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华
总结了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频发低血糖症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监测与防治、加强药物治疗的护理、生活饮食指导、透析治疗的护理、强化健康教育,认为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马红梅;张红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43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脱机的护理,一般护理等.认为重症肌无力患者不仅需要及时正确的治疗,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也必不可少.
作者:廖铭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149例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65例和非循证护理组84例,循证护理组重点从加强口腔护理和气道护理、阻断外源性感染途径、积极治疗原发病和营养支持等几个方面指导临床护理,非循证护理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不同时段院内真茵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循证护理组真菌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 循证护理能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任灿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换药法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 37例Pl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换药方式,观察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2组患者感染情况以及全身和局部症状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原菌感染率为10.5%,低于对照组(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全身和局部症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换药方法,严格做好无茵技术操作,加强患者PlCC导管的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PICC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小芳;刘丽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Y-D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对小儿腹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09年7月住院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一般治疗的同时给予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双极对置法,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治疗,比较2组患儿疾病恢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Y-D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明显,无任何副作用,且能明显缩短病程.
作者:谢桂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7例脑瘫患儿在康复训练中发生骨折的原因.并针时其原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原因包括运动师手法、力度不当及儿童不配合以及家长训练方法不当等,而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健全相关规章制度,采用教育干预、技术干预、经济干预及管理者人性化作用和加强家庭训练指导,认为提高康复治疗师的安全防范意识,可有效地降低骨折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张彬;段华林;汤孟平;胡晔;黄风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在社区护理工作实践中,有自主排尿功能的卧床年老和截瘫的女性病人,由于家庭条件限制以及居住偏远,对于其床上尿的护理存在一些问题,易造成病人的不卫生和潜存的压疮发生.
作者:王凤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13例颅内电极埋藏术后行脑电监测的护理措施.包括埋藏术前的护理及准备工作、术后监测过程中的观察及安全护理.认为观察记录及时,完善各项护理措施,是病人安全及顺利完成检查的重要保证,从而为医生提供精确资料,为手术提供准确定位.
作者:陈翠荣;陈海燕;郭再玉;方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若未及时诊治可导致胎儿及产妇死亡,其发生率为0.05%.0.8%[1].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人流术及官腔操作的增加,有剖宫产史、人流史的孕妇也日益增多,子宫破裂发生率上升.为探讨子宫破裂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了本院从2002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5例子宫破裂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
作者:刘菊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实施护生督导巡查制度的流程及效果,包括成立督导专家组,明确其权利和具体内容.认为实施护士督导巡查制度后护生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有利于提高带教质量.
作者:张建群;伍素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商品名莱沃幸,系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菌谱广,用于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败血症、粒细胞减少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各种感染,胆囊炎、胆管炎、骨与关节感染以及五官科感染等.
作者:董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32例住院患者使用伤科灵喷雾荆治疗Ⅱ期压疮的护理体会,包括合理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认为伤科灵喷雾剂喷雾治疗Ⅱ期压疮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天姣;左小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茵分布及护理对策.方法 时2008年7月~2009年6月因肺炎住院的新生儿109例进行病原菌检测,并分析原因.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9株,占79.5%,其中以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47.3%和18.7%;革兰阳性球菌23株,占20.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15.2%.结论 新生儿肺部感染的病原茵构成比与其他人群不同.所以只有合理科学地做好孕母的孕期保健,科学接生,科学地护理新生儿,才能降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马艳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加强风险管理对住院患者夜间护理应急事件的影响.方法 比较加强风险管理前后2007年1月~2008年1月住院患者10388例和2008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患者12071例夜间护理应急事件的变化.结果 加强风险管理后,患者夜间坠床、导管脱落、硬膜外镇痛棒滑脱、摔伤、烫伤、误吸、低血糖反应、脑梗死、晕厥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猝死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加强风险管理后无猝死发生.结论 加强风险管理可降低夜间护理应急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群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综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相关因素有呼吸道防御机制受损及寄植茵的吸入、胃内容物的误吸、体位的影响、呼吸机管路的污染、空气和手的污染等.护理预防对策包括减少口咽部病原茵的定植和吸入.采取适当卧住,切断外源性传播途径.勤洗手,严格消毒隔离,加强吸痰管理和口腔护理等.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茵陈合剂保留灌肠用于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茵陈合荆保留灌肠,每晚1次.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医综合疗法结合复方茵陈合剂保留灌肠可大大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羡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可由多种内科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引起,是孕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有自发出血倾向,尤其在分娩过程中可出现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等,严重威胁产妇和胎儿生命.本科自2004~2008年期间共收治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16例,经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丽萍;唐玭;蒙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160例体检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组和对照组,各80例.健康管理组针对个体不良生活方式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方案,给予个体化、针对性的指导,并在每次体检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电话进行跟踪干预管理.时照组体检者给予一般指导.采用自行设计的生活方式调查问卷于2组体检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调查,并对比体重和体质指数.结果 1年后,健康管理组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缺少活动与锻炼、吸烟、饮酒过量、熬夜6项不良生活方式除吸烟外,其他5项纠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健康管理组体重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管理可有效改善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从而降低生活方式疾病风险,是实施人群一级预防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运霞;欧阳庆;冯小萍;周新华;彭冠男;郑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局部氧疗对胫腓骨干骨折后创面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胫腓骨干骨折后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经常规处理以后,观察组局部吹纯氧与外涂稀碘伏;对照组局部暴露,外涂稀碘伏,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局部氧疗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后创面感染能加快红肿消退.减少渗液,收敛创口,促进愈合,疗效好.
作者:彭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总结了我国老龄人群护理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时策,包括养老观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护理模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由只重视疾病护理向日常生活护理转变.由单纯的生活护理向注重精神护理转变.认为社会、家庭特别是医护工作者要有充分的准备,迎接老年护理的挑战,探索老龄人口护理的新思路.
作者:彭玉贤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