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骏年;孙晓青;陈家存;顾骧;温儒民;陈仁富;李望
1病例报告患者,女,27岁,因咳嗽吐黄痰,发烧气短1周,于2002年10月14日入院治疗.3年前患者在我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应用消炎、镇咳,抗病毒感染类药物治疗.
作者:范廷英;张桂英;常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为卫生部药品标准二部第六册所载品种.为探讨采用细菌内毒检查法检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的可行性,我们进行了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干扰试验.
作者:丛江;杨晓峰;李昇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Hep-2细胞作用.方法:台盼兰染色观察其形态变化,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证实黄连素对Hep 2细胞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药物浓度正相关.结论:黄连素对人体宫颈癌Hep-2细胞有抑制生长作用.
作者:王建军;辛爱学;王利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了使精神分裂症病人尽早恢复健康,回归社会,广大的医务工作者们在积极地寻求各种治疗方案,不断地开发着排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延海;李怀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近年来,非洛地平(Felodipine)、贝那普利(Benazepril)和美托洛尔(Metoprlol)已成为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常用药物,单独应用时存在剂量小时降压效果不理想,剂量大时副作用又明显增多.
作者:季忠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肝后下腔静脉阻塞,尤其伴阻塞远侧血栓型布加综合征的根治术式.方法:本组13例病人,常温下阻断下腔静脉远、近侧,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开通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后,行下腔静脉心包补片加内支架术.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随访时间54-90个月,平均70个月.均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生活水平,正常妊娠3例.彩超示:下腔静脉内血流通畅,支架置放.结论:该术是治疗阶段性下腔静脉阻塞,尤其是伴阻塞远侧有血栓和肝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孟庆义;田利民;马波民;张帆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动态心电图是随着计算机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手段,我院从1998年-2000年共40例病人做该项检查,为了弄清它的临床价值,很必要对它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它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海雄;宋超;刘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衍生物,分子量为4000-6500,同普通肝素比,具有疗效明显,半衰期长,出血副作用少的优点,因此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有重要作用,我院应用克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灵;闵丽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了及早发现宫颈癌,就须进行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又称宫颈病理检查.宫颈糜烂多发生于已婚的妇女,因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多次人流后,均可使宫颈粘膜受损,再经细菌、病毒感染;经期发生感染;平时性生活不洁或性生活过频,影响阴道自洁作用,都是宫颈糜烂的诱因.但未婚妇女也可以发生,其原因可能与自身雌激素代谢有关.
作者:刘克美;都艳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NS)发作分析研究,寻找其规律,以指导临床识别其恶性及潜在恶性的高危病人,并对其实施干预治疗.方法:根据86例冠心病患者的Holter监测资料,对其VT-NS发作的昼夜节律,发作时段以及伴随的其他心律失常和ST-T缺血性改变等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冠心病VT-NS以白天清醒状态下的发作明显多于夜间睡眠状态,其中尤以6Am-12N时段为发作高峰.本组病例多伴有复杂室早,且ST-T缺血改变也以伴复杂室早者为多.结论:冠心病VT-NS的发作与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有关.且因其多伴有复杂室早故应视为潜在高危病人,而高危程度与心肌缺血程度正相关,对临床进行干预性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剑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CHF的病例逐年增加,尽管随着正性肌力药物及扩血管药物的应用,心衰的症状得到改善,但预后并无太大改观,在美国,年新增心衰病人的约四百万,死亡约四十万,其中半数以上为猝死.
作者:闵丽娜;张俊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男,48岁.因阴茎头部肿物并多次治疗未愈3年于2001年2月20日入院.3年前患者发现阴茎头部左侧长有一黄豆大小肿物,逐渐增大,无疼痛发痒等症,在个体诊所以尖锐湿疣行激光及抗病毒等治疗后复发.
作者:孟瑞庆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作者结合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现代医学对失血性贫血的认识,将补气药与生血药配伍组方为生血方,进行临床研究,观察生血方对贫血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免疫的影响,旨在明确生血方对失血性贫血治疗的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华;刘显菊;雷小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道结石的效果.方法:分析55例尿道结石患者应用该方法治疗的效果及经验.结果:55例患者全部获临床治愈,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机是治疗尿道结石理想方法.
作者:史彦彬;陈书奎;杨登科;冯志刚;张超;韩保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人子宫平滑肌瘤细胞/肌细胞体外实验模型,探讨多肽类生长因子(IGF-Ⅰ)或合雌孕激素(E2、P)对子宫肌瘤细胞/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人离体子宫肌瘤细胞/肌细胞,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受试物作用于子宫肌瘤细胞/肌细胞12h、24h、48h、72h的光密度OD值.结果:IGF Ⅰ、IGF-I+E2、IGF-I+P对子宫肌瘤细胞有促增殖作用.E2、IGF-Ⅰ、IGF-Ⅰ+E2、IGF-I+P、IGF-I+E2+P对子宫肌细胞有促增殖作用.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受制于雌孕激素和生长因子发挥作用的双重复杂的细胞信号调控系统,E2、P在IGF-Ⅰ存在的条件下,显示其促增殖效应,IGF-Ⅰ是E2、P的中介因子.
作者:李世梅;罗海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神经管畸形是由于神经管的发生和分化紊乱而出现的,包括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大小头畸形等.在我国出生缺陷疾病中占第一位.我国每年大约有8-10万神经管畸形儿出生[1],它不仅增加了围产期新生儿的死亡率,也给孕妇及其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担.
作者:程艳玲;程其春;禚洪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乙肝表面抗原(HBsAg)监测方法,以ELISA法为好,这是公认的,但操作稍有不便、且成本较高,目前,临床上有的仍然选用传统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有的采用快速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法,究竟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如何,本文对600份标本采用不同的HBsAg测定方法进行比较.
作者:王会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3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3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腹部绞痛100%,按腹痛部位分下腹痛18例,全腹痛9例,脐周痛6例:按腹痛性质分持续性腹痛12例,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重21例;伴随血便者24例,其中鲜血便者14例,柏油便者10例,所有患者便潜血均为阳性;伴恶心呕吐者26例,吐胃内容物,无呕血.腹痛发生后2-7天出现下肢紫癜.结论:对于非急腹症腹痛病人鉴别诊断时,需注意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
作者:孙丽波;王秀芬;刘玉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误诊为心绞痛的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6例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胃镜所见、食管24小时pH值监测.结果:误诊时间长38mo,短8d.胸骨后疼痛5例,剑突下疼痛1例;胃镜发现食管黏膜正常4例,食管黏膜充血水肿、齿状线模糊2例.食管24小时pH监测总分高205.60,低20.50,平均95.43,24小时pH小于4.00的时间长649min,短56 min,平均156.11min.结论:对诊断为心绞痛而按心绞痛常规治疗后无效应行胃镜和食管24小时pH监测,以免误诊.
作者:黄映淮;吕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病例资料女,59岁,因车祸致腹部、右下腹及头部疼痛1天,诊断为多处软组织损伤,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乳酸环丙沙星200ml静脉滴注1次/日,用药第1天,病人诉输液侧手轻微疼痛,另一手有麻木感,未予重视,第2天双手瘙痒,第3天双手及双脚瘙痒加重,出现红色斑丘疹,手足掌面角化皮肤呈大块状剥脱,病人无脚气病史,诊断为环丙沙星滴注致皮肤过敏-剥脱性皮炎,立即停用环丙沙星,继续观察,并嘱患者不要揭皮,让其自然脱落,停药后无瘙痒,红疹消退,10天后皮肤恢复正常,未见继续脱皮.
作者:丁文婷;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