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

谭晓珍;李筱芹

关键词:全髋置换术, 并发症, 围手术期, 康复护理
摘要:总结168例人工全髋置换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全髋置换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术后康复训练指导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等.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训练是减少全髋置换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创伤患者疼痛性失眠的调查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疼痛性失眠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156例因创伤致疼痛性失眠的骨科患者疼痛时间与失眠的关系,疼痛强度与失眠的关系,以及患者本人和医护人员对镇痛的态度及其对失眠的影响.结果 疼痛引起失眠主要发生在创伤后1~15d内;随着疼痛的减弱,失眠人数亦渐减少;部分失眠患者(29.6%)和医护人员(39.0%)认为要忍受疼痛.结论 护理人员应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和控制疼痛,改善疼痛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吴宏兰;沈海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与护理.结果 2组患者第28天吞咽障碍分级的比较结果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即康复护理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对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予以康复治疗后,可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及护理体会

    总结了80例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差的原因及护理体会,原因分析主要包括文化背景及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制约及本身健康条件,护理措施包括进行规范管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支持系统作用,定期电话回访,认为政府社会全面、有力、长期的支持与参与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自觉性的重要举措.

    作者:黄佑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议三年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学模式

    总结了3年高职大专护理专业<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进度安排,具体阐述了每个章节的重点讲授内容.认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学习思路,真正使学生领悟学习内容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作者:董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

    总结168例人工全髋置换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全髋置换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术后康复训练指导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功能锻炼等.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训练是减少全髋置换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谭晓珍;李筱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前灌肠的护理

    总结了1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前灌肠的护理,包括操作前认真阅读钡剂灌肠造影X线片,根据狭窄长度和患几年龄自制灌肠器,用恰当的操作方法,术前7~10d用0.9%NS200~300ml通便灌肠;术前3d通便灌肠结束时遵医嘱给予药物行保留灌肠;术前晚及术晨用自制0.9%NS行清洁灌肠,认为上述灌肠方法可达到有效洗肠的目的 .

    作者:杨俊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军队医院的护理操作培训

    总结了对340余名军队医院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培训的方法,具体为:首先由护理操作总示教员对全院操作小教员进行培训考核,达标后由操作小教员培训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后分为护士长、护士、助理护士3个层次分阶段进行考核.认为采取以点带面及分层次法进行护理操作培训,能极大提高护士学习热情,通过传、帮、带,使全院护士准确掌握护理操作流程,全面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作者:刘华华;勘萍;邓小凤;耿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实验组60例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住院天数、卧床时间、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有无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卧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穿刺点出血血肿的出现无明显差异,术后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明显增加.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樊君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专职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专职健康教育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64例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病人实施专职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比较2组病人对相关疾病认知优良率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人对相关疾病认知优良率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专职健康教育在病人健康教育工作方面收效较好.

    作者:林梅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体会

    总结了45例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特点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急性期病人病房安置、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以及恢复期活动休息、心理护理等.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急性期和再发高峰期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重视出院后随访能有效的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发率.

    作者:周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后大批伤员破伤风治疗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1054例地震伤员破伤风治疗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打破常规的医疗程序,由专人负责,对凡是有皮肤损伤的伤员,常规进行破伤风抗毒素(TAT)过敏试验.对984例皮试结果阴性和22例可疑阳性的病人,给予TAT1500IU皮下注射,48例TAT阳性的病人,给予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250IU肌肉注射,并实行分区治疗.认为地震后伤员多,工作量大,现场培训志愿者,可使救治工作顺利完成.

    作者:魏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6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加强桡动脉穿刺部位及其路径血管皮肤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桡动脉穿刺伤口及术肢有无异常,防止出血,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雪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体会

    总结了本院对新护士上岗前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体会,培训内容包括成立规范化培训组织,重视素质培养;加强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树立整体护理观,能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责任意识;组织急救演练,提高急救能力;加强语言技巧培训,提高沟通能力.认为高素质、高水平、技术精湛的护理团队,是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

    作者:苏晓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例地震伤致颅内伤的护理

    总结1例因地震导致脑外伤,脑挫裂伤并脑血肿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昏迷期护理和意识恢复期的护理.认为在昏迷期间的全方位护理与意识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对患儿的治愈起到积极作用,康复训练对患儿后期的恢复意义重大.

    作者:袁媛;陈君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有效预防及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6月本院老年病房住院患者198例,调查并分析其医院感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和抗生素应用等因素有关.结论 医院感染与年龄增长、住院时间延长和抗生素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应根据相关因素制定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作者:李亚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生儿游泳配合抚触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游泳配合抚触的影响.方法 将426例新生儿分为2组,游泳配合抚触组210例,对照组216例,分别记录出生体重、出院体重、出院1周后体重;护理后进奶量;每日睡眠及大便次数.结果 新生儿出生第2天游泳配合抚触后第1次平均进奶量,游泳后第1次平均睡眠时间,游泳后大便平均次数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与半月体重差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游泳配合抚触能促进进奶量、睡眠及大便的排放,有利于1周后体重的增长.

    作者:李海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

    总结了42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包括治疗前的评估,治疗中的监测和处理,治疗后的观察和评价.认为做好评估、监测和评价是护士可供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保证.

    作者:刘旺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肿瘤患者康复俱乐部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帮助有健康需求的肿瘤患者掌握健康知识,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治疗,提高其生活及生存质量.方法 对参加肿瘤患者康复俱乐部的会员开展内容及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发放问卷表,评价俱乐部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前后会员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会员对俱乐部工作人员实施健康教育满意率从89.71%上升到99.13%(p<0.01).结论 建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了健康意识,是医院人性化服务的体现,是一种可行的服务模式.

    作者:黄翔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6例梅尼埃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36例梅尼埃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营造良好生活休息环境,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健康指导.认为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治疗此病的关键.

    作者:张伟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梯度压力治疗仪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应

    目的 探讨运用梯度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与功能恢复作用.方法 将100例Ⅱ~Ⅲ期乳腺癌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并由专业护士指导按照临床康复路径进行康复锻炼,试验组配合梯度压力治疗仪治疗护理.观察2组患肢周长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的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1).结论 梯度压力治疗仪运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明显降低惠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减轻患肢肌肉的疲劳,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友娣;邓芬;许平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