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饮食护理

张玉琴

关键词: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护理
摘要:总结17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饮食护理.包括特殊的饮食要求,饮食指导,合理进食,劝导戒酒,防止便秘,正确掌握进食时机.认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功能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极易因饮食不慎而发生破裂出血,合理的饮食护理,对预防再出血,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结了139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包括在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及时对伤者进行评估、诊断、抢救等.认为紧急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作者:阳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护理

    总结了65例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理、饮食、有氧运动、健康教育等护理.使患者病情稳定,血糖血脂控制良好,心理负担减轻,对饮食、运动及用药知识有所了解.认为建立和实施全方位、针对性的专业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疾病的控制及转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董悦;梁凤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3例负压封闭引流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23例负压封闭引流的观察及护理,包括一般护理、负压引流的观察和负压引流的护理.认为细心的观察及细致的护理是负压封闭引流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青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81例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术后卧位的训练及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等.认为射频热凝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的、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和玉英;文歧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调查与护理对策

    目的 提高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方法 对40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分骨折后、围手术期、康复期三个阶段健康教育之前和之后分别进行知识水平调查,对比分析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识水平.结果 股骨颈骨折患者三阶段及总体的健康知识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偏低,分阶段地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发挥家属在整个疾病恢复过程中的正性促进作用,医护合作提高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其早日康复,重返社会.

    作者:王改霞;韩彩娟;杨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实习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改革措施

    目的 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对目前开设人文课程的意见及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和要求,以便深化护理教学改革,为提高护理人才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5~2006级中专班实习护生130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人文课程设置及人文素质教育评价调查问卷,就实习护生对人文课程的设置及对医院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对现行人文课程设置比较满意率为30%,希望增加人文课程的学生占95%.对医院人文教育的总体评价满意率为85%.对教师人文素养的满意率仅为15%.结论 对实习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还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全面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对实习护生人文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桂芝;张素琴;张渡梅;史中红;梁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口服用药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口服用药情况及护理.服药情况主要有老年患者记忆力差,服药种类多,对药物治疗的目的 、服药时间、方法不够理解,不能严格按医嘱规律服药.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口服用药进行科学指导,严格监督,可有效控制原发疾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唐明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的规范管理

    总结了2002年以来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的规范管理,包括加强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加强法律知识和意识的教育,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加强护理记录书写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加强医、护、惠的沟通.认为在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各项护理工作也得到全面改善,建议对精神科的护理记录应该有全国统一的书写标准,体现精神科专科特点.

    作者:王巍;林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早期内镜治疗与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8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予以逆行胰胆管造影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和鼻胆管引流等治疗,并与30例常规治疗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内镜组插管成功率100%,未发生与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内镜组术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术前术后血胰淀粉酶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可显著提高其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肯定、费用低等优点.熟练的操作和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的关键.

    作者:余文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针刺足三里内关穴在三腔二囊管置入中的临床应用

    总结了针刺足三里内关穴在三腔二囊管置入中的临床应用,包括穴位的定位,针刺的方法及置管的方法.认为在留置三腔二囊管前针刺内关穴、足三里穴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蒋应玲;闵筱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输注浓缩红细胞发生局部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结分析了输注浓缩红细胞发生局部疼痛的原因,包括静脉、穿刺及血制品3个方面,并提出了护理措施.认为完善输血前检测内容,重视患者主诉,尽早发现高钾血制品,对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晓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2种不同固定方法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将8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输液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固定后再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观察2组静脉留置针发生脱管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留置针脱管的发生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用3M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可明显减少留置针导管的脱落,减少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减轻了患儿疼痛,减少了护患矛盾,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杨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尿病知识及自我管理的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 通过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病程、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的分析,以指导临床、门诊、社区的糖尿病教育工作.方法 借鉴美国密西根州糖尿病研究和训练中心的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DCP)和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量表进行改良简化,对206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随机问卷调查表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1)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根据病程分组对评分进行,检验,F=41.7,p=0.00,有显著意义;根据文化程度分组对评分进行F检验,F=2.09,p=0.103,大于0.05,无显著意义;根据年龄分组对评分进行F检验,F=1.51,p=0.20,不同年龄组间糖尿病知识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评分比较,t=1.11,p=0.27,无显著差异.(2)不同年龄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比较,F=3.75,p=0.006,小于0.01,有显著意义;接受过糖尿病教育与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者糖化血红蛋白比较,t检验,t=2.65,p=0.0091,小于0.01,有显著意义.结论 文化程度并不能决定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知识的多少,随着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怠者不断接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知识了解更多,自我管理能力得以不断提高;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工作压力、家庭重担、时疾病认识不够、意识缺乏等原因致依从性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较老年糖尿病患者差.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开展糖尿病教育,特别是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教育.

    作者:赵锡丽;戢芳;蒋国萍;刘小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浮膝损伤护理中的应用

    总结了58例临床护理路径在浮膝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包括根据病情发展的各个阶段制定护理路径表,护士依据表上的内容向病人提供连续性,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认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可有效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促进护士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综合护理水平.

    作者:韩留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例联体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联体儿为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多发畸形双胎儿,其发生率为1/(5~10万),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约20万次以上分娩有1例出生后存活[1].其中胸腹联体占40%,能成功进行胸腹联体分离手术,术后两婴均存活的相当罕见[2].2003年~2008年本院分别为2双胸腹联体儿成功进行分离术,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对患儿进行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将2例联体婴的具体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护理的具体情况做相关介绍.

    作者:刘艳青;聂丽华;梁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老年外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200例老年住院患者,对其中42例跌倒患者的年龄、性别、跌倒时间、有无慢性疾病及手术前后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2例不同性别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段、手术前后、有无慢性疾病与老人跌倒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龄、护理人力少、手术创伤、慢性疾病等是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

    作者:雷军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1例败血症伴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败血症是指各种细菌侵人血循环,得到繁殖与播散,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可诱导细胞引起严重毒血症和全身性感染.侵入的门户是人体的皮肤和粘膜屏障.发生败血症后,常有高热、寒战、全身无力等毒血症表现,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DIC或炎症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化脓性脑膜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头痛、嗜睡或尖叫、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化脓性改变等症状.

    作者:邸向瑜;谭启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总结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包括出血、血尿、腰腹胀痛、感染、尿潴留、组织损伤和动-静脉瘘.认为全面精心的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潘志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2例食道碱烧伤患儿的护理体会

    食道碱烧伤是消化科常见病,通常以小儿误服居多,碱烧伤主要引起口腔黏膜、食管壁、胃黏膜腐蚀、脂肪皂化和蛋白溶解等;如不及时对症处理,短期可致食道穿孔、消化道大出血、喉水肿窒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远期可因食管黏膜大量疤痕形成,致食管狭窄引起进食困难.本科2007年~2008年收治2例食道碱烧伤致食管狭窄患儿,均给予多次食管扩张术+食管支架置入术,因年龄小、病程久、病情反复,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较普通患者复杂,本文就其治疗过程中的全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何丹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医院绿色通道救治严重创伤的临床实践

    总结了医院绿色通道救治重创伤的临床实践,其救治过程包括急救接诊、现场急救、途中转运和入院急救.认为建立医院急救绿色通道,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当代护士(下旬刊)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