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老年女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袁静

关键词:
摘要:为探讨老年女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了解其病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后,以指导临床治疗.现对我科自1993年1月2001年12月的住院病人中50例老年女性肝硬化病人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患者抗凝血酶检测的临床作用

    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常用替代疗法,血透时需用肝素抗凝,肝素主要作用于抗凝血酶-Ⅲ(AT)的赖氨酸残基,从而大大增强AT的活性.

    作者:王丽;张春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肺心病患者头发无机物测定及临床意义

    近年来,无机物构成机体内载体及电子传递系统,参与或激活多种酶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老年肺心病与无机物间的关系,本文初步报告如下.

    作者:韩英;桂红;贺锋;马晓璐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犬胰右叶缺血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目的:建立犬胰腺右叶缺血模型,探讨胰腺缺血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结扎犬胰右叶供血血管.包括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及胰尾动脉,建立犬胰腺右叶缺血模型,观察犬胰右叶缺血后的WBC计数,血清淀粉酶水平、血糖变化及胰岛素水平,犬胰及十二指肠的病变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条犬术后均存活,无十二指肠穿孔、坏死、梗阻等并发症发生;WBC计数术后1、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第7天恢复正常;缺血后血淀粉酶水平在术后3、7天较术前升高(P<0.01),至第11天恢复正常水平;缺血后1、2、4个月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与术前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十二指肠病理变化为肠壁纤维增生,粘膜萎缩;胰腺病理变化早期表现为无菌性坏死,晚期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及修复.结论:缺血治疗具有其可行性.

    作者:向国安;沈桂玲;耿智敏;秦兆寅;杨文彬;陈颖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微波及白细胞介素-2联合应用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与微波术后局部注射白细胞介素-2(简称为IL-2,下同)联合应用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1999年以来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148例外阴部尖锐湿疣患者,其中单纯应用微波治疗者107例,微波术后局部注射IL 2治疗者41例.结果:单纯应用微波治疗总有效率为84.1%;微波术后局部注射IL-2治疗总有效率95.1%,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随访6个月,微波组复发率达70.1%;而微波术后局部注射IL-2组复发率仅为7.3%,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微波治疗术后再应用局部注射IL-2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远较单纯应用微波的治疗方法好.

    作者:田华;唐伟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固相萃取-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雷他定人血浆药物浓度

    目的:建立-种灵敏的HPLC方法测定氯雷他定血药浓度的方法,以进行该药物的血药浓度的监测.方法:采用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HYPERSIL-ODS2(4.6×150mm,5 μ)色谱分析柱,检测波长248nm.血浆样品采用硅胶小柱固相萃取后进样分析.结果:氯雷他定血浆样品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35-50ng@ml-1,方法回收率为93.41%-102.15%.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氯雷他定血药浓度测定,灵敏快速.

    作者:李成军;黄丽军;雷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HBV慢性感染必需抗病毒治疗

    目的:探讨HBV慢性感染治疗如何保肝的相关问题.方法:收集内脏材料送检HBVM和HBVDNA,为探讨抗病毒病因治疗提供证据.结果: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HBVDNA定性、定量检测,均证明HBV感染人体后,除肝脏外,同时亦侵入脑、肾、脾、胃等脏器,而且均出现相应病损和功能障碍.结论:HBV感染人体后侵及多脏器,因而治疗原则应是抗病毒为主,而且新型免疫调节剂和贺普丁联用,可使HBVDNA顺利阴转.

    作者:张光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也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是种慢性、全身性、进行性的疾病,目前对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只要合理的饮食结构,正确的使用药物,较好的控制血糖,就能减轻、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故对糖尿病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王英;孙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我院1999-2001年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随着临床致病菌的变迁和耐药性的显著增长,合理应用抗生素刘及时控制细菌感染,缩短病程和改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廖勇;朱春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美国医疗司药物经济学中心的作用

    为检查药品开支逐渐上升趋势,确保合理地使用药品,减少保健费用总开支,美军卫生部(HSC)建立了医疗司药物经济学中心,该中心位于德克萨斯州的休斯顿,于1993年1月成立.

    作者:李健;魏水易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广西地区壮、汉两族人群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分析比较

    目的:探索ApoB基因的多态性在广西地区壮、汉两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2名广西壮族、49名广西汉族健康人的ApoB基因的XbaI、EcoRI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以及3端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3VNTR)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北京汉族人群的ApoB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比较.结果:①三组人群XbaI、EcoRI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没有区别;②3VNTR等位基因的分布各有特点.广西壮族人群以HVE30、HVE32为主,广西汉族人群以HVE34、HVE36和HVE38为主,而北京汉族以HVE32、HVE34为主;③大于或等于38的大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广西汉族大于广西壮族,广西汉、壮两族人群大于或等于38的大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远远大于北京汉族.

    作者:苏上贵;覃甲仁;韦玉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外源性白介素-10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肝损害时一氧化氮水平、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IL-10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肝损害大鼠胰腺、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影响及ANP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建立大鼠ANP肝损害模型,随机分成3组:3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IL-10腹腔注射治疗30只,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30只,观察血中NO含量变化.观察了胰腺、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的变化,肝、胰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建立ANP模型后6h、12h、24h,血中NO水平明显升高,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阳性渐升高,IL-10治疗后,IL-10组NO水平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酶表达阳性表达降低,肝、胰腺组织损害也相应减轻.结论:N0和iNOS参与了ANP肝损害发病机制,IL-10通过降低NO和iNOS水平对ANP具有防治作用.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给予IL-10对减轻肝脏、胰腺病变的程度,改善预后可能是有益的.

    作者:谷俊朝;王宇;薛建国;张忠涛;李建设;周延忠;郭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更新观念,积极开展会员制整体护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高层次会员制医疗保健服务悄然兴起,会员制整体护理模式也随之建立.

    作者:戴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颅脑损伤患者夜间病情观察

    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5年-1998年共收治了颅脑损伤患者247例,其中男181例,女66例,1-8岁82例.

    作者:史丽;品佳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胃溃疡愈合前后粘膜SMAD3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愈合前后胃溃疡患者胃粘膜中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其在溃疡发生及愈合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20例治疗前后活动性胃溃疡患者胃粘膜组织中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平均吸光度A值表示)为0.9125±0.0158,与治疗后(0.3522±0.01 7)相比明显增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MAD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胃溃疡的发生有关,并对溃疡的愈合起抑制作用.

    作者:梁增文;张法灿;梁列新;王天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

    1,6二磷酸果糖具有调节糖代谢中若干酶活性的功效.但由于药物本身有着一些特殊性,致使病人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

    作者:洪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区域内医院临床学科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对某区域医院临床学科效率、服务量、规模、特色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证明特色学科在临床学科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学科存在规模过大、效率不高、负荷不重等现象.适度规模、提高效率是区域医院临床学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周宝宏;孙金海;张鹭鹭;赵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马斯平、君刻单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临床报告

    报告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12例,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病程迁延反复,采用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马斯平)与氨曲南(君刻单)联合治疗,5-7日后即出现显著效果,疗效稳定,全部治愈,无明显副作用.表明第四代头孢菌素在治疗院内难治性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于永发;余春江;张忠进;董恺;王丽;黄湘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胆囊管异常的处理方法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管异常的处理方法.方法:将72例胆囊管增粗与结石的患者采用腔内结扎胆囊管,术中行胆道造影.结果:LC术中异常胆囊管采用结扎处理,术后无1例出现胆瘘及其它并发症,采用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3例,左肝内胆管结石2例,右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道畸形3例,迷走胆管1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畸形3例,假阳性2例,准确率97.2%.结论:腹腔镜下结扎异常胆囊管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方法,加之术中胆道造影可及时发现胆道本身与胆道内异常,术中可避免胆道损伤,术后减少并发症,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作者:杨绥冲;聂勇;黄建峰;王毅;欧阳宏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莲须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0年10月-12月应用中药莲须治疗秋季腹泻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芳;高秀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研究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抗肿瘤活性

    目的:研究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方法:用重组人可溶性VEGI治疗荷S180肉瘤小鼠;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VIII RAg)标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瘤内微血管密度.结果:重组人可溶性VEGI显著抑制S180肉瘤生长,肿瘤微血管密度大大减低.结论:VEGI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新生血管形成介导的.

    作者:肖扬;焦炳华;朱玉平;彭艳;王梁华;娄永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