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何阳杰

关键词:
摘要:我们于2000年6月-2002年1月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其中男26例,女3例,年龄16-54岁,平均为24.6岁.饮酒量120-560mi,平均为406m1.兴奋期8例,共济失调期15例,昏睡或昏迷期6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简易沙袋固定带的设计

    沙袋作为压迫工具,临床应用广泛.使用过程中,由于病人难以避免肢体的轻微移动,常常造成沙袋压迫位置的改变,使压迫效果不理想,甚至导致血肿形成.就此原因,笔者设计了一种简易沙袋固定带,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作者:蒋萍萍;单健;丁全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我院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加之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广大患者医疗观念的逐步改变,使医院管理的难度加大了.因此,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各级医院逐步推广应用已成必然.

    作者:皇甫宜娣;申西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后心电图观察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8例患者全部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2-80岁,平均51.86岁,术前临床诊断肺癌16例,结核3例,肺炎5例,支气管扩张1例,肺脓疡1例.

    作者:齐保龙;高中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立止血局部注射治疗消化道出血108例体会

    立止血临床应用效果肯定,然而,采用立止血局部注射进行止血治疗报道甚少.我院近6年来,采用立止血单种药物在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消化道出血10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晓焰;蒋海清;兰玉萍;蔡洪;谢宁生;黄月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心电图Tv1>Tv5-6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T波代表心室肌复极时的电位变化,T波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有重要意义.现就Tv1>Tv56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993年1月-2000年12月在我院心电图室检查时发现心电图上唯一改变是Tv1>Tv56的患者76例(既往无冠心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男49例,女27例,年龄40-65岁(平均56.4岁).

    作者:高晓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急性动脉栓塞取栓术后急性肾衰1 2例报告

    我科1991 2000年共收治急性动脉栓塞取栓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的病人12例,死亡7例,由于急性动脉栓塞取栓术并发急性肾衰,治疗上很棘手,死亡率高,所以对此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防止肾衰发生.

    作者:张利;石云;李献武;赵青;罗国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巨大肾瘤细胞腺瘤4例报告

    肾瘤细胞腺瘤是肾脏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我们自1985年5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肾瘤细胞腺瘤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绢厚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东莨菪碱在临床抗惊厥中的作用

    我院在治疗小儿惊厥频繁抽搐病例中,除应用一般对症、止惊药物外,辅以东莨菪碱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3例均为住院患者,男16例,女7例,年龄3个月-12岁;全身抽搐14例,局部抽搐9例;非感染性疾病3例,颅内感染性疾病12例,颅外感染性疾病8例.

    作者:郝秀丽;徐全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紫杉醇联合卡铂术前治疗骨肉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对骨肉瘤患者术前化疗的临床结果及其副作用.方法:69例骨肉瘤患者术前每疗程给予紫杉醇180-210mg+卡铂200mg,共2-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的局部症状,碱性磷酸酶和x线检查的变化及其副作用.结果:治疗后局部疼痛及夜间疼痛均消失,局部皮肤温度下降至正常,反应性肿胀消退,包块无增大,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x线光片示化疗前后无明显改变,术中见肿瘤周围肌肉反应性水肿消失,主要副作用是全身关节疼痛、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对骨肉瘤术前化疗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赵廷宝;范清宇;张明华;郑联合;何立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96例危重新生儿高血糖症及胰岛素治疗的探讨

    目的:观察危重症新生儿高血糖的发生情况及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ONE TOUCHBASIC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对168例危重症新生儿进行血糖监测.轻中度高血糖患儿采用限糖治疗,而把重度高血糖患儿随机分为限糖治疗组30例及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组29例,匀观察血糖下降速度及预后状况.结果:在168例危重症新生儿中发生高血糖症96例,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为57.1%.且SNAPII&SNAPPEII评分越高,其血糖值也越高.轻中度高血糖症患儿,限糖治疗后第2天血糖下降正常者达75.7%,而重度高血糖症患儿应用胰岛素组与未用胰岛素组相比,入院24h时血糖控制情况分别为5.23±1.5(mol/L)与7.79+1.38(mol/L)(P<0.01),病死率明显下降,分别为13.8%与40.0%(P<0.05).结论:危重症新儿病情越重,血糖水平越高,病死率也越高.轻中度高血糖症经限糖治疗即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而重度高血糖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后可有效阻止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减少危重症新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杨臻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8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至今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8例,临床效果显著,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10例患者均为来我院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男36例,女32例,平均年龄为30.57.19岁;对照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29.86.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所患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

    作者:汤战丽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35例小脑出血的诊治

    我院1990年3月-2000年10月间收治经CT确诊的小脑出血患者35例,经回顾性分析及统计,探讨小脑出血的特征,CT征象与治疗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军;王翔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3L粘贴手术巾在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为我国近来开展的新技术,是一项极为精细而复杂的手术.具有切口小、眼内侵袭少,手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作为一名眼科手术室专业护士,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因为术中仪器的正确运作及医护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新芝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0年6月-2002年1月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其中男26例,女3例,年龄16-54岁,平均为24.6岁.饮酒量120-560mi,平均为406m1.兴奋期8例,共济失调期15例,昏睡或昏迷期6例.

    作者:何阳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干扰素联合博尔泰力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

    我们于2001年2月-2001年6月,应用国产干扰素联合博尔泰力(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昌武;张彦秋;岳才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观察370例住院的高血压病患者,询问和记录吸烟史.并进行血脂、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动态血压和部分头颅cT检查,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37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74.6%有至少1个危险因素,36.8%有1个以上,11.9%有2个以上.男性50-60岁具有2个以上的危险因素显著高于女性.高血脂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吸烟的男性比女性显著增高.血压升高与危险因素增多呈正相关.高血压伴左室肥厚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高于高血压无左室肥厚者.结论:年龄、性别、吸烟、高血脂与高血压患者之间均有强弱不等的联系.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血压的升高和并发症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聂晓莉;周世炳;赵思勤;李秋;吴涛;刘小蓉;汪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氧疗在儿科急诊中的正确使用

    氧是生命活动所需,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的代谢、机能甚至形态结构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这一过程为缺氧.缺氧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是多种疾病引起死亡的重要的直接原因.因而,正确而合理的掌握氧疗对危重病员的抢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金功;李金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P53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烟酒嗜好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D0-7单克隆抗体对口腔鳞癌(29例)、癌前病变(7例)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29口腔鳞癌、2/7癌前病变表达P53蛋白.结论:口腔鳞癌细胞表达P53蛋白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与患者烟酒嗜好有关.

    作者:王金东;汪说之;刘寿桃;陈新民;李原;熊世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经验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病程迁延,病情顽固,常规治疗病情易反复效果不理想.通过临床治疗总结,我们自拟了一中药灌肠方,验之于临床,疗效很高,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口腔局部因素对牙周病发病的作用

    牙周病的原因复杂,病程较长,其发病原理至今尚不完全明确,但大多数国内外学者认为局部因素在牙周病的发病方面起主要作用.

    作者:郭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