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QTc离散度分析

沙巍;柏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Q-T离散度, 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 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QT离散度(QTd)与QT离散度校正值(QTcd)的变化.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根据治疗前的动脉血气分为3组,第1组患者动脉血气正常,第2组为Ⅰ型呼吸衰竭,第3组为Ⅱ型呼吸衰竭,测定其QTd与QTcd,与健康组对比;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COPD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的QTcd增加,若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QTcd的增加更显著.治疗后,患者随着动脉血气的改善,QTcd有显著的减小.结论:COPD患者的QTc离散度增加,可导致心律失常的易患性增加.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损伤护理观察中的几点体会

    现将十年来对颅脑外伤病例的护理观察体会介绍如下.1 注意意识的改变降低颅脑外伤的死亡率关键是早期作出颅内血肿的诊断,在脑疝出现之前及时手术.脑外伤病人入院后应首先注意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发展趋势.这是早期诊断颅内血肿发现脑疝的重要环节,在原发性脑伤症状的基础上,出现急性颅压增高及脑受压的特殊表现时,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瞳孔改变及肢体活动障碍是早期诊断颅内血肿依据,清醒期的躁动,常是脑疝发生的先兆症状,另外伤后清醒或烦躁不安而继发昏迷,伤后昏迷有中间清醒期或昏迷逐渐加深,均应考虑颅内血肿存在的可能,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作者:李秀桃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肝硬化并外伤性脾破裂的整体护理

    脾脏血运丰富,组织脆弱,再加上肝硬化引起脾肿大,当遭受外伤时,后果往往很严重,在临床上主要危险是腹腔大出血.我院从1996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32例,经过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秀钦;石娇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3例误诊分析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一种急腹症[1],国内报道不多.1997-2001年我院收治3例误诊病人,现报告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

    作者:秦丽艳;聂金菊;关清秀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长效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观察

    我们应用新型抗胆碱药长效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将长效托宁与阿托品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鲁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1803例乙肝两对半不同模式的调查分析

    我们对1803例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进行了模式几率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泽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西米替丁治疗哮喘32例临床观察

    西米替丁(CMD)又叫甲氰脒胍.是一种非硫脲类H2受体拮抗剂,不仅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对呼吸系统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我院从2000年1月-2001年12月用西米替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哮喘3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娜;李彦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护士人文素质培养与整体护理实施

    整体护理是我国卫生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多年来我国护理教育模式及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导致护士人文素质难以达到整体护理要求.因此,使整体护理工作碰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难以深入发展.作者从护士人文素质培养与整体护理实施的关系谈几点意见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于冬;郭毅坚;谭凤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误诊原因及处理(附5例报告)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其临床症状缺少特异性,常易误诊,且死亡率高.我院外科自1989-2000年共收治MVT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宏文;蔡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食道癌病人健康教育的实践

    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自90年代以来已经进入我国各级医院,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在具体实施外科整体护理的过程中,体会到针对个体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争取病人配合,成功地完成整体护理及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今以食道癌病人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为例,作一简介和报告,希望有所裨益.

    作者:朱建军;刘永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心房纤颤的急诊处理

    我院自1995年2月以来共诊治18例预激伴房颤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8-69岁,平均46.2岁.均有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自觉心慌18例,胸闷15例,头昏、气短8例,头痛5例,晕厥发作2例.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透明质酸酶治疗玻璃体出血32例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5年1月-2000年1月用透明质酸酶治疗32例陈旧性玻璃体出血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姜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浅谈对高血压病人的饮食注意要点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在强调药物治疗的同时又积极以饮食疗法予辅助治疗,所以,高血压病人在饮食上应从以下几点注意.

    作者:郭宏华;翟晓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加强挫折教育、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

    如何面对挫折,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重要内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挫折,诸如:①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考上理想的学校;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等.②人际关系方面:不受老师喜爱;遭到老师公开批评;受到同学的排斥;父母教育方法不当.③兴趣和愿望方面:个人的兴趣爱好受到父母过多管制;自身生理条件限制,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作者:步秀翠;张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新生儿发热与治疗

    新生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生机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差,因此新生儿体温易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二是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随着生存环境的转变,由母体内到母体外,接受外界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刺激而发热,因此对于新生儿发热,应积极寻找病因,才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潘定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痤康王治疗寻常痤疮134例临床观察

    1999年-2001年5月我所皮肤科门诊用痤康王,配合口服治疗134例寻常痤疮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卢华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语言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病人整体护理的实施已渗透到整个卫生行业,然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语言不仅是护士与病人感情交流的工具,也是医德医风的具体体现,良好的语言能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唤起病人治病的信心,转换病人的不良心境,调节治疗环境的气氛,增强安全感,反之,护理人员的不良语言则可能产生消极作用,语言可治病,也可以致病,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应用以下几种语言:①礼貌性语言;②安慰性语言;③保护性语言.

    作者:王聪玲;温爱伟;赵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骨折患者康复期的心理护理

    目前,心理学在人文领域的迅速发展,日益使人们意识到心理状态对患者自身健康恢复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它可通过彼此相关的神经生理、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中介机制来制约全身各系统各器官功能,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骨折是骨科常见的病种之,一般是突发事件所致.

    作者:张旭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QTc离散度分析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QT离散度(QTd)与QT离散度校正值(QTcd)的变化.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根据治疗前的动脉血气分为3组,第1组患者动脉血气正常,第2组为Ⅰ型呼吸衰竭,第3组为Ⅱ型呼吸衰竭,测定其QTd与QTcd,与健康组对比;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COPD患者较健康对照组的QTcd增加,若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QTcd的增加更显著.治疗后,患者随着动脉血气的改善,QTcd有显著的减小.结论:COPD患者的QTc离散度增加,可导致心律失常的易患性增加.

    作者:沙巍;柏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浅议FX玻璃离子水门汀的应用

    随着龋病预防研究的深入及修复材料和技术的发展,理想的充填材料是口腔医生治疗龋病的重要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迅速发展,口腔修复充填材料已有很大进展.日本松风株式会社生产的FX玻璃离子水门汀是一种新型的补牙材料,我们自2000年10月开始使用该材料,经过1年多的使用,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吴利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