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残角子宫妊娠6例临床分析

范丽丝;何康玲;王鹤瑞

关键词:
摘要:残角子宫妊娠是异位妊娠中极为罕见的一种类型,占妊娠发病率1/10万[1],术前诊断困难,一旦妊娠残角子宫破裂,出血凶猛,甚至危及生命,本文6例临床表现各异,现介绍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我院1992年-2002年间10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3例,疑诊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2例,1例遗留短肠综合征,7例存活.结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和体征缺少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对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提高认识,早期确诊,术中正确处理,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陈俊华;帅晓明;王国斌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抗结核化疗中治疗药物监测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临床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化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形成和发展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主要任务是通过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取有关的药动学参数,应用药代动力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药物中毒的诊断和治疗,以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梁莉;肖和平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环孢菌素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一采用环孢菌素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环孢菌素A单一药物治疗.结果:4例明显缓解,1例无效.结论:环孢菌素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佳,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郁进;叶斯木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沟通是指将信息由传送者传给接受者,让接受者了解、接受信息并与传送者达成相同的认知的过程.沟通并非是一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双向的信息互动过程.

    作者:金惠;张云;陈莹;张慧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羟基喜树碱及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我院近年来用羟基喜树碱及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9例患者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27例膀胱灌注丝裂霉素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结果:羟基喜树碱组随访6-56个月,平均随访19个月,复发率为10.3%,无明显全身不良反应.丝裂霉素组随访7-51个月,平均18.5个月,复发率为22.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有血尿、尿路刺激症状,皮疹及白细胞下降.结论:羟基喜树碱及丝裂霉素均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药物,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操作简单,全身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膀胱局部化疗药物.

    作者:孙厚斌;宋军霞;余曦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如何对住院病人进行夏季防非典健康教育

    近来气温逐渐升高,全国非典性肺炎患者人数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中出现了盲目乐观的气氛,始终绷紧的弦松了下来,戴口罩的人日趋减少,人们对非典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也开始恢复放松乐观的态度.

    作者:张璐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左肺舌段独立成叶伴支气管扩张1例

    报道1例左肺舌段独立成叶伴支气管扩张,考证支气管扩张与中叶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柯昌康;李淳成;张喜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

    19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临床医学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临床肿瘤学也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作者:王瑞萍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浅谈腹腔镜手术图像的采集及意义

    腹腔镜手术资料的采集是患者手术情况的客观记录和直观再现,它不仅是病历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科研及学术交流必不可少的资料.尤其对出现并发症的腹腔镜手术,录像资料更为重要.另外,由于新手术不断开展,学术交流比较活跃,故保留完整的手术资料有利于相互学习.

    作者:李永芹;赵玉娟;张小妍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5例

    对于初发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人,不论其是否伴有脊髓损伤,只要椎体压缩>1/3,都应当及时进行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2001年-2003年,我们应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25例,效果良好.

    作者:贾峰;秦玉东;宋军伟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对孕产妇实行健康教育的实施与体会

    我们自2000年开展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实行健康教育以来,切实感到不仅密切了护患关系,同时也提高了专业素质及服务质量,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周虹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并大黄蛰虫丸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了我科2000年-2003年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以下简称促肝素)并大黄蛰虫治疗活动性肝硬化18例,对其疗效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2003年采用促肝素并大黄蛰虫丸治疗的各类型肝硬化18例,分别与同期16例常规综合治疗住院肝硬化患者做回顾性对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促肝素并大黄蛰虫丸治疗组(A)18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3.3%(15/18),死亡率11.1%(2/18).而对照组(B)显效3例,有效7例,无效6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为62.5%(10/16),死亡率31.3%(5/16).两组之间有效率及死亡率均有很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肝硬化基础上加用促肝素并大黄蛰虫丸,不仅可保持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DNA合成,提高血清白蛋白,从而达到有效改善肝功能,促进腹水吸收,是一临床可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

    作者:吴秋珍;王霞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马齿苋清除O-2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马齿苋水提液清除O-2的能力及其与维生素C的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对照方法,利用AP-TEMED系统产生O-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O-2含量,把野生马齿苋水提液样品加进系统中,分别测定加样管与不加样管(标准管)含量,计算出加样后O-2清除率,比较马齿苋干品、生品和维生素C对O-2清除率,同时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测定马齿苋干、生品水提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其清除率O-2是否与维生素有关.结果:马齿苋干样品对O-2清除率为24.07±12.38%,生样品清除率为34.50±12.68%,对照品维生素C的清除率为99.17±3.54%,3者比较P均<0.01 ;生品和干品水提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401.70±3.55和84.44±4.46 μ mol/L(P<0.001).结论:马齿苋生、干品水提液均有明显的清除O-2能力,但生品高于干品;生品中维生素C含量也高于干品;马齿苋清除O-2能力除与维生素C有关外,还与其它抗氧化成份有关.

    作者:梁伟江;罗李莉;廖文艳;张树球;卢彩珍;韦英群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肝癌共刺激分子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共刺激信号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DNA转移法将人B7基因转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建立新的细胞株B7+Smmc7721,PCR及逆转录PCR(RT-PCR)法鉴定.噻唑盐(MTT)比色试验体外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LAK细胞(LAK-C)对两种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CR,RT-PCR法证实B7+Smmc7721细胞稳定表达B7基因,LAK细胞对B7+Smmc7721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Smmc772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7基因可以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并表达有活性的B7分子,B7分子可明显增强IL-2激活的LAK细胞的肿瘤杀伤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王权;李有柱;吴德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海捷亚的降压疗效并皮下水肿的微循环机制

    高血压病(EH)作为一项心血管危险因素,是造成脑血管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微血管改变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直接因素.

    作者:李青山;闫卫国;胡永强;冯家麒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致腹部闭合伤208例诊治分析

    近年来,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逐年增加,已构成人类安全的新威胁,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受到国内外许多专家的重视[1].我院自1998年9月-2002年12月收治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导致腹部闭合伤208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云;张才兴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80例SARS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通过对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80例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总结SARS的流行特征,从而更好的预防控制SARS的流行.方法:收集自4月10日-5月24日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确诊80例病例的详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描述其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结论:从80例SARS病例的时间分布上分为3个发展阶段:4月10日-4月22日为缓慢上升期;4月23日-5月-10日为快速增长期即疫情扩散期:5月11日-5月24日为缓慢下降期即疫情逐步控制期.在人群分布上呈现以医务人员、民工、学生多发的态势但在多发人群中没有形成爆发及广泛流行.

    作者:张红;王子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白血病的MICM分型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分型已由过去的形态学分型手段逐渐增加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技术,使白血病分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作者:陈加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残角子宫妊娠6例临床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是异位妊娠中极为罕见的一种类型,占妊娠发病率1/10万[1],术前诊断困难,一旦妊娠残角子宫破裂,出血凶猛,甚至危及生命,本文6例临床表现各异,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丽丝;何康玲;王鹤瑞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新形势下科主任应具备的素质以及采取的措施

    新的医疗形势对医院科室主任提出了要求,要具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经济意识,要业务技能强、管理能力强;面对新的医疗形势科主任应注重科室建设、注重人才培养、注重医疗质量、注重优质服务、注重医德医风建设.

    作者:张红英;陶月玉;张炳新;朱林杰;郭晓东;钱介荣;庄永忠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