汶用量.结果 150例胰腺炎患者Ran-80n评分≥3分者达51%,Balthazar CT评分≥D者60%,胰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仅为5%和6%,胰腺手术率和病死率均为4%.结论 早期容量复苏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静脉输注万汶和静脉推注呋塞米可改善急性胰腺炎的转归.严密观察病情、准确记录出入量、预防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
作者:黄小兰;黄春玉;田丰;陈友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则同时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实施为期4周的早期心理干预.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抑郁状况、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4周时,干预组GDS、QL-Index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状况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冼志莲;许少英;刘婧;李华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了本院1000例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包括下肢静脉血栓、腹胀、咽喉部不适、肩背酸痛或不适、恶心呕吐和穿刺口愈口不良.经精心的观察与护理,全部治愈顺利出院.认为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预防或减少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并发症的危害.
作者:史金如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对36例呃逆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的过程.主要包括以虚实为纲,统括六种证型,针对不同的证型给予相应的饮食、起居、情志、用药护理及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药物穴位贴敷等外治疗法.36例呃逆患者经过1~4d治疗护理后,症状消失并无复发.认为辨证施护及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呃逆效果显著,并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荣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出血性脑卒中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护理措施.包括再出血的诱发因素,专科护理技能等.认为术后积极、科学、合理、规范的专科护理干预对防止再出血的发生发展,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小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液留置部位对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需持续静脉输注的心脏内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前臂静脉)和对照组(手背浅静脉),各50例.观察2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p<0.01).结论 老年心血管患者选择前臂静脉留置针持续静脉输注安全、有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6例腹腔镜下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护理体会,包括做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指导患者行新膀胱功能训练并观察.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美琼;彭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前进食时间的不同对肠道清洁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探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前佳的进食时间.方法 将225例接受结肠镜检查者按检查前进食时间不同分为检查前8h(A)组,检查前3h(B)组,检查前2h(C)组,检查前1h-以内(D)组共4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肠道清洁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肠道清洁程度比较:B组效果欠佳,A、c、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D组较B、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 老年结肠镜检查者检查前2h为进食的佳时间.
作者:周小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58例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护理经验,分别从术前、术后、出院指导等方面阐述,认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预防并发症,保证手术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谭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应急报告制度,应急处理原则,常见情况如停水、停电、失窃、暴徒、火灾、地震、患者病情危重等的应急处理内容.认为手术室突发事件,重在预防,通过制定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使手术室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有据可循,采取相应应急流程,大限度保护患者的安全,使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低限度.
作者:奚晓英;王梅;柏强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不同包扎方式对皮瓣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74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绷带包扎固定法)38例;B组(减张固定胸带包扎法)36例,比较2种包扎方式的引流量、出血、伤口感染、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对皮瓣愈合的影响.结果 A组38例中皮瓣坏死17例(44.74%),B组36例中皮瓣坏死2例(5.56%).减张固定胸带包扎比传统绷带包扎方式更能减少皮瓣的坏死(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传统绷带包扎方法张力较大,血供障碍是皮瓣坏死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而减张固定胸带能有效地减缓皮肤张力,皮瓣血运良好,切口Ⅰ期愈合率提高.
作者:杜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穿刺点、发热肝区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的观察与护理.认为围手术期精心细致的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黄丽娜;张鸣青;马桂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