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灿;肖文;罗霄;张文戈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确切等特点.但有造成再出的可能[1].本文对31例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就其再出血的相关因素作一探讨.
作者:李广生;欧阳懿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1986年-2001年共抢救21例心脏外伤的病人,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利;石云;李献武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其治疗方法较多,径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是近年来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新方法.其优点是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小.但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仍为40%100%,发作时,病人疼痛难忍,反复膀胱痉挛易导致继发性出血和冲洗管道堵塞,且延长膀胱冲洗及拔管时间,现就其疼痛预防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于春梅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肿瘤科对2000年10月-2003年2月住院患者中的46例晚期癌症伴重度疼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痛,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贾秋玲;谭换明;张宁梅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祛痰灵口服液是由鲜竹沥、鱼腥草二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功效,主治痰热咳嗽,以及支气管炎、气管炎属风热实证.
作者:江淳涓;毕小利;宋秀明;藤颖;吴榕洲;杨云柯;牛惠志;许德盛;励志芸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80mg/d)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P<0.01),治疗组治疗后LVEF显著提高,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 β、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内皮素-1水平显著下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前列环素、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上升(P<0.05-0.01).结论:缬沙坦治疗CHF疗效肯定,可降低CHF时某些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姜丽萍;张伟强;刘长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80年代以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由以往的在电子监护下对症状和并发症,尤其是对心律失常的及时处理,转变为早期的再灌注治疗,包括药物与外科手术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是近年来冠心病治疗学的重要进展之一,现将我科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治疗的满意效果探讨如下.
作者:毋矿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无菌技术是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方法,也是外科中基本的内容之一.无菌技术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其中包括手术室的布置、各种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方法、手术前的准备、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的方法、病人皮肤和手术野的准备、术中无菌要求和术后病房细菌含量及换药方法等.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多发病,对眼球有潜在的危害性.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可靠的根治方法.我院1990年-2002年共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148例154眼,效果满意.
作者:蔡迎难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许多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发生各种变化会使药物动力学或药效学发生改变,此外,老年人往往是多种疾病并存,治疗反应差,易出现各种的药物副作用,临床表现也是错综复杂,所以研究和讨论老年人药物问题就要首先讨论老年人的药物效应的生理变化,本文仅就老年人药物效应的生理变化及常见心血管病的药物疗法作简要阐述.
作者:于涛;郑桂琴 刊期: 2003年第13期
虽然只有5%的急性胰腺炎病人会发生胰腺感染,但80%的急性胰腺炎死亡病例是由于胰腺感染引起的[1].胰腺感染不会自行吸收,只有手术或介入引流才能治愈,仅行保守治疗,死亡是不可避免的[2].相反,坏死性胰腺炎未继发感染,可经保守治疗治愈,如行手术,死亡率明显增加[3].因此,明确诊断有无胰腺感染,对指导外科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能平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功能性胃肠病是常见的临床症候群,亦常见于航空作业人员中.本调查旨在探讨航空作业人员中功能性胃肠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张选斌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毒鼠强是德国拜尔公司1949年合成的神经毒性高效杀鼠剂,由于其毒性强,理化性质稳定,对人、畜及环境危害极大,是我国严禁使用的一种灭鼠药.
作者:邢玲;李金凤;赵金荣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及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对Hp相关性溃疡及胃炎进行Hp根除治疗已达成共识[1],本文应用潘妥拉唑(PANT)、克拉霉素(CLAR)及羟氨卡青霉素(AMO)联合应用,观察潘妥拉唑(PANT)、克拉霉素(CLAR)及羟氨卞青霉素(AM0)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疗效,同时与奥美拉唑(0MP)及雷尼替丁(RAN)加上述两种抗生素进行对比观察,探讨短疗程、根除率高、副作用和费用少的治疗方案.
作者:鲁素彩;韩丽;李喜风;郭雅卿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转归的高危因素,为降低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病死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全省13家县级医院儿科自2000年7月1日-2001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567例婴幼儿重症肺炎的转归进行前瞻性研究,调查17个因素.按治愈和末治愈两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就诊时间、就诊距离、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胃肠功能衰竭、微循环障碍、营养支持疗法、危重病儿评分、器官衰竭数与婴幼儿重症肺炎转归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就诊时间、就诊距离、先天性心脏病、营养支持疗法、危重病儿评分、器官衰竭数与婴幼儿重症肺炎转归有关.结论:年龄、就诊时间、就诊距离、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营养支持疗法、危重病儿评分、器官衰竭数是婴幼儿重症肺炎转归的危险因素.
作者:吕媛;易银沙;李桂南 刊期: 2003年第13期
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NI)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现代医学界突出的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还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影响医院的病床周转、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
作者:任学红;王官胜;王智红;刘毅霞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胸外科79例院内获得性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对79例病原学培养阳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年龄、并发症、临床表现、病原学及其药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占第一位.致病菌以绿脓杆菌为主,真菌感染亦占相当比例.院内的侵袭性操作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院内获得性感染和对院内获得性感染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李淳成;柯昌康 刊期: 2003年第13期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健康宣教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病区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病人的健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使病人掌握日常护理技能,差异良好的健康行为和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现将我区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对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使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全程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江美雅;林爱治;曹秀治 刊期: 2003年第13期
我院自1986年1月-2002年6月行胃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354例,术后并发乳糜胸11例,经积极治疗,均获得治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唐学克 刊期: 2003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氧化亚氮(N20)吸入镇痛法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受术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02年8-10月门诊自愿要求行N2O吸入法镇痛(N20及O2各占50%的混合气体)的人流术妇女150例(实验组)同期选择常规人流术妇女150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实验组镇痛显效(无痛,轻度痛)63.34%,有效(中度痛)33.33%,无效(重度痛)3.33%,与对照组比较,前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后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宫腔深度无差异,出血量亦无差异(P>0.05),人流综合征发生率无差异(P>0.05).实验组头昏发生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对此镇痛法满意者占53.34%,不满意者占31.33%.结论:氧化亚氮吸入法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有一定镇痛效果,且不影响子宫收缩及出血量,是一种安全的镇痛方法.但尚有近三分之一患者对此镇痛效果不满意,存在一定局限性.
作者:屠爽 刊期: 2003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