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伟华
为探讨颈椎病飞行员旋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笔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技术,对来我院健康疗养的40名颈椎病飞行员和40名地方颈椎病患者进行旋颈试验前后的TCD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刚林;沈嘉平;夏一青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慢性肝病伴腹水病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慢性重症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发生率达70%以上,病死率达50%[1].而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本文通过对我院78例慢性肝病伴腹水并发SBP的临床分析,旨在提出早期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以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对本病例的重视.
作者:罗文才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近年来对70岁以上同时并发多种疾病的高龄病人施行髋关节置换术24例,均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取得了很好的麻醉效果,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俊;李幼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大剂量生脉+安体舒通+卡托普利+倍他乐克)在治疗冠心病并心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给予短期应用生脉及安体舒通,同时应用小剂量卡托普利及倍他乐克,共治疗3个月,以自身作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3周有效率63.9%,3个月有效率81.1%.结论:四联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曲少贤;苏红军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动态血压监测仪早由Hinman等研究和应用于1962年国外近年已较广泛用于临床.我国于1989年也开始研究和应用这一新技术-24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ABPM)它能自动监测病人24h(70-100次)总体血压变化,能体现日常生活及昼夜变化规律.较偶测血压,更能反映人体实际血压水平,克服偶测血压产生的白大衣高血压;能诊断或排除高血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判断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并通过监测血压与心率的变化,可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降压药.
作者:李凤侠;吴彩霞;李爱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的又一大症侯群,冠状动脉病理学研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所致,故目前主张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展,自1997年-1999年10月我们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成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血液光量子疗法(简称血疗)是经过专用的治疗仪,将患者的静脉血经体外抗凝、紫外线照射、充氧后立即经静脉一次性回输给患者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何晓滨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抗感冲剂具有抗病毒、解热镇痛、抑菌、消炎,提高人体免疫的功能.主治风热,清热解毒;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和普通感冒.中国中医研究院研制,我方引进试产,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进行了3次小试和2次中试,产品经上级部门复核,全部合格.现将试制工作,作一小结.
作者:廖先怀;王元吉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据统计,仅我国就有1亿人有高血压病史,而长期高血压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如何做好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我们护理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作者:杨金花;汪凤琼;江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总结4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和成功救治过程.方法:对4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一系列救治措施:①缩短手术等待时间;②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深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低血压时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缩血管活性药:③麻醉诱导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④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41例病人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处理得当,是完全可康复的.
作者:张坤全;刘东辉;欧阳文博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胆囊腺肌症是临床上并不少见的胆囊壁的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以胆囊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病变,极易误诊.该病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超声检查,现对本人2001年3月-2002年3月进修其间发现的28例胆囊腺肌症作一分析,并对该病在超声诊断方面作一简要探讨.
作者:于慧俊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总结纤支镜微波治疗儿童咽喉疾病的疗效.方法:49例咽喉疾病患儿行纤支镜微波治疗,其中下咽乳头状瘤10例,喉部粘连1例,声带乳头状瘤12例,声带血管瘤2例,声带多发息肉/小结20例,声带任克氏水肿1例,会厌囊肿3例.结果:49例患儿均获良好疗效.结论:应用纤支镜微波治疗儿童咽喉疾病,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具有痛苦少,术野清晰,不易复发,成功率高等优点.
作者:田秀荣;刘迎娟;刘迎新;李娟;张增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许多高、精设备及新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为了使我科护理人员的手术配合,业务能力能够保持与外科高、精、尖同步发展,自2001年初以来,我院手术室护士在护士长的领导下,坚持每周集中的业务学习和专科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提高了病人和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程玲;陈光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不安腿综合征又名Ekbom综合征,临床上并不罕见,多发生于孕妇.主要表现有小腿深部的难以形容的不适感,如麻木、发胀、酸痛及刺痒等.症状多半发生在休息时,夜间为甚,按摩叩打及下床活动可使症状暂时缓解.以往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或病史询问不详,常按睡眠障碍予以处理而投以镇静催眠剂治疗无效.现将笔者诊治的妊娠合并不安腿综合征168例报告如下.
作者:丁萍;刘鼎伟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考察聚维酮碘的不同制剂的稳定性,并预测其不同条件下的贮存期.方法:以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测定碘的含量,用恒温加速法实验考虑其稳定性.结果:在25℃、40℃、60℃时蒂乐洗剂的贮存期分别为588d,454d,188d;蒂乐颗粒剂的贮存期分别为322d,256d,128d;倍洁宁栓的贮存期分别为909d,588d,418d;黛卫凝胶的贮存期分别为769d,624d,555d.结论:栓剂和凝胶剂的稳定性较好,颗粒剂的稳定性较差;但四种型对湿度和光照的敏感性不强.
作者:赵轶;舒海民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患者,女,23岁,因在外院B超检查发现左侧附件区一大小约6.2 × 6.0cm囊性包块遂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左附件区扪及拳头大小包块,质软,欠活动,有压痛,子宫、右附件无异常.
作者:李燕;李华斌;李玉友;王东;廖军;何俊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尤以肺结核为常见并为人们所重视.然而,肺外结核也不少见,但其临床表现较为隐蔽,常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肺外结核102例分析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作者:梁书奇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流动中的物理问题,其基本问题是血压、血流阻力、血流量、血流速度等.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血液的粘滞性、聚集性、凝固性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因此也就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血液流变学,它是研究血液成分在血管中流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反映人体血液粘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的指标之一[1].
作者:田丰仓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肝癥口服液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阻断作用.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给予大鼠二乙基亚硝胺((DEN)35mg/kg,灌胃,2次/周,共16周,预防组同时给予药物预防,16周后所有实验组停用DEN,各药物预防组继续用药至20周末实验结束,于第12周、第20周末分批处死大鼠,分别进行①肝组织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形态变化;②第12周,肝组织切片做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组化染色,对GGT阳性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实验第12周,B组大鼠肝细胞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消失,假小叶形成,可见大量异常肝细胞构成的不典型增生结节及卵圆细胞.各药物预防组肝细胞异型性增生灶和卵圆细胞明显少于B组,异型性较轻.第20周,B、C、D和E组大鼠肝癌发生率分别为88.8%、23.08%、30%、33.33%.C、D、E组肝癌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②B组肝组织GGT酶组化染色单位切面病灶数、单位面积内病灶面积、病灶平均面积三项指标显著高于各药物预防组(P<0.05或P<0.01).结论:肝癥口服液和苦参碱均能有效地预防大鼠肝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发生.肝癥口服液中药大剂量预防组优于苦参碱组.
作者:高洪生;姚树坤;殷飞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其发病后多造成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本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治宏;张燕;邓卫星;李元 刊期: 200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