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厚;龙希云;贾雷
目的分析孕妇住院分娩前心理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poms状态焦虑量表对30例产妇进行产前的问卷测查,以分析对产妇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情况,并设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妇在临产,分娩过程中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的焦虑与恐惧,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
作者:陈风英;于淑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分析苯二氮卓类药物(BZD)在情感精神病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情感精神病人逐个统计使用BZD的时间、种类、原因,并统计符合药物依赖与成瘾标准的病例,结果应用x2分析作统计处理.结果在情感精神病的治疗中,其抑郁状态较狂躁状态更多的使用BZD;连续使用超过1个月者,其抑郁状态明显高于躁狂状态,产生药物依赖其抑郁状态也高于躁狂状态,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在长期使用BZD中其睡眠障碍是使用该类药物的主要原因.结论为有效防止BZD在治疗情感精神病中产生成瘾性及依赖性,应尽力避免长期大量及多种类药物应用.对其睡眠障碍的治疗应对其原发病充分的治疗.
作者:徐道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短期内频繁发作抽搐,间歇期仍神志不清,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多数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此时护理工作极为重要,稍一疏忽即有窒息和严重外伤之危险,故应密切观察和护理,我们近几年观察护理过21例,现将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提颖;张玉颖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随着对低出生体重儿治疗措施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我院的LBW儿的病死率明显下降.我们对1999年-2001年于我院出生的活产低出生体重儿(甲组)的治疗措施作一探讨,并以1989年-1991年出生的活产LBW儿资料作对照(乙组).两组患儿出生时危害程度各为65.2%及66.5%,x2=3.0163,P>0.05.但甲组的早产儿率、极低出生体重儿率均高于乙组.我们实施的主要治疗措施是:①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②加强护理及适量营养.③成立监护室,提高急救水平.④防治颅内出血.⑤保持液体、酸碱平衡及高静脉营养液供给.⑥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作者:任淑萍;赵华贤;张晶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救治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的疗效.方法选择中毒至治疗时间不超过24h的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患者300例,分为治疗组(2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注或静滴,观察各种意识障碍直至清醒的有效率.结果纳洛酮治疗组的神志转清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急件中毒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清醒的药物.
作者:陈洪云;孙亚丽;杨勇;刘玲;张军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共收治¨6例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和口服格列苯脲治疗组,结束后各随访1次,观察阴道霉菌、临床症状和体征,了解不同降糖方法对霉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影响.结果胰岛素治疗组56例外阴瘙痒症状完全消失,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菌丝体和念珠菌菌丝体均阴性;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没有无效病例.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有37例外阴瘙痒症状完全消失,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菌丝体和念珠菌菌丝体均阴性: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分泌物镜检霉菌阴性者15例;无效病例6例.统计结果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5.结论本结果提示使用胰岛素降血糖能够提高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景义;曹玉香;刘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应用插销桩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操作要点.方法根据磨牙残根残冠不同方向的牙根的根管方向制备洞型,无须制各共同就位道,分别制作铸造桩核,利用插销的原理,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再通过铸造全冠来恢复功能.结果插销桩修复的磨牙残根残冠18个月未出现桩核脱落,基牙折裂等症状.结论插销桩作为一种制作桩核的方法,修复根分叉较大的磨牙残根残冠效果较好.
作者:龚逸明;毕玮;虞国君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新生儿期是儿科死亡率高时期,因此探索和认识新生儿死亡原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利于优生优育.现将1998年-2000年于我院出生的婴儿和其中59例新生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任淑萍;王虹;李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前治疗尖锐湿疣(CA)的方法很多,患者在亚临床期均有一定的复发率.我们从2002年1月-2003年7月对32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综合疗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及有效降低了复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涛;杨亚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anopho ophorus pesticide,AOPP)可导致多种神经毒表现,依次为急性胆碱能危象(acute choinesgis crisis,ACC)、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迟发性脑病,其分别发生在AOPP病程的早、中、晚期,某些重症AOPP患者可并发IMS或迟发性脑病[1],而同一患者两者并发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丽旻;刘晨;白希永;郑爱巧;王学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己由以前单纯的疾病护理,发展至今日的对病人生理,心理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就日益体现出来.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比较代谢综合征患者群与健康人群的踝臂血压差值(ABD),探讨对心血管危险的预防意义.方法对42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和278例健康人进行踝臂血压同步测试,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左踝臂收缩压差,代谢综合征组为26.40±10.30mmHg健康组为14.33±5.26mmHg,两组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右踝臂收缩压差,代谢综合征为24.70±11.20mmHg,健康组为13.54±5.51mmHg,两组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左右踝臂舒张压差,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左右踝臂收缩压差增高,对于代谢综合征为基础的心血管多重危险,有预测和警示意义.
作者:王立公;郑军;肖宣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说,临床实践一年的学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成为学生们医师生涯的开端.然而部分学生由于初离校门,生活的重心会发生些许改变,加之临床实践的学习以个人的主动性为主,面对丰富的临床知识,少了老师的引导和督促,同学们会感到茫然或不知所措,此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同学们如何搞好本阶段的学习呢?我认为首先要树立崇高的学习志向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在明确为什么学,为谁学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其次要明确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掌握博专结合的学习技巧.学习如果不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就会走上费时低效的道路.结合我院多年来担负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任务所总结的经验,在此就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应掌握的学习方法谈几点意见.
作者:胡淑红;李程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产妇再次妊娠和分娩对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经产妇(152例)及初产妇(410例),比较二者间妊娠并发症,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围产儿结局的差异.结果经产妇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产妇(P<0.05).妊娠胆淤,羊水量异常,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围产儿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产妇再次妊娠时,妊娠和分娩并发症明显增加,应更加重视经产妇的围产保健.
作者:鄢春晖;王芳;严园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本文对60-80岁200名老年人根面龋的患者进行情况调查,其结果是60-69岁忠龋率为57.1%,70-79岁患龋率为27.5%,≥80岁忠龋率为15.4%.通过检查,我们认为对老年患龋者早期发现及时补治是非常重要的,为使老年人都能幸福度过晚年,进行口腔卫生保健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晓萍;宋薇;史国冬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我院1995年被国家卫部确定为临床药理基地,1999年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新确定为国家中药临床药品研究基地.2002年11月被确定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中药GCP中心建设单位,云南省科技厅拨款给予资助.按照与省科技厅签定的合同书,从立项到现在中心建设做了以下工作.
作者:李萍;秦国政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较新的冠心病治疗技术.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治疗,不仅要求医生有精湛的技术,同时护理人员必须配合医生进行周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否则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作者:李艳芹;张立新;刘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难治性血液病,国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慢性再障的治疗上不仅积累了大量经验,而且已取得显著效果,急性再障的治疗也有一定进展,近几年在辨证分型的研究方面亦取得可喜成绩.下面就再障的病因病机、现代发病机理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王继亮;关旭鸥;孙晓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球囊尿管在留置尿管过程中,不需要胶布固定,且不易脱出,便于清洗会阴部而被广泛应用.教科书中,留置尿管的长度为普通尿管的长度[1],球囊尿管按此长度,则插入过浅,球囊部在尿道内充液可引起尿道损伤.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5月对80例男患者留置球囊尿管的长度进行观察,避免了上述弊端,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玲;孙璇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为探讨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患者血清Ferritin,β2-MG的变化,我们测定了35例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老人的Ferritin,β 2-MG的水平,结果发现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明显高于健康老人,后者又高于青壮年组,动态观察了部分病例,其治疗前后变化明显,提示Ferritin,β2-MG与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
作者:陈殿学;任国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