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

王兰

关键词:助产士, 职业危害, 职业防护
摘要:总结了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和心理性危害.并提出了自我防护措施,如改变工作流程、防止意外损伤、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调整心理状态等.认为应从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强防护知识和技巧,改善防护环境三方面着手,减少医院感染,促进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预见性护理

    总结了260例运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预见性护理,包括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应对问题,物品准备,机器的性能问题,潜在出血、凝血异常,继发感染及不良反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认为严密精心的顸见性护理是保证血浆置换术全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陈雪妹;朱芸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建立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认知问卷,于护理干预前后调查乳腺增生症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健康行为的改变.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并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充分发挥健康体检中心在维护和促进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预防保健意识,建立健康行为,达到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

    作者:唐燕芳;陈润钿;刘少见;林暖君;林世伟;邓枢丽;李秀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肿瘤患者康复俱乐部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帮助有健康需求的肿瘤患者掌握健康知识,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治疗,提高其生活及生存质量.方法 对参加肿瘤患者康复俱乐部的会员开展内容及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发放问卷表,评价俱乐部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前后会员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会员对俱乐部工作人员实施健康教育满意率从89.71%上升到99.13%(p<0.01).结论 建立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提高了健康意识,是医院人性化服务的体现,是一种可行的服务模式.

    作者:黄翔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浅议三年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学模式

    总结了3年高职大专护理专业<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与进度安排,具体阐述了每个章节的重点讲授内容.认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学习思路,真正使学生领悟学习内容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作者:董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时神经外科病员的安全管理

    总结了地震时神经外科病员的安全管理,包括稳定情绪,就地避震;震后迅速采取多种方式转移病员及急救物资;做好病员转移后的管理.认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保证了全科37名病员的安全.

    作者:顾建华;邓天芳;谢凤菊;卢怡;王艳;杨光琳;雷敏会;尹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总结了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包括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格,未严格执行常规制度和业务知识不足等,并提出了防范措施.认为强化安全意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落实查对制度,强化在职培训,能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华英;杜合英;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缺陷分析与对策

    总结了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中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改进对策,包括强化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质量意识教育,加强专业知识培训指导和医护沟通,科学管理.认为应切实提高护理人员中医整体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减少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

    作者:李书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术前访视对学龄前患儿及家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提高学龄前患儿依从性和家长满意度的价值.方法 50例学龄前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2组:访视组和对照组.访视组术前1d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进行访视,对照组不进行访视.观察2组患儿进入手术室的表现和入室前、后血压和脉搏变化,术后随访统计2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访视组自愿进入手术室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入室后血压上升、脉搏加快的例数显著高于访视组(p<0.05);访视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访视为患儿提供一个亲切的手术环境,消除了患儿家长的顾虑,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和家长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于会群;陈雪玲;李娟;郑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用血压计气囊为简易呼吸器面罩充气

    在抢救病人时简易呼吸器面罩充盈程度影响抢救效果,为了保证面罩充盈度用血压计气囊充气效果非常满意介绍如下.

    作者:刘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总结了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体温记录表、医嘱单、家庭病床病案首页、诊疗记录、双向转诊记录单、家庭护理记录首页、健康教育指导表、协议书、患者沟通记录单、检验报告单粘贴单、护理巡视记录粘贴单和会诊记录单、委托书等.认为规范家庭病床病历书写在执行双向转诊制度、开辟社区健康教育新局面、强调维权意识、维护医怠双方共同利益方面作用很大,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持续性、可行性、协调性和科学性.

    作者:龚淑梅;李瑞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6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加强桡动脉穿刺部位及其路径血管皮肤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桡动脉穿刺伤口及术肢有无异常,防止出血,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雪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产褥期失去新生儿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结了产褥期失去新生儿产妇的心理护理,包括因种种原因在产褥期失去新生儿的产妇往往有不同的心理反应,针对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认为细致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此类产妇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吴琼娅;丁晓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街头采血车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结了879例献血反应,对其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献血频次、献血量、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等方面.认为献血反应的预防至关重要.

    作者:岳凤玲;余彩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肺癌合并急性脑梗死的观察与护理

    回顾性总结42例肺癌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措施,包括实施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饮食及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多种方式的临床护理.认为密切观察与精细的护理有助于降低肺癌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人的死亡率、复发率、致残率,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赵玉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梯度压力治疗仪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应

    目的 探讨运用梯度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与功能恢复作用.方法 将100例Ⅱ~Ⅲ期乳腺癌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并由专业护士指导按照临床康复路径进行康复锻炼,试验组配合梯度压力治疗仪治疗护理.观察2组患肢周长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的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1).结论 梯度压力治疗仪运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明显降低惠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减轻患肢肌肉的疲劳,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友娣;邓芬;许平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度颅脑损伤的监护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结了18例重度颅脑损伤的监护及并发症的预防,主要包括重度脑损伤后循环系统、颅内高压、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等的监护和护理.认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发生率高,并发症的早期发现,积极防治能有效降低死亡率、病残率和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罗汝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工作中的护患关系和护患沟通

    总结了临床工作中护患关系的特点,介绍了护患沟通的方式,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认为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佳;李任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

    总结了30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措施.包括机械通气应用镇静治疗后及时评估镇静深度,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加强气道管理,观察人机协调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为COPD患者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后应用镇静治疗,实施针对性的安全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耐受能力,减轻人机对抗,保证通气治疗有效进行.

    作者:黎艳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应用络合碘外敷治疗感染伤口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采用外科常规换药方法外加0.5%的络合碘外敷治疗感染伤口的疗效.方法 对62例感染伤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外科常规换药方法外加0.5%的络合碘外敷1次/d.而对照组按外科常规换药法处理.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愈时间短(p<0.01).结论 采用外科常规换药方法加络合碘外敷治疗感染创面效果显著.

    作者:兰群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130例门诊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高血压患者档案,召开高血压联友会,发放随访卡,加强心理疏导,提高认识,加强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护理干预.认为护理干预使门诊高血压患者的从医行为显著提高,血压得以有效控制.

    作者:潘承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