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丽;张明远;吴秋珍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确切等特点.但有造成再出的可能[1].本文对31例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就其再出血的相关因素作一探讨.
作者:李广生;欧阳懿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在生育年龄发病率达10% -15%[1].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不孕及盆腔内结节与包块.
作者:郑奎;罗长安;董卫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2000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在鼻内窥镜下行鼓膜烧灼造孔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7例,此法较鼓膜切开、冲洗和置管的操作都简单,而且并发症少,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永彪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1986年-2001年共抢救21例心脏外伤的病人,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石云;李献武 刊期: 2003年第13期
X线检查对于诊断骨与关节的外伤具有重要意义,当骨与关节发生外伤临床上怀疑难已诊断时,X线检查可以明确有无骨折或脱位,如临床检查有明显骨折或脱位时,通过X线检查,可进一步了解骨折和脱位的详情[1].
作者:张学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多发病,对眼球有潜在的危害性.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可靠的根治方法.我院1990年-2002年共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148例154眼,效果满意.
作者:蔡迎难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肌细胞内Bcl-2、Bax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复制AMI模型.术前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及bFGF,于结扎后2h、4h、8h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缺血区心肌细胞内Bcl-2、Bax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第2h、4h时,bFGF组Bcl-2蛋白表达的心肌细胞数(141.75±26.91‰,125.63±24.09‰)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15.63±5.05‰,42.12±14.08‰)P<0.01,而Bax蛋白表达的心肌细胞数(11.25±3.80‰,30.87±8.05‰)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32.62±6.61‰,83.638±9.84‰)P<0.05.结论:bFGF可促进AMI时心肌细胞内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芦丽莉;陈吉田;王丹峰;卢淑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本文采用合成基质偶氮显色法[1],对1990年-2002年院留样观察的部分大输液样品进行了细菌内毒定量检测,历史的追踪考察与对照分析输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与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含量、输液存放时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初步的分析结论.现将跟踪考察结果与分析结论报告如下.
作者:赵晓风;黄少华;崔振健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N20)吸入镇痛法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受术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02年8-10月门诊自愿要求行N2O吸入法镇痛(N20及O2各占50%的混合气体)的人流术妇女150例(实验组)同期选择常规人流术妇女150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实验组镇痛显效(无痛,轻度痛)63.34%,有效(中度痛)33.33%,无效(重度痛)3.33%,与对照组比较,前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后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宫腔深度无差异,出血量亦无差异(P>0.05),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无差异(P>0.05).实验组头昏发生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对此镇痛法满意者占53.34%,不满意者占31.33%.结论:氧化亚氮吸入法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有一定镇痛效果,且不影响子宫收缩及出血量,是一种安全的镇痛方法.但尚有近三分之一患者对此镇痛效果不满意,存在一定局限性.
作者:屠爽 刊期: 2003年第13期
1996年以来我们使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合持续冲洗引流疗法共治疗8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鹏;杨晓亮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静脉输液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如果输入药物、输液器具或配液加药及滴注过程被热源、细菌及微粒污染,可造成发热反应,不但加重病情,还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在临床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引起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艾贻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
为了使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临床诊治高血压、防治脑卒中、保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研制了一种通用性ABPM数据库系统.此数据库结合了ABPM数据与被测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相关信息,以Visual Basic、Microsoft Office和SQL建立数据库,将被测者的ABPM数据及个人资料输入数据库,建立简易、快速的综合分析、结果报告及临床研究分类等.本文从临床应用方面介绍了此ABPM数据库系统.
作者:赵子婴;王娟;赵子彦;闫志晖;李玉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1临床资料本组17例病人.年龄30-55岁,平均42.8±6.9岁,<50岁者10例,≥50岁者7例.高中文化程度者5例,中、小学文化程度者12例.
作者:段小萍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抢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剖宫产毕竟是剖腹手术,而经阴道分娩更符合生理状况.
作者:李梅舒;刘小红;张惠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股骨交锁钉目前己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股骨远端及髁上骨折其使用则受到一定的限制,我科自2001年应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孙秉伦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胸外科79例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对79例病原学培养阳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年龄、并发症、临床表现、病原学及其药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占第一位.致病菌以绿脓杆菌为主,真菌感染亦占相当比例.院内的侵袭性操作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院内获得性感染和对院内获得性感染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李淳成;柯昌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以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无菌注射用水在第五腰椎棘突划一纵行中线,左右旁开2cm,向下2cm各注射成0.5-1.0cm皮丘,对30例初产妇(观察组)与自然分娩的30例初产妇(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娩方式,产妇和新生儿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针用于镇痛分娩效果显著,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对胎儿、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刘玉平;段永红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各个年龄,全年各个季节均可发生,以秋冬季为甚.临床实践中用针刺方法治疗夏季面瘫,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付开喜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胃癌患者增多,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由于老年人胃癌有其自身的特点,早期癌确诊率低,误诊率高达17.1%-42.8%[2].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999年收治70岁以上高龄胃癌患者65例,分析如下.
作者:安泽武;王玉乾;王茹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四肢严重外伤后,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AOCS)早期和肢体组织压增高后有效减压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采用12-16号注射针头无选择地对59例AOCS早期患者,在组织压高压区垂直广泛针刺减压.结果:本组病例均在2-30min打断其缺血-水肿的恶性循环,12h内压力趋于正常,有效率100%.结论:广泛针刺减压,可使骨折处的出血、组织间、筋膜间室内外的渗血、渗液、血浆、水肿液、毒物、组织胺充分排除,因高压向低压液体的廓清作用,降低了筋膜间室内外压力,打断其AOCS缺血-水肿恶性循环,是治疗和预防AOCS早期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绪雄;易振安;熊元;王喜丰;董传斌;黄忠达;陈发一;何玉明;曾国良;龙晓宇;易春颜;杨春福;覃世英;陈玉莲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