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2例临床体会

赵莉;韩冰洋;路梅

关键词:
摘要: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但因其价格昂贵,作为基层医院,我们有机会应用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唯尔本注射液防治老年慢性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唯尔本注射液用于67例老年慢性肺部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唯尔本注射液,疗程3个月,另有32例用常规治疗做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咳、喘、痰等临床症状及发作次数明显好转和减少,而无毒副作用.结论:在治疗老年慢性肺部感染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智斌;田锐锋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洛阳市涧西区2001年-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进一步减少麻疹发病,加速我区的麻疹疫情控制工作,现将涧西区2001年-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肖云荣;高新宽;周亚琴;张美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联冠斜导加颏兜矫治乳前牙反(牙合)30例

    乳前牙反(牙合)是乳牙列期错(牙合)畸形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大多数为多颗牙的反(牙合)属于发育畸形.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早期进行矫治,有利于儿童颌面部的健康发育.

    作者:张礼明;罗华明;雷涛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更年期综合征误诊冠心病19例分析

    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收治更年期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19例被误诊为冠心病,误诊率达63.3%,为总结经验特分析如下.

    作者:衡莉;张贵海;葛希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抗感冲剂的实验研究

    抗感冲剂具有抗病毒、解热镇痛、抑菌、消炎,提高人体免疫的功能.主治风热,清热解毒;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和普通感冒.中国中医研究院研制,我方引进试产,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进行了3次小试和2次中试,产品经上级部门复核,全部合格.现将试制工作,作一小结.

    作者:廖先怀;王元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174例蚕豆病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对蚕豆病尤其是危重病例临床表现及治疗的认识,降低该病的死亡率.方法:分析174例蚕豆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该病主要累及男性(93.9%),男女之比为14. 8:1,以5岁以下儿童多见,-3岁101例(58.0%);-6岁48例(27.6).死亡率为1.1%,均为5岁以下儿童.结论:合并症多、就医晚是主要死亡原因.本文认为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休克输血、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和泰特治疗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增进预后.

    作者:王付丽;徐酉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参七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七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高原红细胞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七胶囊1. 8g,bid;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治疗前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七胶囊能改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善缺氧,保护大脑.

    作者:余军;巴焕玲;侯同川;李诗冬;刘玉江;程波;扎西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痔上粘膜结扎法在环状混合痔中的应用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手术的佳方法,提高疗效,减少损伤及并发症;用痔上粘膜环形间断结扎辅以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57例.通过术后观察及46例1-3个月的随访表明;该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治愈率100%.痔上粘膜结扎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减少术中肛周组织的损伤,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于俊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超声环状消融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上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是心律失常导管消融的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传统的肺静脉点状消融难以精确定点靶点,易导致肺静脉狭窄,而且传统的消融导管完成环状消融肺静脉开口部常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进行多静脉消融时更是如此.导管消融的目的在于对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造成一局限的、不可逆的组织损伤.

    作者:付应容;余洋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改良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牛膝多糖的含量

    目的:改进牛膝多糖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不同反应温度对牛膝多糖吸收峰的影响试验,优选其佳反应条件和测定波长.结果:反应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多糖吸收峰位置的漂移,故以室温下反应稳妥,测定波长为620nm.改良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9.53%,RSD=1. 51%(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

    作者:张纯;郭文彪;王雯佶;陈爱华;郭澄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量化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

    临床上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首要的方法,这些患者都清楚,但病人如何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确定每天的饮食量及吃什么食物对控制血糖有利方面存在误区.为此,我科自2000年开始为患者制订饮食计划表,通过观察,平均血糖值下降约0.251mmol/L,效果明显,现汇报如下.

    作者:付聿芹;庄严;马效霞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高龄老年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13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临床并不少见,但高龄老年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未见报道,现将我院1993年-2003年收治的13例病人报道如下:病人年龄均超过80岁,其中男8例,女5例.患者预后极差,全部因MOF死亡.

    作者:马纪冬;王与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窒息新生儿血胃泌素水平变化

    新生儿窒息导致应激性胃粘膜病变国外已有报道[1,2],目前较公认的看法是严重缺氧、缺血导致消化粘膜细胞的损伤.

    作者:沈国玉;袁丽;陈萍萍;李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应用舒血宁静滴治疗急性脑梗塞56例,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静滴治疗48例作为对照.结果:舒血宁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6.7%与45.8%(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6.7%与66.7%(P<0.05),舒血宁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初步认为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有较肯定疗效,此方法安全易行.

    作者:刘颖;王荣富;周年根;卢进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婴幼儿外伤性脑梗塞(附18例报告)

    婴幼儿外伤性脑梗塞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还不完全清楚,易误诊误治.我科自1990年-1999年共收治1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孙刚;赵翠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132例老干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广大城市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罪魁祸首.其中以老年人心律失常逐年上升显得尤为突出.现将本人收集的132例心律失常的老干部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加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管伟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四联疗法治疗冠心病并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体会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大剂量生脉+安体舒通+卡托普利+倍他乐克)在治疗冠心病并心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给予短期应用生脉及安体舒通,同时应用小剂量卡托普利及倍他乐克,共治疗3个月,以自身作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3周有效率63.9%,3个月有效率81.1%.结论:四联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曲少贤;苏红军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不安腿综合征168例临床分析

    不安腿综合征又名Ekbom综合征,临床上并不罕见,多发生于孕妇.主要表现有小腿深部的难以形容的不适感,如麻木、发胀、酸痛及刺痒等.症状多半发生在休息时,夜间为甚,按摩叩打及下床活动可使症状暂时缓解.以往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或病史询问不详,常按睡眠障碍予以处理而投以镇静催眠剂治疗无效.现将笔者诊治的妊娠合并不安腿综合征168例报告如下.

    作者:丁萍;刘鼎伟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鼻内镜下ellman刀治疗鼻中隔混合瘤1例

    患者,女,37岁,因反复右侧鼻塞1年,加重伴流粘血涕1个月入院.体查:三测正常,心肺肝肾(-),专科情况见:右侧鼻翼处稍膨隆,右鼻阈部可见一新生物充满整个鼻腔,鼻底仪有少许空隙,表面欠光滑,色暗红,有血管分布,探之肿块上方及外侧、下方均游离,内侧与中隔前上方相连,约2cm× 2cm大小,鼻窦CT(冠状位)示:右鼻腔肿块性质待查.

    作者:张艳龙;肖旭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心跳骤停电除颤8次复苏成功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因阵发性呼吸困难3个月,胸闷、憋气、咳嗽、咯痰3天于2003年3月1日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血压130/100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向左略扩大,心率114次/min,律齐,于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