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回肠末段癌1例

韩秀文;贺杰;郭英慧;候福音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29岁,农民,以消瘦,乏力1年,伴腹痛前来就诊,行大肠镜检查循腔进镜90cm,达回盲部,肠腔清洁度差,盲肠内粘膜光滑,回盲瓣及阑尾开口未见异常.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海淀区集居儿童1573名铅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区集居儿童铅中毒状况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法测量微量血中铅及钙、锌、铁的含量,对不同幼儿园的铅中毒情况及铅中毒儿童的钙、锌、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调查的集居儿童铅中毒发生率6.55%;单位自办幼儿园中铅中毒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单位自办幼儿园(P<0.05);铅中毒儿童体内钙元素明显缺乏(P<0.05),锌、铁元素缺乏不明显.结论:家长与幼儿园保教人员齐抓共管,从多种渠道杜绝儿童与铅的接触,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亚娜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输液致热原反应浅析

    输液反应包括热原反应、过敏反应、肺功能损伤等.热原反应是输液反应常见和危害大的一种反应.近年来,临床上普遍将大输液作为给药的媒介液,单独输液很少见,况且输液需经过护理人员的操作程序.因此,临床出现的输液热原反应不仅仅是药剂人员把好了大输液制剂关即可避免的.本文就输液致热原反应的原因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张敬花;柳瑞兰;张敬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重复膀胱超声误诊1例

    患者,女,23岁,因在外院B超检查发现左侧附件区一大小约6.2 × 6.0cm囊性包块遂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左附件区扪及拳头大小包块,质软,欠活动,有压痛,子宫、右附件无异常.

    作者:李燕;李华斌;李玉友;王东;廖军;何俊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氟乙酰胺中毒50例临床体会

    我院于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氟乙酰胺中霉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50例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1-13岁,轻度10例,中度22例,重度18例[1].

    作者:葛玲霞;冯晓莉;田惠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肺外结核102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尤以肺结核为常见并为人们所重视.然而,肺外结核也不少见,但其临床表现较为隐蔽,常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肺外结核102例分析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作者:梁书奇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25例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其发病后多造成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本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治宏;张燕;邓卫星;李元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布氏杆菌病误诊2例分析

    布氏杆菌病(brucelosis)又称马尔他热(Moltafever)或波浪热(undulantfever)是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作者:王启海;蔡习利;赵玉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治疗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足畸形中常见的一种,发病率在1-3‰[1,2],以前足内收,内翻,踝关节跖屈内翻,跟骨内翻为主要畸形.

    作者:黄建洪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突发性聋早期经颅多普勒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脑血管检测(TCD)对诊断突发性聋的意义.方法:对28例突发性聋患者早期行TCD检查.结果:28例突聋患者TCD检查结果有22例异常,其中椎-基底动脉(V-BA)血流异常18例,颈内动脉供血下降2例,脑血管顺应性下降2例.结论:TCD检查对早期诊断突发性聋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莲娜;梁健新;邹苑斌;黄健男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婴幼儿外伤性脑梗塞(附18例报告)

    婴幼儿外伤性脑梗塞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还不完全清楚,易误诊误治.我科自1990年-1999年共收治1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孙刚;赵翠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新生儿重症肺炎35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多发疾病,尤其是重症肺炎临床易合并呼吸衰竭、频发呼吸暂停,甚至呼吸停止,这是新生儿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选取2001年-2002年我院3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分析如下.

    作者:卫国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中药复杂体系重叠色谱峰分析中变换小波基的自动选取

    目的:设计一种在重叠色谱峰解析中自动选取小波变换基的方法,实现中药复杂体系色谱分离中小波基的自动筛选.方法:建立用于提取重叠色谱中组分信息的理论公式,通过此公式实现小波基的自动选取,并将它应用到对肝得宁片中的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测定时所获得的重叠色谱峰解析.结果:齐墩果酸重叠色谱峰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分离范围内,当相邻色谱峰峰宽相近时,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结论:本文设计的小波基自动选取方法能够降低色谱分离条件的要求,提高检测准确度,减少分离工作量,化学计量学与HPLC相结合将为复杂中药分析提供一种快速手段.

    作者:袁海龙;雷长海;肖小河;李仙义;赵艳玲;蔡光明;贺承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思路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思路研究进展及其意义.方法:查阅近2年的相关文献,对主要文献从九个主要方面进行综述评价.结果:干扰Aβ平衡、应用A β高亲和剂、免疫途径、分解A β、调节AD参与酶、调节sAPP分泌、Tau策略、葡萄酒微量元素、基因治疗都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新思路.结论:这些新思路可能对于AD治疗及研究开发AD治疗药物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癸荣;高登莲;殷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甲状腺二次手术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原因分析及防治

    甲状腺二次手术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普遍较一次手术者高,原因为第二次手术时因组织粘连、疤痕形成,术者操作粗暴等所致.预防主要是避免人为疏忽,严谨注意操作,积极引流,治疗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补钙治疗.

    作者:王久善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优势半球顶叶病变后出现体像障碍2例报告

    体像障碍多见于非优势半球顶叶病变后,但我科曾遇2例优势半球顶叶病变后出现体像障碍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小花;宫旭海;夏圣梅;李丹枫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感冒通致过敏性紫癜2例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68岁,以头痛头晕伴心悸2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皮疹3天为主诉入院,1月前因头痛加重自服感冒通1日3次,每次1片,2日后发现双下肢出现皮疹,追忆4个月前因感冒口服感冒通4片后双下肢出现同样皮疹,1个月后方完全消失,查体温37.6℃,脉搏9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25/14kPa,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不大、双膝以下足背皮肤,散在紫癜,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血常规血小板肝功肾功均正常,心电图示左室肥厚,诊断:①原发性高血压;②药物过敏性紫癜,给予口服心痛定、地塞米松,扑尔敏及止血敏,5天后皮疹转为褐色色素沉着,停药、住院12天,血压正常,症状消失,继续服用心痛定,维持血压1个月后,紫癜完全消失.

    作者:依尔格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β-七叶皂甙钠和甘露醇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β-七叶皂甙钠和20%甘露醇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发病72h内,应用β-七叶皂甙钠10mg溶入生理盐水125ml与20%甘露醇125ml均每日2次交替静滴,共14d,同时常规应用胞二磷胆碱和血栓通.对照组在发病72h内应用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及血栓通注射液共14d,剂量相同.两组病人在用药期间重点观察神志、语言和肌力恢复情况;治疗前后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用药后有关检测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均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β-七叶皂甙钠和20%甘露醇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陈馥;吴英;谷素洁;路辉;崔哲;王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浅谈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体会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医疗质量和检验人员的声誉.由于影响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十分复杂其误差实属难免.

    作者:丁萍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女常见疾病.近年研究表明,机体免疫学的变化在该疾病的病理及生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EMS患者体内的表达,我们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42例EMS患者的血清进行EmAb的检测,并以正常妇女组和妇科良性疾病组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长杰;张元浩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及缓解1例

    患者,男,47岁.因胸骨后压榨性疼痛30min伴恶心、呕吐就诊.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嗜烟20余年.体检:急性痛苦病容,大汗淋漓.

    作者:高晓红;高卫东;郭慧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