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疤痕子宫宫颈妊娠误诊为宫腔妊娠2例诊治体会

赵麦娟;樊丽萍

关键词:
摘要:宫颈妊娠是一种较少见的异位妊娠因其临床表现与宫腔妊娠酷似,临床医师对此缺乏了解,故常将其误诊为宫腔妊娠而行吸宫术,导致大出血.现将我院疤痕子宫宫颈妊娠误诊为宫腔妊娠的2例做一分析.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2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自非典发现以来,我院共收治疑似SARS病例62例,其中12例被临床诊断,现将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元;彭霞;耿国钰;王惠芳;刘晓平;黄艳;袁文芳;杨院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18例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对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疗效.方法:用MMF治疗传统疗法无效的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18例,平均治疗时间4个月,观察血常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的变化.结果:24h尿蛋白从治疗前的4.25±2.75g/24h降至1.93±1.24g/24h(P<0.05),血肌酐水平从治疗前的155.0±88.6umol/L降至131.4±63.8umol/L(P>0.05),18例中9例病人细胞尿消失.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传统疗法无效或反复发作的Ⅳ型LN,能有效控制LN活动,减少蛋白尿和血尿,使肾功能改善或稳定,且副作用小.

    作者:何敏华;叶任高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更年期综合征误诊冠心病19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收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19例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率达63.3%,为总结经验特分析如下.

    作者:衡莉;张贵海;葛希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环钳斜吻合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26例报告

    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式很多,但不管哪种术式,远期随访的结果并发症仍很多,术后污粪(失禁)或便秘复发可发生在34.87%左右[1].本院1986年-2002年选用北京儿童医院自制的环钳应用改良Duhamel张氏法-环钳斜吻合法治疗先天性臣结肠患儿26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中心;姜雪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在妊高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在妊高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999年4月-2002年4月在本院分娩并接受超声脐动脉血流分析检查的妊高征孕妇132例为妊高征组和同期随机抽取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研究其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末和舒张期末速率峰值的比值S/D和搏动指数PI及与围产儿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妊高征的S/D和PI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的S/D和PI结果异常的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结果正常者(P<0.05和P<0.005).结论:妊高征孕妇的胎盘阻抗明显增高.因此,脐动脉血流分析是了解妊高征孕妇胎盘功能,预测围产儿预后敏感而实用的监护手段.

    作者:柏朝益;李胜平;唐小丽;何晓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飞行员颈椎病旋颈试验TCD检测结果分析

    为探讨颈椎病飞行员旋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笔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技术,对来我院健康疗养的40名颈椎病飞行员和40名地方颈椎病患者进行旋颈试验前后的TCD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刚林;沈嘉平;夏一青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2例临床体会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但因其价格昂贵,作为基层医院,我们有机会应用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莉;韩冰洋;路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0.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高危病人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

    我院近年来对70岁以上同时并发多种疾病的高龄病人施行髋关节置换术24例,均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取得了很好的麻醉效果,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俊;李幼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突发性聋早期经颅多普勒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脑血管检测(TCD)对诊断突发性聋的意义.方法:对28例突发性聋患者早期行TCD检查.结果:28例突聋患者TCD检查结果有22例异常,其中椎-基底动脉(V-BA)血流异常18例,颈内动脉供血下降2例,脑血管顺应性下降2例.结论:TCD检查对早期诊断突发性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莲娜;梁健新;邹苑斌;黄健男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中药复杂体系重叠色谱峰分析中变换小波基的自动选取

    目的:设计一种在重叠色谱峰解析中自动选取小波变换基的方法,实现中药复杂体系色谱分离中小波基的自动筛选.方法:建立用于提取重叠色谱中组分信息的理论公式,通过此公式实现小波基的自动选取,并将它应用到对肝得宁片中的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测定时所获得的重叠色谱峰解析.结果:齐墩果酸重叠色谱峰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分离范围内,当相邻色谱峰峰宽相近时,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结论:本文设计的小波基自动选取方法能够降低色谱分离条件的要求,提高检测准确度,减少分离工作量,化学计量学与HPLC相结合将为复杂中药分析提供一种快速手段.

    作者:袁海龙;雷长海;肖小河;李仙义;赵艳玲;蔡光明;贺承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门诊人流术中的应用

    人流术是计划生育的一种必要措施.目前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传统的不用任何药物行人流术,病人比较痛苦;二是选择药物流产,连续服药3天后自然流产,但成功率仪占90%,仍有部分病人再受清宫的痛苦;三是在麻醉医师的帮助下行无痛人流术,现麻醉药物较多,一般选择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完全的药物.异丙酚符合上述特点,故我科采用了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复合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的方法,随机选择患者各30例对比观察单纯应用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凤英;贺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感冒通致过敏性紫癜2例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68岁,以头痛头晕伴心悸2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皮疹3天为主诉入院,1月前因头痛加重自服感冒通1日3次,每次1片,2日后发现双下肢出现皮疹,追忆4个月前因感冒口服感冒通4片后双下肢出现同样皮疹,1个月后方完全消失,查体温37.6℃,脉搏9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25/14kPa,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不大、双膝以下足背皮肤,散在紫癜,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血常规血小板肝功肾功均正常,心电图示左室肥厚,诊断:①原发性高血压;②药物过敏性紫癜,给予口服心痛定、地塞米松,扑尔敏及止血敏,5天后皮疹转为褐色色素沉着,停药、住院12天,血压正常,症状消失,继续服用心痛定,维持血压1个月后,紫癜完全消失.

    作者:依尔格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四种不同聚维酮碘制剂的稳定性比较

    目的:考察聚维酮碘的不同制剂的稳定性,并预测其不同条件下的贮存期.方法:以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测定碘的含量,用恒温加速法实验考虑其稳定性.结果:在25℃、40℃、60℃时蒂乐洗剂的贮存期分别为588d,454d,188d;蒂乐颗粒剂的贮存期分别为322d,256d,128d;倍洁宁栓的贮存期分别为909d,588d,418d;黛卫凝胶的贮存期分别为769d,624d,555d.结论:栓剂和凝胶剂的稳定性较好,颗粒剂的稳定性较差;但四种型对湿度和光照的敏感性不强.

    作者:赵轶;舒海民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调整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在内科常见诸病中的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流动中的物理问题,其基本问题是血压、血流阻力、血流量、血流速度等.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血液的粘滞性、聚集性、凝固性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因此也就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血液流变学,它是研究血液成分在血管中流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反映人体血液粘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的指标之一[1].

    作者:田丰仓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回肠末段癌1例

    患者,男,29岁,农民,以消瘦,乏力1年,伴腹痛前来就诊,行大肠镜检查循腔进镜90cm,达回盲部,肠腔清洁度差,盲肠内粘膜光滑,回盲瓣及阑尾开口未见异常.

    作者:韩秀文;贺杰;郭英慧;候福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参七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七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高原红细胞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七胶囊1. 8g,bid;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治疗前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七胶囊能改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善缺氧,保护大脑.

    作者:余军;巴焕玲;侯同川;李诗冬;刘玉江;程波;扎西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西藏藏汉民族胆固醇甘油三酯的调查分析

    我院地处西藏林芝地区,海拔高于3000米,担负着对该地区体系部队,地方藏汉民族以及过往部队人员的预防、体检救治任务.为了解该地区血清胆周醇、甘油三酯水平,现将2002年4月-8月,我科对269人进行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随着白念珠菌临床感染的不断增加,以及以氟康唑为主的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唑类耐药现象亦随之增多,并成为困扰临床念珠菌感染治疗的难题之一.出现耐药可能的原因包括:①编码药物靶酶羊毛甾醇14 α去甲基酶的ERG11基因的过度表达和点突变导致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发生异常;②药物外流泵相关的基因有ATP结合盒转运子基因-CDR1、CDR2和主要易化子超家族基因的过度表达导致药物在真菌细胞内有效浓度的减少.氟康唑耐药的发生可能同时出现不同的机制.

    作者:贺志彬;廖万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改良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牛膝多糖的含量

    目的:改进牛膝多糖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不同反应温度对牛膝多糖吸收峰的影响试验,优选其佳反应条件和测定波长.结果:反应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多糖吸收峰位置的漂移,故以室温下反应稳妥,测定波长为620nm.改良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9.53%,RSD=1. 51%(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作者:张纯;郭文彪;王雯佶;陈爱华;郭澄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唯尔本注射液防治老年慢性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唯尔本注射液用于67例老年慢性肺部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唯尔本注射液,疗程3个月,另有32例用常规治疗做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咳、喘、痰等临床症状及发作次数明显好转和减少,而无毒副作用.结论:在治疗老年慢性肺部感染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智斌;田锐锋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