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腹腔镜手术图像的采集及意义

李永芹;赵玉娟;张小妍

关键词:
摘要:腹腔镜手术资料的采集是患者手术情况的客观记录和直观再现,它不仅是病历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科研及学术交流必不可少的资料.尤其对出现并发症的腹腔镜手术,录像资料更为重要.另外,由于新手术不断开展,学术交流比较活跃,故保留完整的手术资料有利于相互学习.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低浓度罗比卡因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高位硬膜外阻滞应用于乳腺手术,呼吸循环抑制是其大顾虑.利用罗比卡因在低浓度下感觉与运动阻滞相分离的特点,我们将低浓度(0.25%)罗比卡因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庆钦;丁明;付春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四肢血管损伤如不能及时诊断处理,常可引起肢体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总结1996年-2002年收治25例四肢血管损伤体会.早期诊断除一般临床表现外,应注意骨折特别是易发生血管损伤部位的骨折脱位,熟悉主要血管走行解剖,闭合性血管损伤的隐蔽性,重视损伤原因和机理的分析以明确诊断,治疗应尽量争取早期治疗、及早全面细致探查以及治疗原则予共同探讨.

    作者:黄河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手术加药物治疗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236例体会

    手术仍为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但其复发率高,复发胬肉较原发者生长快.因肉芽疤痕增生,导致睑球粘连,眼球活动受限,发生复视等严重并发症.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胬肉分瓣结膜下埋入、裸露巩膜、电灼浅层巩膜血管及术前术后局部使用激素等综合性治疗236例,286只眼,其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文献[1]报道(20%-3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光德;王前虹;陈奇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654-2配伍用安定促产程进展1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654-2伍用安定对缩短产程的有效性.方法:采用654-2及安定联合应用130例同时取单用安定者60例,单用654-2者60例,不用药者60例与之对照,对4组宫颈扩张速度,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剖宫产率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产程中用654-2伍用安定的方法可加速宫颈扩张,缩短产程效果肯定(P<0.01),剖宫产率降低(P<0.05).结论:654-2伍用安定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布布尔;阿米娜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30例扩张性心肌病病人依从性调查分析

    1资料方法1.1对象30例均为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的住院病人,病例符合WHO扩心病诊断标准.男25例,女5例,年龄38-56岁,平均47岁,病程3-5年.

    作者:陆丽群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运动神经元病临床与肌病理3例报告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它选择性的累及脊髓前角细胞、脑干颅神经运动核及锥体束,在临床构成几种不同的类型,临床治愈者及原发性侧索硬化肌病理罕见报道.现将我院诊治的3例临床肌病理报告如下.

    作者:王常欣;秦洪义;周广福;亓发英;王玲玲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罕见的腹腔内腹股沟斜疝修补术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25岁,因右侧腹股沟包块伴疼痛1年余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腹股沟包块,包块逐渐增大,约梨大小,劳累后加重,降入腹股沟管内,未坠入阴囊,伴坠痛,平卧休息后包块可消失,疼痛缓解.

    作者:陈宏业;韩子民;王冰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浅谈影响血气分析的因素

    血气是血液气体分析的简称,它是测定人体内酸碱平衡的方法.近年来临床应用很广,对诊断和指导治疗酸碱紊乱,判断呼吸、循环及肾脏功能不全程度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孙帅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环孢菌素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一采用环孢菌素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环孢菌素A单一药物治疗.结果:4例明显缓解,1例无效.结论:环孢菌素A治疗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佳,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郁进;叶斯木汉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妇科十味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鉴别妇科十味片中的香附、延胡索和白芍.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建立简便,灵敏,可靠的薄层色谱(TLC)法.结论:可用于妇科十味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锦容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微创技术是20世纪以来新兴的一种手术方法.它使过去传统的创伤大、痛苦大、恢复慢的外科手术向前提高了一步.

    作者:钱利平;王存生;韩宪芳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择期手术前后访视的实施和体会

    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同时又是一个创伤过程,任何手术都会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有些病人疑虑重重,甚至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引起血压高,心率加快,这种术前的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因此,加强手术前后访视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手术,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徐惠娟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马齿苋清除O-2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马齿苋水提液清除O-2的能力及其与维生素C的含量的关系.方法:通过对照方法,利用AP-TEMED系统产生O-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O-2含量,把野生马齿苋水提液样品加进系统中,分别测定加样管与不加样管(标准管)含量,计算出加样后O-2清除率,比较马齿苋干品、生品和维生素C对O-2清除率,同时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测定马齿苋干、生品水提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其清除率O-2是否与维生素有关.结果:马齿苋干样品对O-2清除率为24.07±12.38%,生样品清除率为34.50±12.68%,对照品维生素C的清除率为99.17±3.54%,3者比较P均<0.01 ;生品和干品水提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为401.70±3.55和84.44±4.46 μ mol/L(P<0.001).结论:马齿苋生、干品水提液均有明显的清除O-2能力,但生品高于干品;生品中维生素C含量也高于干品;马齿苋清除O-2能力除与维生素C有关外,还与其它抗氧化成份有关.

    作者:梁伟江;罗李莉;廖文艳;张树球;卢彩珍;韦英群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吸痰体会

    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常因痰液粘稠导致呼吸困难而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可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的50%,增加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吸痰是平常的护理技术.在临床中发现因吸痰操作不当及过于频繁能造成的很多并发症如:缺氧,窒息,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心律失常,气道损伤,颅内压增高,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及感染等.

    作者:周国章;周志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高龄晚期胃癌姑息性切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龄晚期胃癌姑息性胃切除的疗效.方法:对36例高龄晚期胃癌施行了姑息性胃切除手术,观察高龄晚期胃癌姑息切除的预后.结果:本组36例病人,年龄60.5-84岁,平均70.3岁.全组均为Ⅲ期患者,其中Ⅲ-期22例,Ⅲb期14例.术后1、3、5年生存率为100%、309、13%.结论:对于高龄晚期不能根治的胃癌病人,施行姑息性切除后可以提高生存率.对有腹膜播散、临近脏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者行姑息切除后,仍可延长生存期.

    作者:王孝成;李庆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胆心综合征116例临床分析

    胆病是腹部外科中常见疾病,胆病急性发作时伴随一过性心绞痛、心律失常和/或心电图改变是胆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心律失常包括窦速、窦缓、窦性心律不齐和早搏.心电图改变主要是ST段下移,T波平坦、倒置或双向.本文统计我院近8年467例胆道疾患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符合胆心综合征的116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蒋金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白血病的MICM分型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白血病分型已由过去的形态学分型手段逐渐增加了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技术,使白血病分型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作者:陈加力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血液病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是各学科交叉综合的崭新科学.其原理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DNA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与已标记的生物样品中DNA分子杂交,再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遗传信息.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发病8天后胸部X线片出现改变的SARS 1例

    我院于 2003年5月13日收治了1例临床症状很重但胸部X线片改变出现较晚的1例SARS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作清;张昌红 刊期: 2003年第23期

  • 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成人病毒性脑炎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成人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比较其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的时间.结果:更昔洛韦组在热退、头痛消失、意识及瘫痪恢复时间方面比阿昔洛韦组缩短(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疗效优于阿昔洛韦.

    作者:郑东明;宋利春 刊期: 2003年第2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