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1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

张坤全;刘东辉;欧阳文博

关键词:休克, 出血性, 全身, 麻醉, 手术
摘要:目的:总结4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和成功救治过程.方法:对4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一系列救治措施:①缩短手术等待时间;②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深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低血压时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缩血管活性药:③麻醉诱导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④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41例病人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处理得当,是完全可康复的.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疤痕子宫宫颈妊娠误诊为宫腔妊娠2例诊治体会

    宫颈妊娠是一种较少见的异位妊娠因其临床表现与宫腔妊娠酷似,临床医师对此缺乏了解,故常将其误诊为宫腔妊娠而行吸宫术,导致大出血.现将我院疤痕子宫宫颈妊娠误诊为宫腔妊娠的2例做一分析.

    作者:赵麦娟;樊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25例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其发病后多造成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本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治宏;张燕;邓卫星;李元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脑梗塞患者控制血糖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部分脑梗塞患者在发病急性期血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为探讨脑梗塞病人控制血糖与预后的关系.选择我院自1998年以来确诊为脑梗塞伴血糖升高的病人(除外糖尿病史),观察病人控制血糖与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君;樊继强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改进干髓剂在变异干髓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我科自1999年10月始,对变异干髓剂进行改进,应用替硝唑、碘仿与多聚甲醛制成糊剂,对240例乳牙慢性尖周炎进行变异干髓治疗,经临床观察1-2年,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力;彭娟;白清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132例老干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广大城市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罪魁祸首.其中以老年人心律失常逐年上升显得尤为突出.现将本人收集的132例心律失常的老干部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加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管伟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2例临床体会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但因其价格昂贵,作为基层医院,我们有机会应用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莉;韩冰洋;路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洛阳市涧西区2001年-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进一步减少麻疹发病,加速我区的麻疹疫情控制工作,现将涧西区2001年-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肖云荣;高新宽;周亚琴;张美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袖套式肢体固定带在手术中的应用及制作

    通常在手术中,对需要侧卧位的病人,我们常用绷带将病人的上肢固定在头架上,病人肢体因手术时间长易被挫伤,皮肤破损,甚至绷带脱开,固定不满意,影响手术进行.为了能牢固有效的固定病人的肢体,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我们制作了一种袖套式肢体固定带,临床应用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青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农村居民身体状况调查

    为了解农村社区居民身体状况,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完善的卫生服务,我们于2001年10月对我市农村居民进行了身体状况的调查.

    作者:何燕萍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联冠斜导加颏兜矫治乳前牙反(牙合)30例

    乳前牙反(牙合)是乳牙列期错(牙合)畸形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为多颗牙的反(牙合)属于发育畸形.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早期进行矫治,有利于儿童颌面部的健康发育.

    作者:张礼明;罗华明;雷涛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的又一大症侯群,冠状动脉病理学研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所致,故目前主张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展,自1997年-1999年10月我们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成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痔上粘膜结扎法在环状混合痔中的应用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手术的佳方法,提高疗效,减少损伤及并发症;用痔上粘膜环形间断结扎辅以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57例.通过术后观察及46例1-3个月的随访表明;该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治愈率100%.痔上粘膜结扎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减少术中肛周组织的损伤,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于俊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早产儿早期间歇胃管喂养对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间歇胃管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早产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治疗组入院即给予胃管置入,早期间歇奶液喂养.观察早产儿体重、身高及其头围的发育情况.对照组给予静脉补液及静脉营养,观察指标同治疗组.1个月后对比体重增加情况.身长及头围随访1年后二组进行比较.结果:二组体重状况的比较治疗组1个月后体重平均增加522±24.5g,对照组为460±27.8g,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1年,治疗组身长增加平均为26.3±9.2cm,对照组为24.5±4.0cm,平均头围增长治疗组为12.8±1.3cm,对照组为11.5±2.0cm,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早产儿早期间歇喂养对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作者:邓灵芝;邢佑敏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手指再造术中发生室性早搏1例

    患者,女,16岁,因右手拇、中、环指缺如,拟2003年5月3日在臂丛+硬腰联合麻醉下行拇环指再造术.术前1月因感冒并发肺炎在呼吸内科治愈.

    作者:王丙琼;付春兰;藏红;慈兆亮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甲状腺二次手术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原因分析及防治

    甲状腺二次手术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普遍较一次手术者高,原因为第二次手术时因组织粘连、疤痕形成,术者操作粗暴等所致.预防主要是避免人为疏忽,严谨注意操作,积极引流,治疗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补钙治疗.

    作者:王久善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肺外结核102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尤以肺结核为常见并为人们所重视.然而,肺外结核也不少见,但其临床表现较为隐蔽,常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肺外结核102例分析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作者:梁书奇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窒息新生儿血胃泌素水平变化

    新生儿窒息导致应激性胃粘膜病变国外已有报道[1,2],目前较公认的看法是严重缺氧、缺血导致消化粘膜细胞的损伤.

    作者:沈国玉;袁丽;陈萍萍;李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老年人重症颅脑损伤的治疗体会

    老年人颅脑损伤发病率占各年龄组8%-15%.并发颅内血肿发生率高,其死亡率高达70%.为了提高老年颅脑损伤临床救治成功率,对1996年以来收住31例60岁以上颅脑伤的临床资料,讨论其治疗体会.

    作者:孙刚;赵翠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多有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状.轻者神志清楚,重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极少数患者有偏瘫和动眼神经麻痹.腰穿时脑脊液压力增高,呈均匀血性脑脊液.

    作者:刘凤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无排卵性不孕126例

    笔者自1998年8月至今,采用中药补肾活血法为主,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病人12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兆笋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