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亚兵
胆道手术,特别是胆总管结石的手术,以往都是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在取净结石后放置T型管.为了寻找更好的方法,我们从1997年3月探索采用经空肠胆道置管替代T管,行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宗山;王修玉;周家军;王道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选择我院1998年8月至2000年6月经阴道头位分娩的初产妇,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进行产时全程陪伴分娩,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未实施任何护理.两组孕妇年龄、孕周、胎儿大小、健康状况、临床状态等条件均相等,均无明显头盆不称,骨盆狭窄.
作者:陈永辉;王树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院自1985年5月-2000年12月收治经病理检查证实的睾丸内胚窦瘤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因一侧睾丸肿大而入院,年龄1-4岁.左侧4例,右侧1例.病程2个月-2年.B超均提示患侧阴囊增大,睾丸实质占位性病变.甲胎球蛋白(AFP)检查阳性2例,阴性3例.病理报告睾丸内胚窦瘤,镜下观察瘤细胞呈多边形,核大,深染呈网状,见S-D小体,边缘见少量受压的睾丸组织,被膜完整.
作者:张绢厚;石磊;边金平;赵常星;何刚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QT离散度(QTd)与QT离散度校正值(QTcd)的变化.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根据治疗前的动脉血气分为3组,第1组患者动脉血气正常,第2组为Ⅰ型呼吸衰竭,第3组为Ⅱ型呼吸衰竭,测定其QTd与QTcd,与健康组对比;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COPD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的QTcd增加,若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QTcd的增加更显著.治疗后,患者随着动脉血气的改善,QTcd有显著的减小.结论:COPD患者的QTc离散度增加,可导致心律失常的易患性增加.
作者:沙巍;柏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自1998年4月-2000年11月,我们治疗了颈椎病192例,随机分为两组,单纯牵引治疗组112例,采用牵引、推拿和医疗体操综合治疗组80例,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淑香;田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们自1993-1999年诊治鼓室积液68耳,通过鼓室积液涂片的细胞检查,试图探索不同类型的鼓室渗液性状,细胞学特点及其病因.现将资料完整的68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正明;王照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庚型肝炎病毒(HGV)是继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后,于1995年新发现的一种全球性分布病毒.在我国也有较高的流行率.为了解上海市普陀区HGV感染情况,对我院诊治的非肝病和肝病患者进行血清抗HG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钧殚;叶军;马立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用臂丛联合硬膜外与脊麻作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麻醉,对比分析阻滞效果和麻醉管理难易度.方法:45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臂丛联合硬膜外组(BE组,n=22)和臂丛联合脊麻组(BS组,n=23).臂丛阻滞两组均用0.25%比卡因1-1.5mg@kg1,容量0.5-1.0 m1@kg1;硬膜外用1.5%利多卡因2-2.5mg@kg1和0.25%布比卡因0.5-1.0mg@kg1,首次容量0.25-0.5 ml@kg1;脊麻用0.5%布比卡因0.2-0.25mg@kg-1,大容量控制在1.5ml以下,结果:局麻药首次应用剂量臂丛阻滞两组无明显性差异,硬膜外显著多于脊麻(P<0.01);阻滞平面硬膜外明显高于脊麻(P<0.05).麻醉作用起效、维持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作用完全率臂丛阻滞两组均为100%,硬膜外为77.3%,脊麻为100%.结论:两种联合阻滞方法,均适用于小儿拇手指再造手术的麻醉,但术中麻醉管理臂丛联合脊麻法优于臂丛联合硬膜外法.
作者:张元信;王振军;侯书健;于建华;赵冰;宋德胜;武春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50例,女10例.年龄45-65岁,平均为55岁.病程2周-10年.本组病人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胸痹、心绞痛的诊断和(关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病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中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其中心血淤阻证者30例;痰浊雍塞证者8例;阴寒淤滞证者10例;心肾阴虚证者3例;气阴两虚证者5例;阳气虚衰症者4例.
作者:宋剑萍;米烈汉;刘超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院于2000年收治2例胃刺裂伤,行了裂口修补术后仍出血,现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例1,男,12岁,左上腹刀刺伤后面色苍白乏力2h入院.呕吐2次咖啡色液体,约500ml,混有凝血块,查体:P110次/min,BP10/7kpa面色苍白,四肢冷.立即行剖腹探查:胃体前壁约1.5cm裂口,有活动性出血,将之缝合后关腹.术后经过输血输液等治疗,血压一度恢复.术后半天又出现呕吐咖啡色液体1次,约500ml,血压逐渐下降,考虑胃仍有出血,再次剖腹探查发现:胃体后壁粘膜约0.5cm裂口,有活动性出血.缝合后恢复好.
作者:宁晓洪;赵本跃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新生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生机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差,因此新生儿体温易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二是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随着生存环境的转变,由母体内到母体外,接受外界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刺激而发热,因此对于新生儿发热,应积极寻找病因,才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潘定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病人整体护理的实施已渗透到整个卫生行业,然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语言不仅是护士与病人感情交流的工具,也是医德医风的具体体现,良好的语言能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唤起病人治病的信心,转换病人的不良心境,调节治疗环境的气氛,增强安全感,反之,护理人员的不良语言则可能产生消极作用,语言可治病,也可以致病,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应用以下几种语言:①礼貌性语言;②安慰性语言;③保护性语言.
作者:王聪玲;温爱伟;赵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在强调药物治疗的同时又积极以饮食疗法予辅助治疗,所以,高血压病人在饮食上应从以下几点注意.
作者:郭宏华;翟晓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科自在1993年1月-2000年10月共收治100例食道异物现将诊治报告如下.
作者:张康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整体护理是我国卫生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多年来我国护理教育模式及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导致护士人文素质难以达到整体护理要求.因此,使整体护理工作碰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难以深入发展.作者从护士人文素质培养与整体护理实施的关系谈几点意见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于冬;郭毅坚;谭凤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2岁,因左脚母趾出现灰甲,但无明显发热、关节肿痛及活动障碍.自服用斯皮仁诺(西安杨森制药厂)4粒/次,1次/日,服用3周,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伴轻度厌油、无明显恶心,小便色黄、呈淡茶水样、以晨起多见、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经门诊化验肝功能TBil:57.1 μmol/L ALT:0.7uKat/L.
作者:毛迎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测定生物制品中的一氧化氮含量的方法.方法: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样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36%硝基苯浓度在0.0113-2.410ppm范围内线形良好,r=0.9995.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振菁;黄炼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卒中后抑郁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它能延迟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损伤的恢复,增加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及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下降[1].因此,卒中后抑郁的治疗相当重要.我们对132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进行低能量He-Ne激光治疗并检测褪黑素的变化,以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玄昌河;许长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为了探讨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自拟消栓通络丸,治疗中医辩证为气阴两虚血瘀证的脑梗塞患者6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凤群;张学方;李建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速避凝(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它可改变血液粘度,促进血液流动,增加血细胞表面电荷,从而增强抗凝聚积抗血栓作用.本文报告我院2年来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分析.
作者:罗青宁;郑爱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