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提高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研究

唐燕芳;陈润钿;刘少见;林暖君;林世伟;邓枢丽;李秀玲

关键词:乳腺增生, 护理干预, 认知, 健康行为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疾病认知和健康行为建立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疾病认知问卷,于护理干预前后调查乳腺增生症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及健康行为的改变.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并促进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充分发挥健康体检中心在维护和促进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预防保健意识,建立健康行为,达到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6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加强桡动脉穿刺部位及其路径血管皮肤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桡动脉穿刺伤口及术肢有无异常,防止出血,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雪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产褥期失去新生儿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结了产褥期失去新生儿产妇的心理护理,包括因种种原因在产褥期失去新生儿的产妇往往有不同的心理反应,针对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认为细致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此类产妇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吴琼娅;丁晓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结了维持性血液透析门诊病人的健康教育,说明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透析指导,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认为健康教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季忠惠;肖景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所致烧伤的特点分析及处理

    总结了地震所致烧伤的特点,包括烧伤原因,烧伤年龄分布,烧伤发生地点,烧伤部位,受伤后急救情况及心理状态特点,并提出了烧烫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认为应普及地震中自救常识及烧伤现场处理知识.强化安全意识,避免次生灾害.

    作者:陈碧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军队医院的护理操作培训

    总结了对340余名军队医院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培训的方法,具体为:首先由护理操作总示教员对全院操作小教员进行培训考核,达标后由操作小教员培训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后分为护士长、护士、助理护士3个层次分阶段进行考核.认为采取以点带面及分层次法进行护理操作培训,能极大提高护士学习热情,通过传、帮、带,使全院护士准确掌握护理操作流程,全面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作者:刘华华;勘萍;邓小凤;耿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症胰腺炎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护理

    总结了172例重症胰腺炎严重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对胰周出血,胰瘘、消化道瘘,脓肿及巨大假性囊肿,感染的各种护理,包括病情监测,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认为早期治疗、早期护理对减轻重症胰腺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王盛蓉;马莲芳;杨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提高护理实习带教质量的措施

    总结了提高护理实习带教质量的方法,包括高素质的带教老师;理论联系实际,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培养护生的自信心;运用评判性思维带教;加强护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师生沟通.认为护理临床实习十分重要,应切实提高实习效果,保证实习质量.

    作者:韩秋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的体会

    总结了45例蛛网膜下腔再出血特点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急性期病人病房安置、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以及恢复期活动休息、心理护理等.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急性期和再发高峰期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重视出院后随访能有效的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再发率.

    作者:周永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实验组60例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住院天数、卧床时间、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有无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卧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穿刺点出血血肿的出现无明显差异,术后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明显增加.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樊君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一般术前护理,积极药物治疗,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调控,肾功能监护,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护.认为围手术期良好的针对性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病人的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具重要意义.

    作者:李海燕;魏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成人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成人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40例,对照组120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卧床期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早期卧床过渡到坐位的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采用Fugl-meyer评定法时运动功能进行测评,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康复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直肠癌患者术前放射治疗的护理

    总结了98例接受术前放射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在放疗前、中、后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及对其护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根据其治疗不同阶段所发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密切观察其对采取措施后的反应.认为接受术前放射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不仅要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还要做好放疗前、中、后的护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对放射治疗所产生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认为在治疗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对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能帮助其达到心理和生理的佳状态,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唐晓;王庆喜;何跃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度颅脑损伤的监护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结了18例重度颅脑损伤的监护及并发症的预防,主要包括重度脑损伤后循环系统、颅内高压、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胃肠道等的监护和护理.认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发生率高,并发症的早期发现,积极防治能有效降低死亡率、病残率和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罗汝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运用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6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48~72h的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获得完整数据.结论 加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监测,并且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数据.

    作者:张淑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眼外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总结了56例(75只眼)眼外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包括焦虑恐惧、悲观失望和行为改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认为应重视眼外伤患者的心理及护理.

    作者:刘秀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预见性护理

    总结了260例运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预见性护理,包括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应对问题,物品准备,机器的性能问题,潜在出血、凝血异常,继发感染及不良反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认为严密精心的顸见性护理是保证血浆置换术全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陈雪妹;朱芸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12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护理,包括充分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及手术前、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出院后的健康指导等.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晓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木僵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25例木僵患者的观察与护理,包括饮食环境,大小便观察,心理护理等一般护理,同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如褥疮与肺部感染的护理.认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好转或痊愈的关键.

    作者:陈志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快速血糖测定在新生儿的应用

    总结快速血糖测定在新生儿中的运用,包括测定新生儿血糖的目的 、采血方法、诊断标准、效果评价及临床经验.认为快速血糖仪能很好地监测新生儿的血糖变化,有利于早发现危重儿、高危儿,避免延误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戴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1例地震伤致颅内伤的护理

    总结1例因地震导致脑外伤,脑挫裂伤并脑血肿患儿的护理体会,包括昏迷期护理和意识恢复期的护理.认为在昏迷期间的全方位护理与意识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对患儿的治愈起到积极作用,康复训练对患儿后期的恢复意义重大.

    作者:袁媛;陈君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