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脑干损伤32例治疗探讨

周克城;陈平;邓健忠;陈学群;黎映静;李锋

关键词:脑干损伤, 原发性,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手术治疗7例,存活4例,非手术治疗25例,存活13例.结论:省时、高效的手术减压效果,以及非手术综合治疗与之有机结合对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极其重要.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冠心病不同类型心绞痛的防治

    心绞痛是老年冠心病主要症状之一,因此老年人对心绞痛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冠心病中的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性的缺血、缺氧引起,多在秋冬两季发作.

    作者:徐志红;王福香;张秀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乳突二次根治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后胆脂瘤残留、复发或流脓不止的原因,以提高手术技巧及干耳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行二次乳突根治术的病例15例17耳.二次手术均在全麻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及耳甲腔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全部病例均在2个月内于耳.结论:熟悉中耳解剖,乳突轮廓化充分,病灶清除彻底,外耳道口足够大,重视术后处置能提高加快干耳率.

    作者:张速勤;王顺林;刘锋;李兆基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高原牧区藏族胃癌危险因素分析

    胃癌是全国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肿瘤,是青海牧区藏族人发病率高的肿瘤之一,威胁着广大藏族牧民的健康和生活,其发病与藏族特殊的生活习性及环境相关,特别是藏族男性发病较高,其男女比例约8:1.现从胃内窥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分析其危险因素.

    作者:斗候拉;克成兰;张汉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论卫生监督与其它相关行为之间的关系

    卫生监督是一项连续、协调、动态的卫生行政活动,它通过协调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卫生关系实现与外界的联系.各级政府重视、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是卫生监督顺利进行的外部条件.

    作者:孙宏丽;毛栋;李洪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可吸收无菌壳聚糖海绵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可吸收无菌壳聚糖海绵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进行了纯天然海洋生物材料制成的可吸收无菌壳聚糖海绵对临床分离的4种细菌的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50为1.5mg@ml1,MIC90为6mg@ml1,MBC50为3mg@ml1,MBC90为6mg@ml1,铜绿假单胞菌MIC50为3mg@ml1,MIC90为12.5mg@ml1,MBC50为6mg@ml1,MBC90为12.5mg@ml1、白色念珠球菌MIC50为3mg@ml1,MIC90为6mg@ml1,MBC50为3mg@ml1,MBC90为6mg@ml1、梭状芽胞杆菌MIC50为6mg@ml1,MIC90为12.5 mg@ml1,MBC50为25mg@ml1,MBC90为50mg@ml1.结论:可吸收无菌壳聚糖海绵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作者:朱世真;杜平华;陈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2型糖尿病慢性高血糖所致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ed End Products,AGEs)可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同时2型糖尿病人中血脂代谢紊乱也增加了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2001年-2002年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现将血管并发症与血脂关系的分析结果报告一下.

    作者:金勇杰;党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包皮环切皮肤回植修复阴茎肉芽创面1例

    患者,男,25岁.阴茎被烧烤用焦碳烧伤.诊断:阴茎焦碳烧伤,面积4.0cm×2.0cm,Ⅲ°.创面外用磺胺嘧啶银糊保痂;伤后20天,创面痂皮完全脱落并已充分肉芽化.

    作者:康凯;孙轶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辨证熏洗治疗肛肠病592例

    自1997年以来,我科住院治疗肛肠病592例,辨证熏洗约14600人次,取得满意的疗效,摸索出一套辨证熏洗法,特作如下介绍.

    作者:张洪军;张红霞;宋洪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实验性肩袖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了解不同程度的肩袖撕裂的转归以及导致的肩关节结构的继发性病理变化.方法:制作实验性兔肩袖损伤的动物模型30只,随机分为3组,观察不同程度的肩袖撕裂在不同时期肩关节软骨面和滑膜的继发性变化及肩袖的愈合情况.结果:较小程度的肩袖撕裂短时间内可自行愈合,不会遗留关节的继发性病变,较大程度的撕裂虽然一定时间内也能愈合,但不可避免要产生关节软骨的退化和滑膜的增生.结论:肩袖撕裂的早期修复对防止盂肱关节软骨的退化和滑膜的增生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孙常太;黄公怡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药的服用方法

    中药是临床治疗各种疾病的有效药剂.深受患者欢迎,然而很多人服药却不得法,因而达不到临床疗效,耽误病情,浪费了药源.笔者根据多年的调剂工作经验,特总结如下中药的服用方法供同道参考.

    作者:王美芹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大学生健康知识调查分析

    自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以来,健康教育做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已在全国各大高校广泛开展,做为高校之一,我校也开展了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对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知识与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以期通过调查情况的阐述和结果分析,为高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实践资料.

    作者:师振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一敷灵创伤愈合海绵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一敷灵创伤愈合海绵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彩用两倍稀释法进行了纯天然海绵生物材料制成的一敷灵创伤愈合海绵对临床分离的4种细菌的体外抗菌试验.结果:该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50为1.5mg@ml1,MIC90为6mg@ml1,MBC50为3mg@ml1,MBC90为6mg@ml1,铜绿假单胞菌MIC50为3mg@ml1,MIC90为12.5mg@ml1,MBC50为6mg@ml1,MBC90为12.5mg@ml1、白色念珠球菌MIC50为3mg@ml1,MIC90为6mg@ml1,MBC50为3mg@ml1,MBC90为6mg@ml1、梭状芽胞杆菌MIC50为6mg@ml1,MIC90为12.5 mg@ml-1,MBC50为25mg@ml1,MBC90为50mg@ml1.结论:证实一敷灵创伤愈合海绵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作者:杜平华;朱世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炎的体会

    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发病快,来势猛,如治疗适当,可使患者免除手术之痛苦.在临床上,对一些阑尾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作者:张中岭;陈宏峰;李光辉;邓美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虹膜睫状体炎

    虹膜睫状体炎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自觉症状和眼部体征比较突出.病情多较顽固,且易复发,使用常规方法治疗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直流电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36例43眼,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解成志;段亚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培菲康、诺为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82例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以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伴大便次数增多或减少、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培菲康、诺为联合治疗腹泻型IBS患者8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瑞桂;李辉;杨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危重蛇毒症3例救治

    随着野外施工作业,训练及旅游人数增多,因防护措施不当,被毒蛇咬伤屡屡发生,伤后早期处理不及时,则很快发生严重的蛇毒血症,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按常规救治十分困难.应用肾脏替代治疗和高血氧救治中晚期危重蛇毒症3例成功,报道如下.

    作者:杨鑫;丁晓煜;张亚武;栾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应用氧载体透射治疗仪致胸闷1例

    患者,男,25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于2002年9月急诊入院.3h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炎切除术,术中证实阑尾已穿孔.

    作者:王洪月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PPI三联与铋剂三联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

    PPI三联与铋剂三联是分别以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为核心药再加以二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为目前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理想方案.

    作者:高艳;方春华;王丹;余力群;何仁胜;喻德林;张海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温盐水胸腔灌注治疗肺癌胸水18例

    自1997年5月-2002年4月,我科已收治晚期肺癌并癌性胸水18例,经过温水胸腔内灌注疗法治疗胸水,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治疗方法及机理,适应证作一小结.

    作者:黄国忠;谢金标;龚景床;陈豪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的防治(附3例报告)

    目的:通过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并发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CMV-IP)的观察,以提高对IP的诊治水平.方法: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SAA-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a)各1例,行allo-HSCT后并发CMV-IP的临床观察、巨细胞病毒抗原(CMV-Ag)的检测、血气和胸片的动态观察,采用更昔洛韦(Gancilovir,GCV)和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规则发热和低氧血症,早期无肺部阳性体征和X ray表现,2例正规治疗者治愈,1例死于Ⅰ-型呼吸衰竭.结论:早期诊断IP十分重要,更昔洛韦和大剂量的免疫球蛋白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邓婷芬;毛平;李庆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