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面积烧伤感染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陶桂兰;汪鼎珍

关键词:烧伤, 感染, 护理
摘要:总结了4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护理包括病房环境、基础护理、体温护理、呼吸护理、消化道护理、泌尿系护理、创面护理、加强营养和心理干预.认为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护理、严格的无菌操作,能够有效地预防感染,降低患者感染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预见性护理

    总结了260例运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预见性护理,包括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应对问题,物品准备,机器的性能问题,潜在出血、凝血异常,继发感染及不良反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认为严密精心的顸见性护理是保证血浆置换术全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陈雪妹;朱芸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抗人体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总结了12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护理措施.包括在给予输血、防治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抗人体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加强各项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采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加强病情观察及用药后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延长无病生存时间.

    作者:杨红;谭亚蒲;李小琼;郑文莉;张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度颅脑损伤的监护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结了18例重度颅脑损伤的监护及并发症的预防,主要包括重度脑损伤后循环系统、颅内高压、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等的监护和护理.认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发生率高,并发症的早期发现,积极防治能有效降低死亡率、病残率和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罗汝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

    总结168例人工全髋置换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全髋置换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术后康复训练指导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等.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训练是减少全髋置换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谭晓珍;李筱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中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术中的应用

    总结了舒适护理在中老年男性患者导尿术中的应用,包括心理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体位舒适护理,操作时舒适护理.认为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在导尿过程中获得舒适感、满足感和安全感,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缺陷分析与对策

    总结了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对策,包括强化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教育,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指导和医护沟通,科学管理.认为应切实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减少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

    作者:李书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军队医院的护理操作培训

    总结了对340余名军队医院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培训的方法,具体为:首先由护理操作总示教员对全院操作小教员进行培训考核,达标后由操作小教员培训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后分为护士长、护士、助理护士3个层次分阶段进行考核.认为采取以点带面及分层次法进行护理操作培训,能极大提高护士学习热情,通过传、帮、带,使全院护士准确掌握护理操作流程,全面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作者:刘华华;勘萍;邓小凤;耿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6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加强桡动脉穿刺部位及其路径血管皮肤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桡动脉穿刺伤口及术肢有无异常,防止出血,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雪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梯度压力治疗仪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应

    目的 探讨运用梯度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与功能恢复作用.方法 将100例Ⅱ~Ⅲ期乳腺癌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并由专业护士指导按照临床康复路径进行康复锻炼,试验组配合梯度压力治疗仪治疗护理.观察2组患肢周长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的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1).结论 梯度压力治疗仪运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明显降低惠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减轻患肢肌肉的疲劳,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友娣;邓芬;许平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

    总结了30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措施.包括机械通气应用镇静治疗后及时评估镇静深度,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加强气道管理,观察人机协调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为COPD患者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后应用镇静治疗,实施针对性的安全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耐受能力,减轻人机对抗,保证通气治疗有效进行.

    作者:黎艳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心脏介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临床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非临床路径组采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儿及其家属对介入术知识的掌握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介入术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手术治疗的配合,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作者:张敏艳;许逢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院外志愿者的组织管理

    总结了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本院对院外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包括志愿者的选择,志愿者的工作时间,志愿者工作职责和志愿者工作管理几个方面.认为规范院外志愿者的工作十分必要.

    作者:熊洁;江良英;周汝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期间大批伤员的紧急处理及护理管理

    总结了地震期间大批伤员的紧急处理与护理管理方法,包括第一时间建立院内室外急诊救护站,在室外急诊救护站设立无菌物品发放点,重视消毒隔离管理以及引导和组织志愿者参与医院救护活动等.认为护理应对突发群体伤亡事件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是:熟悉应急预案的流程,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实施科学分诊,安置伤员;维持急救秩序;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充分利用援助的人力资源达到目标的实现,可每年定月组织各类应急预案专题的学习讨论,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作者:龚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体会

    总结了45例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特点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急性期病人病房安置、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以及恢复期活动休息、心理护理等.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急性期和再发高峰期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重视出院后随访能有效的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发率.

    作者:周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总结了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体温记录表、医嘱单、家庭病床病案首页、诊疗记录、双向转诊记录单、家庭护理记录首页、健康教育指导表、协议书、患者沟通记录单、检验报告单粘贴单、护理巡视记录粘贴单和会诊记录单、委托书等.认为规范家庭病床病历书写在执行双向转诊制度、开辟社区健康教育新局面、强调维权意识、维护医怠双方共同利益方面作用很大,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持续性、可行性、协调性和科学性.

    作者:龚淑梅;李瑞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总结了老年妇女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包括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老年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现状以及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认为制订一套全面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并实施,是使老年患者掌握有关病情、治疗的信息,自我护理知识与技能,减少手术后并发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谭明秀;陈盛智;戴小红;胡桂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科创伤患者疼痛性失眠的调查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疼痛性失眠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156例因创伤致疼痛性失眠的骨科患者疼痛时间与失眠的关系,疼痛强度与失眠的关系,以及患者本人和医护人员对镇痛的态度及其对失眠的影响.结果 疼痛引起失眠主要发生在创伤后1~15d内;随着疼痛的减弱,失眠人数亦渐减少;部分失眠患者(29.6%)和医护人员(39.0%)认为要忍受疼痛.结论 护理人员应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和控制疼痛,改善疼痛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吴宏兰;沈海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汶川地震转诊伤员爱心病房的护理管理

    总结49例汶川地震转诊伤员爱心病房的护理管理体会,包括接诊前管理、接诊时管理和入住后的管理三个方面.认为接诊大批量灾难伤员需全院统一管理;做好充分的人员和物质准备;制定合理流程;严格质量控制;重视心理护理与心理干预.

    作者:高竹林;李乐之;黄金;赵丽萍;付桂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护理

    总结了26例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病人的护理.包括严格进行手术前护理和准备,特别是心理护理和有效控制眼压,术后加强对眼部包扎的护理和对羊膜移植片、前房和眼压的观察,认真做好出院指导和出院后随访.认为手术治疗的成败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基础.

    作者:李玉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术前访视对学龄前患儿及家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提高学龄前患儿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的价值.方法 50例学龄前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访视组和对照组.访视组术前1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进行访视,对照组不进行访视.观察2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的表现和入室前、后血压和脉搏变化,术后随访统计2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访视组自愿进入手术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入室后血压上升、脉搏加快的例数显著高于访视组(p<0.05);访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访视为患儿提供一个亲切的手术环境,消除了患儿家长的顾虑,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和家长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于会群;陈雪玲;李娟;郑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