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龙;雷长海;肖小河;李仙义;赵艳玲;蔡光明;贺承山
患者,女,37岁,因反复右侧鼻塞1年,加重伴流粘血涕1个月入院.体查:三测正常,心肺肝肾(-),专科情况见:右侧鼻翼处稍膨隆,右鼻阈部可见一新生物充满整个鼻腔,鼻底仪有少许空隙,表面欠光滑,色暗红,有血管分布,探之肿块上方及外侧、下方均游离,内侧与中隔前上方相连,约2cm× 2cm大小,鼻窦CT(冠状位)示:右鼻腔肿块性质待查.
作者:张艳龙;肖旭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见习课是学生对临床医学感性认识的第一步,是医学生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
作者:刘军;张仲良;刘秀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在疾病状态下维持自身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直接原因是人们的健康生命受到威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心理应激反应是缺乏安全感所致,因为安全感是人们基本的社会需要.
作者:司英山;马士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思路研究进展及其意义.方法:查阅近2年的相关文献,对主要文献从九个主要方面进行综述评价.结果:干扰Aβ平衡、应用A β高亲和剂、免疫途径、分解A β、调节AD参与酶、调节sAPP分泌、Tau策略、葡萄酒微量元素、基因治疗都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新思路.结论:这些新思路可能对于AD治疗及研究开发AD治疗药物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癸荣;高登莲;殷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足畸形中常见的一种,发病率在1-3‰[1,2],以前足内收,内翻,踝关节跖屈内翻,跟骨内翻为主要畸形.
作者:黄建洪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但因其价格昂贵,作为基层医院,我们有机会应用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莉;韩冰洋;路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睾丸扭转在临床上少见.由于种种原因,容易被误诊、漏诊、常导致睾丸萎缩、坏死.1985年1月-2003年3月,我们共收治睾丸扭转14例,其中误诊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韩景林;赵飞;方云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输液反应包括热原反应、过敏反应、肺功能损伤等.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常见和危害大的一种反应.近年来,临床上普遍将大输液作为给药的媒介液,单独输液很少见,况且输液需经过护理人员的操作程序.因此,临床出现的输液热原反应不仅仅是药剂人员把好了大输液制剂关即可避免的.本文就输液致热原反应的原因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张敬花;柳瑞兰;张敬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为探讨经食管心房起搏对房室结双经路所致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共47例,比较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对心动过速的终止效果采用超速抑制,亚速抑制.结果:亚速抑制19例,成功11例,占57.9%,8例未成功改用超速抑制.超速抑制36例,成功34例,占94%,2例超速抑制、亚速抑制均无效,应用猝发脉冲后终止.结论:猝发脉冲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已经肯定.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终止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观察,超速抑制终止效果明显高于亚速抑制(P<0.05),而该种心动过速比较容易用起搏终止,缺点为不能预防复发.
作者:王桂芳;孙洪涛;呼日乐巴特尔 刊期: 2003年第19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68岁,以头痛头晕伴心悸2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皮疹3天为主诉入院,1月前因头痛加重自服感冒通1日3次,每次1片,2日后发现双下肢出现皮疹,追忆4个月前因感冒口服感冒通4片后双下肢出现同样皮疹,1个月后方完全消失,查体温37.6℃,脉搏9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25/14kPa,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不大、双膝以下足背皮肤,散在紫癜,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血常规血小板肝功肾功均正常,心电图示左室肥厚,诊断:①原发性高血压;②药物过敏性紫癜,给予口服心痛定、地塞米松,扑尔敏及止血敏,5天后皮疹转为褐色色素沉着,停药、住院12天,血压正常,症状消失,继续服用心痛定,维持血压1个月后,紫癜完全消失.
作者:依尔格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对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疗效.方法:用MMF治疗传统疗法无效的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18例,平均治疗时间4个月,观察血常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的变化.结果:24h尿蛋白从治疗前的4.25±2.75g/24h降至1.93±1.24g/24h(P<0.05),血肌酐水平从治疗前的155.0±88.6umol/L降至131.4±63.8umol/L(P>0.05),18例中9例病人细胞尿消失.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传统疗法无效或反复发作的Ⅳ型LN,能有效控制LN活动,减少蛋白尿和血尿,使肾功能改善或稳定,且副作用小.
作者:何敏华;叶任高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为手术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推荐应用的以DDDs为指标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市立医院287例手术病例的抗菌药预防应用情况及术后感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抗菌药的应用不尽合理,需进一步改进.结论:只有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制定给药方案,才能真正起到预防感染发生的作用.
作者:卢京光;石杰;王秀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多发疾病,尤其是重症肺炎临床易合并呼吸衰竭、频发呼吸暂停,甚至呼吸停止,这是新生儿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选取2001年-2002年我院3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分析如下.
作者:卫国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自非典发现以来,我院共收治疑似SARS病例62例,其中12例被临床诊断,现将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总结并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元;彭霞;耿国钰;王惠芳;刘晓平;黄艳;袁文芳;杨院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们在使用F-820型血细胞自动计数仪过程发现,GLOg堵孔是常见的故障.如何排除此故障原因,现将排除方法如下.
作者:王亚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患者,男,47岁.因胸骨后压榨性疼痛30min伴恶心、呕吐就诊.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嗜烟20余年.体检:急性痛苦病容,大汗淋漓.
作者:高晓红;高卫东;郭慧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明确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治疗消化性溃疡上腹痛、返酸、上腹烧灼感等症状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6月期间,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多所医院共收入903例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病人,波利特10mg早餐前一次顿服,共6天,分别记录0、1、2、3、6天的症状缓解情况、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波利特治疗后上腹痛、返酸、上腹烧灼感等消化性溃疡症状的计分及总积分明显下降,症状的发作频率明显下降,治疗天数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有效缓解率有随时间延长而明显上升的趋势.903例受试者中共有22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程度均较轻,其中50%很可能与药物有关,均未采取任何针对性措施,自行恢复.结论:波利特可较快缓解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作者:李鹏;张澍田;陆星华;于中麟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临床硬膜外麻醉常用的盐酸利多卡因麻醉潜伏期较长,起效慢,难以满足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之要求,现将我院应用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于新法剖宫产术的观察如下.
作者:刘志如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改进牛膝多糖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不同反应温度对牛膝多糖吸收峰的影响试验,优选其佳反应条件和测定波长.结果:反应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多糖吸收峰位置的漂移,故以室温下反应稳妥,测定波长为620nm.改良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9.53%,RSD=1. 51%(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作者:张纯;郭文彪;王雯佶;陈爱华;郭澄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部分脑梗塞患者在发病急性期血糖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为探讨脑梗塞病人控制血糖与预后的关系.选择我院自1998年以来确诊为脑梗塞伴血糖升高的病人(除外糖尿病史),观察病人控制血糖与预后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君;樊继强 刊期: 200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