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鼓室积液的性状及细胞学分析

潘正明;王照军

关键词:
摘要:我们自1993-1999年诊治鼓室积液68耳,通过鼓室积液涂片的细胞检查,试图探索不同类型的鼓室渗液性状,细胞学特点及其病因.现将资料完整的68耳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隐匿型冠心病的调查报告

    隐匿型冠心病(LCHD)是指不伴有心绞痛及相关临床症状,但客观检查具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1].由于LCHD症状隐匿,不易引起患者和医生的注意,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愈后有可能比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更差[2].本文研究,发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LCHD.

    作者:李红宇;李斌;邵东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60例小儿腹泻抗菌药物疗效分析

    我院儿科于99年10月-2001年1月所收治的腹泻患儿中,有粘液和(或)脓血便者60例.现对其药敏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重在总结分析抗菌药物的疗效与选择.

    作者:李金龙;罗金功;王慧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γ-干扰素测定对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γ-干扰素(IFN-γ)是T淋巴细胞在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的丝裂原刺激下产生的细胞因子,不仅具有抗病毒和抗细胞活性,而且能调节免疫系统其他细胞的反应,IFN-γ的产生可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1].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由于机体细胞免疫状态不同,其胸液中IFN-γ水平的差别将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但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报道较少[2、3].我们测定结核性与癌性胸液及血清IFN-γ水平,旨在探讨IFN-γ对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陈伟红;张秀琴;武铁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加强挫折教育、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

    如何面对挫折,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重要内容.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挫折,诸如:①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没考上理想的学校;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等.②人际关系方面:不受老师喜爱;遭到老师公开批评;受到同学的排斥;父母教育方法不当.③兴趣和愿望方面:个人的兴趣爱好受到父母过多管制;自身生理条件限制,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作者:步秀翠;张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透明质酸酶治疗玻璃体出血32例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5年1月-2000年1月用透明质酸酶治疗32例陈旧性玻璃体出血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

    作者:姜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小静脉穿刺的体会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护士的基本操作,因此,要求每个护理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对于一些久病不愈、长期输液的老年患者和体质消瘦、肥胖的患者,在四肢的大血管都不能顺利穿刺的情况下,我们利用四肢的小静脉来完成治疗、抢救.现将多年临床穿刺中摸索到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玲霞;扈玉红;彭秀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EP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自1999年1月以来我们选用EPLF方案治疗32例晚期胃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全组32例中,男25例,女7例.中位年龄45岁(28-67岁).均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其中,经纤维胃镜确诊18例,经浅表淋巴结或局部肿物穿刺细胞学确诊9例,姑息性切除仍有病灶残留3例,剖腹探查2例.

    作者:潘爱莲;穆炎成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语言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病人整体护理的实施已渗透到整个卫生行业,然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的沟通是很重要的,语言不仅是护士与病人感情交流的工具,也是医德医风的具体体现,良好的语言能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唤起病人治病的信心,转换病人的不良心境,调节治疗环境的气氛,增强安全感,反之,护理人员的不良语言则可能产生消极作用,语言可治病,也可以致病,因此,在临床护理中应应用以下几种语言:①礼貌性语言;②安慰性语言;③保护性语言.

    作者:王聪玲;温爱伟;赵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措施.现综述肠内营养配方类型、营养方式、护理方法和并发症的处理.1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有完全膳食、不完全膳食和特殊膳食,根据病情、肠道耐受性、热量和氮需求量选择.完全膳食有:要素膳和非要素膳,要素膳无须消化或稍经消化即能吸收、残渣少、刺激性小,常用能全素;含七大营养物质,不含乳糖,每听提供2000Kcal热能.百普素:低脂,不含乳糖,为短肽链蛋白质.

    作者:曹胜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QT间期离散度及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心脏功能受损,特别是心室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在有适量的静脉血回流的情况下,心脏不能维持足够的心排血量,并致组织灌流量减少,肺循环和/或体循环瘀血的-组病理、生理症候群[1].CHF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丧失劳动力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孙连达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

    自瑞典Sening医生在人体胸壁植入第一颗心脏起搏器以来,该项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中的一项新技术.我科1998年8月-2001年11月为病人植入永久起搏器26例,对安装起搏器患者加强术后护理管理,健康指导宣传,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江贤琼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食道异物100例治疗体会

    我科自在1993年1月-2000年10月共收治100例食道异物现将诊治报告如下.

    作者:张康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多钻空减压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应力性骨膜反应综合症

    新兵及青年民兵在此年龄段接受高强度训练时,下肢长管状骨正处于训练性塑形改建期,如得不到科学的训练安捧,极易造成下肢长管状骨的应力性骨膜反应综合症.我院自1997年4月-1999年9月共收治此类伤病人49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洲;郭明珂;魏瑞锁;付玉喜;段亚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新生儿发热与治疗

    新生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其发生机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差,因此新生儿体温易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二是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随着生存环境的转变,由母体内到母体外,接受外界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刺激而发热,因此对于新生儿发热,应积极寻找病因,才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潘定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子宫腺肌症8例临床分析

    子宫腺肌症术前诊断率低.将我院1998-1999年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症8例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本组8例,年龄32-56岁,平均42.5岁.病史2个月-10年.除2例仅有1次分娩史外,余6例孕产史均达3-4次.7例有人流史,其中5例有上环史.

    作者:冯志莲;张冬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速避凝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速避凝(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它可改变血液粘度,促进血液流动,增加血细胞表面电荷,从而增强抗凝聚积抗血栓作用.本文报告我院2年来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照分析.

    作者:罗青宁;郑爱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食道癌病人健康教育的实践

    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自90年代以来已经进入我国各级医院,显示出较好的优越性.在具体实施外科整体护理的过程中,体会到针对个体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争取病人配合,成功地完成整体护理及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今以食道癌病人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为例,作一简介和报告,希望有所裨益.

    作者:朱建军;刘永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低能量He-Ne激光治疗卒中后抑郁症

    卒中后抑郁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它能延迟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损伤的恢复,增加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及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下降[1].因此,卒中后抑郁的治疗相当重要.我们对132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进行低能量He-Ne激光治疗并检测褪黑素的变化,以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玄昌河;许长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误诊原因及处理(附5例报告)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系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其临床症状缺少特异性,常易误诊,且死亡率高.我院外科自1989-2000年共收治MVT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宏文;蔡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