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产科查房中的应用

毛菊萍

关键词:护理查房,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产科
摘要:总结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产科查房中的应用方法与成果.认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能加强护士自学能力,激发护士学习兴趣;能培养护士创造性思维,提高护士逻辑思维能力;能促进护士理论联系实际,值得推广.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

    总结了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和心理性危害.并提出了自我防护措施,如改变工作流程、防止意外损伤、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调整心理状态等.认为应从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增强防护知识和技巧,改善防护环境三方面着手,减少医院感染,促进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总结了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体温记录表、医嘱单、家庭病床病案首页、诊疗记录、双向转诊记录单、家庭护理记录首页、健康教育指导表、协议书、患者沟通记录单、检验报告单粘贴单、护理巡视记录粘贴单和会诊记录单、委托书等.认为规范家庭病床病历书写在执行双向转诊制度、开辟社区健康教育新局面、强调维权意识、维护医怠双方共同利益方面作用很大,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持续性、可行性、协调性和科学性.

    作者:龚淑梅;李瑞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所致烧伤的特点分析及处理

    总结了地震所致烧伤的特点,包括烧伤原因,烧伤年龄分布,烧伤发生地点,烧伤部位,受伤后急救情况及心理状态特点,并提出了烧烫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认为应普及地震中自救常识及烧伤现场处理知识.强化安全意识,避免次生灾害.

    作者:陈碧秀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

    总结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和体会.包括查找风险原因,规范护理规程和护理操作,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新型护患关系,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认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缺陷的发生,达到预防风险发生的目的 .

    作者:孙宝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1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一般术前护理,积极药物治疗,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调控,肾功能监护,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护.认为围手术期良好的针对性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心脏手术病人的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具重要意义.

    作者:李海燕;魏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工作中的护患关系和护患沟通

    总结了临床工作中护患关系的特点,介绍了护患沟通的方式,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认为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佳;李任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预见性护理

    总结了260例运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预见性护理,包括对可能出现的心理应对问题,物品准备,机器的性能问题,潜在出血、凝血异常,继发感染及不良反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认为严密精心的顸见性护理是保证血浆置换术全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陈雪妹;朱芸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心脏介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临床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非临床路径组采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儿及其家属对介入术知识的掌握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介入术可以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手术治疗的配合,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作者:张敏艳;许逢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体会

    总结了本院对新护士上岗前进行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体会,培训内容包括成立规范化培训组织,重视素质培养;加强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树立整体护理观,能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责任意识;组织急救演练,提高急救能力;加强语言技巧培训,提高沟通能力.认为高素质、高水平、技术精湛的护理团队,是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

    作者:苏晓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梯度压力治疗仪对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应

    目的 探讨运用梯度压力治疗仪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与功能恢复作用.方法 将100例Ⅱ~Ⅲ期乳腺癌且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2组均行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并由专业护士指导按照临床康复路径进行康复锻炼,试验组配合梯度压力治疗仪治疗护理.观察2组患肢周长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及内收的活动范围显著增加(p<0.01).结论 梯度压力治疗仪运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可明显降低惠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减轻患肢肌肉的疲劳,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友娣;邓芬;许平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6例梅尼埃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结了36例梅尼埃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营造良好生活休息环境,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健康指导.认为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治疗此病的关键.

    作者:张伟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实验组60例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住院天数、卧床时间、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有无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卧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穿刺点出血血肿的出现无明显差异,术后患者舒适度、满意度明显增加.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樊君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8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采用特定的康复治疗与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与护理.结果 2组患者第28天吞咽障碍分级的比较结果双侧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即康复护理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对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予以康复治疗后,可促进吞咽功能的重建与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任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9例AIDS合并肺结核的护理,包括个人防护、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为患者提供信息、情感及物资支持,促进行为改变,建立完善社会支持系统,认为系统全面的身心护理可使患者坚持配合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郦桂青;彭凤玲;张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结3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经验,包括穿刺部位及血管的选择,严格无菌技术,封管液的选择和加强健康宣教.认为通过精心护理,静脉炎及液体渗漏的发生率降低,有效保护了血管,提高了输液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肖远琼;覃红桂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灾区野战条件下病区被服管理体会

    总结了地震灾区野战条件下病区被服管理的体会,包括病区被服发放与回收,库房被服管理,污染被服处理三个方面.认为野战洗涤车具备快速洗涤、消毒、烘干的特点,能够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于红梅;何红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

    总结了42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包括治疗前的评估,治疗中的监测和处理,治疗后的观察和评价.认为做好评估、监测和评价是护士可供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保证.

    作者:刘旺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OPD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

    总结了30例COPD患者机械通气后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措施.包括机械通气应用镇静治疗后及时评估镇静深度,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加强气道管理,观察人机协调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认为COPD患者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后应用镇静治疗,实施针对性的安全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耐受能力,减轻人机对抗,保证通气治疗有效进行.

    作者:黎艳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结了16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加强桡动脉穿刺部位及其路径血管皮肤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桡动脉穿刺伤口及术肢有无异常,防止出血,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认为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雪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地震期间大批伤员的紧急处理及护理管理

    总结了地震期间大批伤员的紧急处理与护理管理方法,包括第一时间建立院内室外急诊救护站,在室外急诊救护站设立无菌物品发放点,重视消毒隔离管理以及引导和组织志愿者参与医院救护活动等.认为护理应对突发群体伤亡事件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是:熟悉应急预案的流程,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实施科学分诊,安置伤员;维持急救秩序;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充分利用援助的人力资源达到目标的实现,可每年定月组织各类应急预案专题的学习讨论,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作者:龚茵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