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满;付宝玉
近年来,我们用甲氰咪胍与扑尔敏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治疗组与对照组共60例患者均符合王光超主编<皮肤性病学>中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
作者:贝思行;杨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及加入了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推动下,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跨国制药资本的并购及高新技术的引进,给医药改革带来新的生机.
作者:查文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直肠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知识需求越来越强烈,护理人员实施系统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显得更为重要.现就1年来我们通过对26例直肠癌患者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作者:但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纤支镜行瘤体局部注射化疗药和全身化疗治疗癌性肺不张,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近期疗效.方法:经纤支镜刺入肿瘤部位注射化疗药,测定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及平地6min行走距离(6mWD),设定对照组.结果: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有效率85.7%,P值<0.05.结论:明显改善肺功能,副作用小,利于患者坚持化疗,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赵富新;朴商;衰福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肾瘤细胞腺瘤是肾脏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我们自1985年5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肾瘤细胞腺瘤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绢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人类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并且其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Hp感染与肝硬化高氨血症之间的关系近来已引起人们广泛重视,有研究指出Hp因富含尿素酶而有可能成为血氨的一个主要来源.
作者:张东升;李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病例报告女,42岁,心悸、气短、双下肢间断性浮肿1年余,入院就诊时突然阿一斯综合征发作,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所见:两侧胸腔积液约1000ml(左200ml、右800m1),液体橙黄透明,两肺表面光滑,与胸壁无粘连,心脏体积明显增大,重560g,心房和心室壁增厚,心肌硬度增强,略带黄色,二尖瓣上主动脉瓣明显增厚,瓣膜间无粘连,腱索短粗,肝、脾、肺、肾等器官明显瘀血.
作者:李高喆;邹恒珠;蔡明月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加之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广大患者医疗观念的逐步改变,使医院管理的难度加大了.因此,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各级医院逐步推广应用已成必然.
作者:皇甫宜娣;申西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典型病例例1,患者,女,20岁,因阵发性心悸1月入院,2月前有电击伤病史.查体:HR76次/min,BP16/11kPa,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平片均未见异常.诊断:心悸待查.阵发性室上速?入院后行食道调搏检查,导管深度为36cm,食道心电图确定电极在右心房处.
作者:韩玉芬;崔天芬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总结和分析各类型断指(肢)再植成活以及与功能恢复相关的因素.方法:根据不同指(肢)体离断部位、时间、损伤程度及手术方法分析并评价再植指(肢)的成活及功能恢复的优劣程度.结果:断指再植组的成活率为95.71%,断肢再植组的成活率为100%,功能评定良67%,差33%.断掌再植组中良57.14%,差28.57%,劣14.28%.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对不同类型的断指(肢)再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
作者:赵胡瑞;邓万祥;张正善;刘宝恒;李鸿斌;董晖;黎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为我国近来开展的新技术,是一项极为精细而复杂的手术.具有切口小、眼内侵袭少,手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作为一名眼科手术室专业护士,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因为术中仪器的正确运作及医护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新芝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信息产业技术在医院更是广泛应用于医疗、财会、后勤和教学科研等方面,对医院的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1建立医院内部计算机局域网,应用科学完善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
作者:宋毅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护忠关系是护理过程中涉及范围广泛、影响因素复杂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护士与病人及其亲友在一种特殊环境中交感互动所形成的短暂的人际关系[1].产房是一个有着特殊性质的科室,助产士不仅要及时观察处理产妇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要尽力保护产妇腹中胎儿的安全,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冬梅;张时鸿;张胜文;万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精神分裂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影响.如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降低复发率,促进精神康复,已成为重要课题.现将国内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梁俊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护理1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下面就护理角度谈谈如何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及其重要性.1严格消毒灭菌质量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供应室是全院无菌器材的供应单位,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要想控制院内感染,必须抓好供应室的灭菌供应工作.
作者:邢丽波;王翠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沙袋作为压迫工具,临床应用广泛.使用过程中,由于病人难以避免肢体的轻微移动,常常造成沙袋压迫位置的改变,使压迫效果不理想,甚至导致血肿形成.就此原因,笔者设计了一种简易沙袋固定带,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蒋萍萍;单健;丁全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胸腰段是脊柱损伤的好发部位,椎管减压内固定是治疗的常用方法.我院自1997年8月-2001年8月对36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术前CT显示有骨折片突入椎管内压迫脊髓神经根患者,均采用椎管减压AF系统内固定,全部病例骨折复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张俭;魏辉;吕龙飞;刘新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进修人员的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我院重视进修人员的实践教学,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保证了教学质量.
作者:扎灵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病例介绍患儿,男,1个月,患病毒性肝炎入儿科病房治疗.住院1周后,于1999年8月2日清晨,空腹抽血复查肝功.选用右侧股静脉穿刺取血,进针后未见回血,退针,再穿刺,针管内可见少量鲜红色血液,拔针后局部迅速凸起用干棉签按压局部.选用左侧股静脉穿刺,成功.穿刺结束后发现右侧腹股沟血肿明显增大患儿哭闹不安.给予局部冷敷,48h后改用局部热敷、理疗,1周后血肿消退.
作者:单颖;孙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370例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询问和记录吸烟史.并进行血脂、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和部分头颅cT检查,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37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74.6%有至少1个危险因素,36.8%有1个以上,11.9%有2个以上.男性50-60岁具有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显著高于女性.高血脂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吸烟的男性比女性显著增高.血压升高与危险因素增多呈正相关.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高于高血压无左室肥厚者.结论:年龄、性别、吸烟、高血脂与高血压患者之间均有强弱不等的联系.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压的升高和并发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聂晓莉;周世炳;赵思勤;李秋;吴涛;刘小蓉;汪静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