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张仲良;刘秀荣
患者,女,37岁,因反复右侧鼻塞1年,加重伴流粘血涕1个月入院.体查:三测正常,心肺肝肾(-),专科情况见:右侧鼻翼处稍膨隆,右鼻阈部可见一新生物充满整个鼻腔,鼻底仪有少许空隙,表面欠光滑,色暗红,有血管分布,探之肿块上方及外侧、下方均游离,内侧与中隔前上方相连,约2cm× 2cm大小,鼻窦CT(冠状位)示:右鼻腔肿块性质待查.
作者:张艳龙;肖旭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人流术是计划生育的一种必要措施.目前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传统的不用任何药物行人流术,病人比较痛苦;二是选择药物流产,连续服药3天后自然流产,但成功率仪占90%,仍有部分病人再受清宫的痛苦;三是在麻醉医师的帮助下行无痛人流术,现麻醉药物较多,一般选择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完全的药物.异丙酚符合上述特点,故我科采用了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复合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的方法,随机选择患者各30例对比观察单纯应用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凤英;贺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为探讨经食管心房起搏对房室结双经路所致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共47例,比较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对心动过速的终止效果采用超速抑制,亚速抑制.结果:亚速抑制19例,成功11例,占57.9%,8例未成功改用超速抑制.超速抑制36例,成功34例,占94%,2例超速抑制、亚速抑制均无效,应用猝发脉冲后终止.结论:猝发脉冲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已经肯定.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终止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观察,超速抑制终止效果明显高于亚速抑制(P<0.05),而该种心动过速比较容易用起搏终止,缺点为不能预防复发.
作者:王桂芳;孙洪涛;呼日乐巴特尔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婴幼儿外伤性脑梗塞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还不完全清楚,易误诊误治.我科自1990年-1999年共收治1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孙刚;赵翠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对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疗效.方法:用MMF治疗传统疗法无效的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18例,平均治疗时间4个月,观察血常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的变化.结果:24h尿蛋白从治疗前的4.25±2.75g/24h降至1.93±1.24g/24h(P<0.05),血肌酐水平从治疗前的155.0±88.6umol/L降至131.4±63.8umol/L(P>0.05),18例中9例病人细胞尿消失.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传统疗法无效或反复发作的Ⅳ型LN,能有效控制LN活动,减少蛋白尿和血尿,使肾功能改善或稳定,且副作用小.
作者:何敏华;叶任高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于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氟乙酰胺中霉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50例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1-13岁,轻度10例,中度22例,重度18例[1].
作者:葛玲霞;冯晓莉;田惠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动态血压监测仪早由Hinman等研究和应用于1962年国外近年已较广泛用于临床.我国于1989年也开始研究和应用这一新技术-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它能自动监测病人24h(70-100次)总体血压变化,能体现日常生活及昼夜变化规律.较偶测血压,更能反映人体实际血压水平,克服偶测血压产生的白大衣高血压;能诊断或排除高血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判断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并通过监测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降压药.
作者:李凤侠;吴彩霞;李爱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为探讨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病因,对有慢性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无慢性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121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发病后食用动物油、确诊时的血糖水平、发病前饮酒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发病年龄、发病后使用胰岛素、常得到亲朋好友的关心照顾是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保护因素.
作者:范建生;徐文豪;吴炬;蒋德勇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近年来对70岁以上同时并发多种疾病的高龄病人施行髋关节置换术24例,均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取得了很好的麻醉效果,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俊;李幼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免煎颗粒剂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在饮片基础上发展的新剂型,但能否作为饮片的替代品.本文从颗粒剂的直接冲服和饮片剂的煎煮、配伍、有效成份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免煎颗粒不能代替中药饮片.中药免煎颗粒(又称免煎剂、配方颗粒、浓缩颗粒)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在饮片基础上发展的新剂型.
作者:赵葵;王江;孙峡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睾丸扭转在临床上少见.由于种种原因,容易被误诊、漏诊、常导致睾丸萎缩、坏死.1985年1月-2003年3月,我们共收治睾丸扭转14例,其中误诊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韩景林;赵飞;方云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评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方法:临床主要分为有创和无创方法两大类,前者是通过插入心导管进行的客观检验方法称为有创检查.心导管资料具有直观性、准确性,是一种较可靠的评定方法;无创方法主要包括客观描述、运动耐量试验、超声心动图、X光片、核素显像等.结论:其优点在于可重复性好、费用低、相对较安全.
作者:梁金锐;顾复生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收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19例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率达63.3%,为总结经验特分析如下.
作者:衡莉;张贵海;葛希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医疗质量和检验人员的声誉.由于影响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十分复杂其误差实属难免.
作者:丁萍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笔者自1998年8月至今,采用中药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病人12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兆笋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对105例病人应用益米乐注射液疗效评价.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加用阿魏酸钠0.4g静滴.结果:治疗组尿蛋白定性及定量明显减少,且白蛋白上升时间缩短.结论:益米乐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有一定疗效.
作者:陈飞;张金黎;沈颖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总结4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和成功救治过程.方法:对4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一系列救治措施:①缩短手术等待时间;②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深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低血压时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缩血管活性药:③麻醉诱导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④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41例病人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处理得当,是完全可康复的.
作者:张坤全;刘东辉;欧阳文博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健康教育与卫生宣传的区别在于卫生宣传是一种卫生知识的传播,而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估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干预.
作者:马金凤;施丽华;于秀丽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的又一大症侯群,冠状动脉病理学研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所致,故目前主张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展,自1997年-1999年10月我们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成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的止痛效果,探讨骨科病人术后应用度冷丁止痛的良好途径,缓解疼痛问题.方法:采用VAS判断持续缓慢静滴度冷丁与肌肉注射度冷丁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进行比较,并加强护理观察.结果:静脉滴注度冷丁疼痛程度比肌肉注射度冷丁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且用药总量减少近一倍.护理观察发现,静滴度冷丁避免了术后剧烈疼痛的发生以及血管吻合术后因疼痛而产生的血管危象,提高了病人休息的质量.结论:骨科手术后采用持续缓慢静脉滴注度冷丁预防性用药是一种有效、适用的止痛方法.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0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