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胃管置入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马海英

关键词:胃管置入, 恶心, 护理
摘要:目的:为了减轻插胃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将96例需术前插胃管的食管癌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法和传统法插胃管.改良法,即嘱病人插管前先在口腔含少量唾液(约0.5-lml),当胃管插入鼻尖至下颌角长度的2/3时(约8-10cm处),嘱病人咽下唾液,并快速将胃管向前推进过咽.比较两组病人恶心的次数、持续的时间及一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的指标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插胃管法可明显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对临床护理工作有积极意义.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体会(附30例报告)

    血液透析在临床实践中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功衰竭,般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原则是镇静、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可得到纠正或部分纠正,而血液透析中的单纯超滤能在短期内控制患者的左心衰竭症状,较药物治疗更为积极、有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艳华;刘玉芳;刘玲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自残患者断指再植的治疗与护理

    断指再植术已渐成为骨科医生的普及型基本技能,随着现代显微外科设备与技术的发展,断指再植术的成功率已逐步增高,在我院已达95%以上,但由于患者自残原因致手指离断的再植率却明显低于上述成功率.

    作者:刘勇;单健;张成进;王成琪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抗原诱导的人脐血CTL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前,脐血细胞疗法因其富含造血干细胞,增殖能力、自我更新能力较强,在临床上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脐血免疫系统不成熟,但易于诱导,如脐血加IL-2后,其所诱导的LAK活性高于正常外周血LAK活性,说明脐血免疫细胞有较强的可塑性,为了进一步探讨脐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我们用提取的肿瘤抗原来刺激脐血干细胞,测定其特异性CTL细胞的杀伤活性,为其更广泛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张健;张立丽;肖永臣;于鸿;夏凤琴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血活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

    血活素是从新生幼牛血中经生物技术提取的多肽类活性物质制备而成的注射液.能增强组织细胞对氧及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可迅速改善细胞缺氧状态,改善机体内环境,改善循环,同时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

    作者:史承耀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临床应用化疗药物的护理体会

    髓着先进医疗诊断技术的提高,环境污染及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紧张等原因,癌症作为人类第一号杀手的病种已愈来愈多的困绕着人们的生活,癌症患者无论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都要应用化疗药物,这对于预防癌症的扩散及复发,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近年来收住的胃、肝、肺、直肠、乳腺癌等患者进行化疗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敏;马甫拉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72岁,因发热、咳嗽、咳黄痰2周入院.既往有慢性咳嗽史5年与季节无相关,近2年伴劳力性呼吸困难,稍多活动即发喘息.吸烟史40余年,每日1.5包.无粉尘接触史.体检:两下肺可闻中小湿性啰音,无哮鸣音.

    作者:孙卫伟;杨庆钟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蛋白质非酶糖化在Alzheimer 病发病中的作用

    非酶糖化反应是蛋白质的一种化学修饰形式,其终生成物称为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非酶糖化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致病作用已被重视.近年来研究表明,Alzheimer病(AD)脑内异常的蛋白交联沉积、氧化应激、神经元丧失等病理过程也与非酶糖化有关[1,2],本文综述如下.

    作者:黄流清;邵福源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洗胃吸痰机液位自动保护器

    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给病人吸痰、洗胃等负压吸引是医院实施的经常性工作,在工作中由于手术或抢救病人时间紧迫,往往使医护人员对洗胃机或吸痰器负压瓶中的液面情况疏于观察,致使负压瓶中液面超量,随负压管道进入负压泵内,使泵叶片和泵体锈蚀,造成电机损坏,不能正常运转而延训病人的抢救而危及生命.

    作者:宁荣丽;李萍;邢志欣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TCM提取化合物治疗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

    囊型和泡型包虫病分别因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期所致,特别是后者由于预后差,俗称的恶性癌样泡球蚴病.棘球蚴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对我国50%以上地区的公共卫生带来很大的负担,7省区包括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四川西部、西藏和内蒙古是寄生虫的严重流行病区.

    作者:蒋次鹏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取30例临床资料完整、作过肝穿刺病理检查的PBC病例,其中早期组(Scheuer分期Ⅰ、Ⅱ期)19例,晚期组(Scheuer分期Ⅲ、Ⅳ期)11例,进行临床、病理和血清学研究分析,并对肝组织切片进行铁、铜、胆色素染色.结果:30例PBC患者中,男女之比为5:25.平均年龄为40.6岁.血清TBil均值95.9±88.4 μ mol/L,ALP均值537.2±339.2U/L,GGT均值582.0±351.2U/L,AMA阳性率为73.3%,GGT水平与AMA滴度呈明显正相关(r=0.778,P<0.001).早、晚期临床表现比较,黄疸、肝大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0.05,0.001).PBC病理上主要为汇管区及其周围病变.早期表现为小叶间胆管的毁损,小胆管的明显增生.受损胆管周围肉芽肿结构2/19例,淋巴滤泡样结构12/19例,泡沫样细胞10/19例.晚期表现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形成,肉芽肿结构0/11例,淋巴滤泡样结构4/11例,泡沫样细胞3/11例,后二者比较早、晚期有明显差异(P值均<0.05).30例PBC肝组织中小叶周边肝细胞内胆色素颗粒沉积90.0%,肝细胞的玫瑰花形排列86.7%,铁、铜沉积不同程度增多,增生的小胆管侵蚀深入小叶界板.结论:中国大陆PBC患者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病理学表现.

    作者:周光德;赵景民;张泰和;陈菊梅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浅谈新形势下加快中小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医药管理体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医疗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卫生资源的重组使全国所有医院都面临着转型期的重大抉择,中、小医院所面临的压力更是日趋增加,如何适应当前形势,进一步加快中、小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是值得探讨的热点问题,下面就中、小医院面临新形势应采取的措施谈几点看法.

    作者:张红英;陶月玉;张炳新;朱林杰;庄永忠;钱介荣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HPLC测定复方氯已定漱口液中氯已定和甲硝唑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氯已定口服液中甲硝唑和醋酸氯已定含量的方法.方法:用C18ODS色谱柱,水~已腈冰醋酸(70:30:1)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该方法回收率为甲硝唑99.02,RSD1. 6%(n=5),醋酸氯已定98.68%,RSD1.8%(n=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庆伟;金建科;薛丹;薛秀琴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新生儿头孢三嗪肾毒性的研究

    头孢三嗪在治疗儿童严重感染中应用广泛,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亦占有重要地位.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肾毒性反应早有报道[1,2],第三代头孢菌素是否有肾毒性尚缺乏相应的临床研究,为了探讨头孢三嗪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对肾脏是否有毒性作用,我们对选用头孢三嗪治疗的新生儿进行用药前、后尿NAG、GAL、β2-MG检测做前瞻性观察,以探讨头孢三嗪在新生儿应用中的安全性.

    作者:陈静;刘玲;程志忠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肝胆显像多种采集程序的设计与应用

    核素肝胆显像是临床常用的比较成熟的核医学检查之一.我科每年完成肝胆显像130例左右.为满足临床及科研需要,日常工作中我们根据肝胆显像的基本原理设计了多种采集方法.由于检查目的及采集方法有所不同,所以在安排检查和实旌检查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技术要求,现分述如下.

    作者:张欣欣;李春林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安体舒通及卡托普利治疗重度心力衰竭

    安体舒通(螺内酯)是传统的保钾利尿剂,近年来,因其在抗心衰治疗中所独具的抗醛固酮作用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目前被称为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我们应用安体舒通及卡托普利治疗重度心衰,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常夏;曲年聪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出院健康教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且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糖尿现患者经系统化的住院治疗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病情较稳定,出院前应做好病人及家属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树立长期治疗的信心,保证病情稳定[1].现就老年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浅谈如下.

    作者:盛仙;韩丽娟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血液分析仪对肝病患者白细胞计数的误差分析

    在工作中部分肝病患者在进行血液分析仪测定中,出现白细胞直方图在90fl以后无曲线的现象.在进一步分析研究中,我们发现血液分析仪计数结果严重偏离,原因是部分红细胞不被溶血素破坏,残留的红细胞被仪器作为淋巴细胞而计入白细胞总数内,造成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

    作者:樊心友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小儿下肢大面积皮肤剥脱伤伴骨折的护理

    小儿下肢大面积皮肤剥脱伤合并骨折多见于车祸伤,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发生率逐渐提高.小儿对创伤以及手术的耐受力差.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如果对病情的观察、护理稍有疏忽,轻则伤肢发生感染或植皮坏死,重则危及生命,甚至造成患儿终生残废.

    作者:孙晓军;于颖;张艳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芦氟沙星临床应用新进展

    芦氟沙星(Rufioxacin)为武汉滨湖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药科大学共同研制的氟喹诺酮类新药,本品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对G及G菌都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而且具有高效、低毒、t1/2长的优点,体内抗菌活性明显大于体外.口服好吸收快,2h即可达血药浓度峰值,组织中药物浓度高,尤其可渗入前列腺液中,临床广泛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1].本文综述其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廖名龙;李鹏;胡正波 刊期: 2002年第19期

  • 鼻部手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鼻部疾病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慢性副鼻窦炎、鼻腔及鼻窦内肿瘤等均须手术治疗.术后细致的观察,科学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促使其早日康复出院.我科1999年1月-2000年12月共行鼻部手术289例,治愈286例,好转3例,治愈率98.%.现将鼻部手术后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杨翠玉 刊期: 2002年第1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