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杨智香

关键词:结核, 心理, 护理
摘要:总结了118例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包括环境、疾病、治疗、护理所致的心理特点,采取的护理对策包括正确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饮食、休息、活动指导,加强消毒隔离知识指导及心理护理.认为根据结核患者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是治疗该病的关键.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

    总结了手术室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包括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格,未严格执行常规制度和业务知识不足等,并提出了防范措施.认为强化安全意识,合理利用人力资源,落实查对制度,强化在职培训,能大限度地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华英;杜合英;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运用中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6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48~72h的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 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获得完整数据.结论 加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监测,并且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数据.

    作者:张淑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抗人体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总结了12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的护理措施.包括在给予输血、防治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抗人体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加强各项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为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采用正确的用药方法、加强病情观察及用药后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延长无病生存时间.

    作者:杨红;谭亚蒲;李小琼;郑文莉;张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9例AIDS合并肺结核的护理,包括个人防护、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为患者提供信息、情感及物资支持,促进行为改变,建立完善社会支持系统,认为系统全面的身心护理可使患者坚持配合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郦桂青;彭凤玲;张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习服疗法治疗耳鸣患者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习服疗法治疗耳鸣患者的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7年11月间151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75例患者,对照组76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进行一般护理,比较2组耳鸣患者的远期疗效.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耳鸣患者的远期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护理干预对习服疗法治疗耳鸣患者可明显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刘树青;李莉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所致烧伤的特点分析及处理

    总结了地震所致烧伤的特点,包括烧伤原因,烧伤年龄分布,烧伤发生地点,烧伤部位,受伤后急救情况及心理状态特点,并提出了烧烫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认为应普及地震中自救常识及烧伤现场处理知识.强化安全意识,避免次生灾害.

    作者:陈碧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骨科创伤患者疼痛性失眠的调查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疼痛性失眠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156例因创伤致疼痛性失眠的骨科患者疼痛时间与失眠的关系,疼痛强度与失眠的关系,以及患者本人和医护人员对镇痛的态度及其对失眠的影响.结果 疼痛引起失眠主要发生在创伤后1~15d内;随着疼痛的减弱,失眠人数亦渐减少;部分失眠患者(29.6%)和医护人员(39.0%)认为要忍受疼痛.结论 护理人员应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和控制疼痛,改善疼痛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吴宏兰;沈海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支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总结了1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为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而采取的相应护理方法与技巧.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食物返流、吸入性肺炎、胃潴留、腹胀、便秘等.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时掌握一定方法与技巧,可有效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包明丽;周颖;王惠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军队医院的护理操作培训

    总结了对340余名军队医院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培训的方法,具体为:首先由护理操作总示教员对全院操作小教员进行培训考核,达标后由操作小教员培训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后分为护士长、护士、助理护士3个层次分阶段进行考核.认为采取以点带面及分层次法进行护理操作培训,能极大提高护士学习热情,通过传、帮、带,使全院护士准确掌握护理操作流程,全面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作者:刘华华;勘萍;邓小凤;耿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

    总结了30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措施.包括机械通气应用镇静治疗后及时评估镇静深度,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加强气道管理,观察人机协调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为COPD患者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后应用镇静治疗,实施针对性的安全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耐受能力,减轻人机对抗,保证通气治疗有效进行.

    作者:黎艳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眼球摘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了12例行眼球摘除术患者的护理,包括充分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及手术前、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治疗、出院后的健康指导等.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晓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总结了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体温记录表、医嘱单、家庭病床病案首页、诊疗记录、双向转诊记录单、家庭护理记录首页、健康教育指导表、协议书、患者沟通记录单、检验报告单粘贴单、护理巡视记录粘贴单和会诊记录单、委托书等.认为规范家庭病床病历书写在执行双向转诊制度、开辟社区健康教育新局面、强调维权意识、维护医怠双方共同利益方面作用很大,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持续性、可行性、协调性和科学性.

    作者:龚淑梅;李瑞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

    总结了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和心理性危害.并提出了自我防护措施,如改变工作流程、防止意外损伤、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调整心理状态等.认为应从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强防护知识和技巧,改善防护环境三方面着手,减少医院感染,促进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产褥期失去新生儿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结了产褥期失去新生儿产妇的心理护理,包括因种种原因在产褥期失去新生儿的产妇往往有不同的心理反应,针对这些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策,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认为细致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此类产妇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作者:吴琼娅;丁晓琼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围手术期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选择年龄在50岁以上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0例,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一般卫生宣教,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实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促进了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雷义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产科查房中的应用

    总结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产科查房中的应用方法与成果.认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加强护士自学能力,激发护士学习兴趣;能培养护士创造性思维,提高护士逻辑思维能力;能促进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值得推广.

    作者:毛菊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时神经外科病员的安全管理

    总结了地震时神经外科病员的安全管理,包括稳定情绪,就地避震;震后迅速采取多种方式转移病员及急救物资;做好病员转移后的管理.认为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保证了全科37名病员的安全.

    作者:顾建华;邓天芳;谢凤菊;卢怡;王艳;杨光琳;雷敏会;尹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成人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成人脑卒中急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40例,对照组120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卧床期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早期卧床过渡到坐位的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采用Fugl-meyer评定法时运动功能进行测评,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康复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

    总结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和体会.包括查找风险原因,规范护理规程和护理操作,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新型护患关系,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认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缺陷的发生,达到预防风险发生的目的 .

    作者:孙宝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与护理.结果 2组患者第28天吞咽障碍分级的比较结果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即康复护理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对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予以康复治疗后,可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