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兰;钱延玲
目的:探讨紫外线辐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02例)采用常规治疗,血疗组(21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紫外线辐射自血回输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疗效评定.结果:血疗组在紫外线辐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0.01);治疗有效率血疗组(91. 2%)高于对照组(81. 7%),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紫外线辐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对脑梗塞的治疗及康复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穆军山;李英年;林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观察云南白药预防四肢骨折术中出血的疗效;对我院于2000年8月-2001年4月四肢骨折病人按入院时单、双日分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2例,采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方法.术前3天口服云南白药0.5qid.检测两组在手术前3日及手术后GP II b、GPIIIa、GMP140、TpP、D一、二聚体及PT、INR、FIB、APTT表达的改变.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进;杨述华;许伟华;杨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平喘消炎片对实验性哮喘的平喘作用.方法:制作豚鼠哮喘模型,给豚鼠雾化吸入平喘消炎片,观察对肺组织PGE2和炎性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雾化吸入平喘消炎片后,模型组PGE2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减轻模型组肺组织炎细胞浸润.结论:平喘消炎片对哮喘动物模型的治疗显效,能使PGE2降低,有明显地拮抗哮喘炎性介质的作用,并能防治哮喘动物模型的气管上皮细胞的损伤,脱落,管腔痉挛和炎细胞浸润,防止肺气肿形成.
作者:王大本;梁韶春;田宏玲;隋在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葛根素具有广泛的肾上腺素B受体阻滞作用,能改善血液的粘度和凝血的强度,改善微循环,扩张脑血管和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除了治疗脑梗死、冠心病之外,还可治疗眩晕.培他啶又叫培他司订,有扩张脑血管、心脏血管及周围血管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亦可治疗耳眩晕症、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头昏、耳鸣和耳闭等症.
作者:赵常宏;杨迎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进口格列美脲片和国产片在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每人每次口服4mg格列美脲片后,绘制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出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以进口格列美脲片为参比,国产格列美脲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3±17.7%.结论:二种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陆宏国;周春红;陈海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右心室梗死(RVM1)在临床上较少见,加之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不包括多数右胸导联,易致漏诊误治.1990年1月-1999年10月我院共确诊RVMI25例,现回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例均为急性期患者,入院时病程1-3天,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2岁.合并下壁梗塞24例,广泛前壁梗死1例.占同期急性心肌梗死总数10%,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20%.并发心源性休克19例、单纯低血压6例、房颤5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
作者:王潞潆;屈金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60岁,体重42kg.2年来因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热,发热时有腰痛,伴双下肢不适,以右下肢明显加重,经多次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诊断①、L14椎管占位.②、腰椎骨质增生.术前实验室检查:WBC12.6×109/L、Gran85.4%、HGB107gL、HCT 22.%、血沉31mm/h,心电图:左室高电压.CT:①、骶2右侧椎间孔囊性占位.占位性质待定.②、L4 5脊髓内可凝病变.③、腰椎骨质增生.术前用药为肌注苯巴比妥钠2m8.kg1阿托品0.01mg.kg1,入室神志清、BP142/105mmHg(1KPa=7.5mmHg),Hp92次/min、RR18次/min.
作者:林燕华;金学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儿童口腔科急症的发生率,发生类型等进行分析.方法:对320例儿童口腔科急症患儿记录年龄、性别、急症发生部位、时间类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急症性质存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与季节无显著关系.暴露部位易受伤,非创伤急症以根尖周病为多.结论:儿童口腔科急症的性质存在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作者:陈文杰;龚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家里为病人进行护理时,必须注意做到如下几点:1休息急性病毒性肝炎要特别注意卧床休息,人在立位时肝血流量比卧位时减少50-80%.绝对卧床休息对肝脏的血液供应,对肝脏营养物质和氧气的供应显得十分重要.这样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活动,临床治愈后,半年之内要避免重体力活动.
作者:刘风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毕业实习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本文旨在分析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毕业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不够明确:毕业实习的目的应是医学生通过临床实践,用理论学习阶段所学知识来诊治疾病,掌握常见病的诊治原则.并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为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陈新贵;肖新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一种急性心肌局部缺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既可演变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转化为急性心肌梗塞(AMI)或心性猝死.所以合理治疗是延缓或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的关键.现将近年来UA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乔卓妮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含氯消毒剂作为高效消毒剂,以其广谱、速效、低毒被广泛用于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浸泡消毒[1].目前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粉剂、片剂、水剂三种.本试验观察了这三种不同剂型的含氯消毒剂在规定时间和浓度条件下,对乙肝病毒HBsAg和细菌的杀灭效果以及消毒溶液的有效成份浓度衰减速度,结果如下.
作者:池淑宁;曾仪;刘少模;李怀顺;颜小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男,42岁,农民.因突发性右侧腰腹部绞痛在村卫生室及乡卫生院就诊,期间疼痛自行缓解,故未做检查而回家.发病后50多小时仍无尿,但腹部一直胀满并隐隐作痛,家人以偏方给予对症治疗,因腹痛腹胀渐加重,遂于发病后第7天来院就诊.查体:T38.6℃,108次/分,R26次/次,BP146/96mmHg.急性病容,痛苦貌,呼吸急促,腹膨隆,全腹压痛,轻反跳痛,肠鸣音1-2次/分,叩诊全腹鼓音并移动性浊音阳性.X线腹部透视见肠腔大量积气,腹腔内大片状不规则液性暗区.
作者:李传成;李大鹏;施国君;杜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贝尔氏血瘫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使患者的面部表情不协调,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精神压力.作者自1998年8月-2001年8月综合治疗贝尔氏面瘫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8例,女10例,年龄18-57岁.其中18 30岁8例,31-40岁8例,40岁以上22例.病变在左侧20例,右侧18例;病程在3-142天.职业与发病季节:本组农民18例,工人11例,干部6例,学生3例.春季发病8例,夏季8例,秋季13例,冬季9例.
作者:赵天皎;牛青萍;张芙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糖尿病人患慢性浅表性溃疡久治不愈已成为外科临床的常见难题.我院近1年来用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贝复济喷雾剂,对症治疗1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糖尿病慢性浅表性溃疡12例,均患糖尿病数年,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45-67岁,发生下肥浅表性溃疡长3年,短6个月,深度达及皮下层,面积大的4×4cm,小1×2cm,均位于小腿以下,经外科常规治疗不愈.
作者:沈永芬;王恒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为探讨针刺与α-干扰素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针刺与α-干扰素联合治疗组(观察组),另一组为单用α-干扰素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于治疗后不同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提高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并大大降低由单用α-干扰素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扩大了干扰素的适用范围,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开创一条新路.
作者:王志宏;岳蓓;林兰意;徐杰;于建武;吕淑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低渗性脑病为老年肺心病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来本院收治60岁以上老年肺心病120例,其中并发低渗性脑病8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8例,其中女6例,男2例,年龄60-90岁,平均75岁,8例均有明显诱因且有不同程度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其中5例患者入院时神志清,喘息较重,浮肿明显,查血生化血钠在正常范围.予吸氧、氨茶碱、喘啶、硫酸镁等解痉平喘治疗及抗生素抗炎,多巴酚丁胺强心、酚妥拉明扩血管,速尿,双氢克尿噻等利尿治疗,经治疗后喘息明显缓解,浮肿消退,但逐渐出现烦躁、嗜睡、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考虑为肺性脑病,予醒脑静、可拉明、洛贝林、激素平喘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复查血生化,血钠值在102-120之间,给予提高晶体渗透压,根据所测血钠值按补钠量mmol/l=(标准钠-测得钠)×体重×0.6计算,由0.9-3%的盐水适当补充.
作者:黄玉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患者女性,70岁.因冠心病、心衰、肺部感染入院.即给强心、利尿、抗感染及静滴硝酸甘油治疗.静滴硝酸甘油第3天出现背部、臀部及双下肢后侧皮肤红色粟粒样丘疹,伴局部瘙痒.即给地塞米松静注并将硝酸甘油改为硝普钠静滴后约3h,皮疹及症状消失.次日再次静滴硝酸甘油后,前述症状迅速重现,再给抗过敏及更换硝酸普钠静滴后4h,皮疹及症状再次消失.诊断:硝酸甘油过敏.停用硝酸甘油后,皮诊未再出现.
作者:肖莎;张孝忠;彭整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现将本所1983年3月至2001年8月22例室早患者发作的临床特征、治疗与转归,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2例均为本所离退休干部或家属,其中男20例,女2例,年龄60-87岁,平均73.2岁.发生偶发室早(短暂室速)1例.病史15-60min7例、1-3天11例、持续半年以上1例、>20年室早反复发作偶伴阵发性房颤3例.本组患者的原发病按<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吸氧,心绞痛发作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需吸氧.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及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情况.
作者:王玉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婴儿维生素K缺乏,早期常出现颅内出血,预后不良.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护理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5例患儿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30天-6个月,表现为发热、呕吐4例,昏迷4例,烦躁不安,哭声尖叫7例,皮肤瘀点、瘀斑3例,面色逐渐苍白8例,前囱饱满,张力高4例,针刺后出血不止、瞳孔不等大4例,四肢肌胀力减弱或增强10例,住院天数6-14天,平均10天,治愈10例,自动出院5例.
作者:隋爱芬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