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并迟发性脑病临床研究

申丽旻;刘晨;白希永;郑爱巧;王学忠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间综合征, 迟发性脑病, 急性胆碱能危象
摘要: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anopho ophorus pesticide,AOPP)可导致多种神经毒表现,依次为急性胆碱能危象(acute choinesgis crisis,ACC)、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迟发性脑病,其分别发生在AOPP病程的早、中、晚期,某些重症AOPP患者可并发IMS或迟发性脑病[1],而同一患者两者并发少见,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外种皮多糖制剂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目的观察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胃癌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进食期予以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口服给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及术后接受化疗的耐受情况,并进行生存期随访.结果围手术期接受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治疗,能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对帮助患者增加术后化疗的耐受性有一定的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命质量.结论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中有肯定疗效.

    作者:王正兵;陈华圣;许爱华;贾筱琴;贾铃昌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干扰素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应用

    干扰素Interferon(IFN),属一类糖蛋白.是病毒进入机体后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反应物,是细胞内能够阻止病毒复制的一种特殊蛋白质.于1957年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Isaacs和Lindermom所发现.IFN为多分子.有广泛生物活性: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抗恶性肿瘤、免疫调控作用.目前用于临床的干扰素可分为IFN-a(白细胞干扰素和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IFN-(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IFN-γ(免疫干扰素)三类.抗病毒机理:IFN具光谱抗病毒作用,其不直接杀伤病毒,而是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多种酶来干扰病毒复制各环节.包括①抑制某些病毒吸附.②抑制病毒脱衣壳.③抑制早期病毒核酸转录.④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⑤增强NK、CTL、巨噬细胞活性杀伤病毒感染靶细胞.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多,收到较好疗效,特别是皮肤性病治疗上,显示了良好前景,现综述如下.

    作者:时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的治疗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的治疗.方法105例分为两组,初用生理盐水复苏者称为A组,共72例;用3%的高渗性盐水复苏者称为B组,共33例.比较A组与B组之间的死亡率,用卡方检验.结果A组共72例,死亡46例,死亡率是63.89%;B组共33例,死亡12例,死亡率是36.36%.结论应用3%的高渗性盐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者,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P<0.01.

    作者:吕跃进;谢利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剖宫产与麻醉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式的改进对麻醉的影响.方法将剖宫产产妇263例分为三组,Ⅰ组古典式剖宫产术的硬膜外麻醉,Ⅱ组新式剖宫产术的硬膜外麻醉,Ⅲ组新式剖宫产的腰麻,分析对比麻醉效果、胎儿Apgar评分、手术、产妇循环稳定以及出血、宫缩素使用情况.结果麻醉效果、麻醉时间、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均为Ⅲ组明显好于Ⅰ组和Ⅱ组P<0.01,术中产妇循环稳定以及出血、宫缩素使用,胎儿Apgar评分均P>0.05.结论在新式剖宫产中腰麻应用与硬膜外麻醉相比同样安全可行,麻醉效果更佳.

    作者:王全英;徐德朋;陈惠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32例

    目前治疗尖锐湿疣(CA)的方法很多,患者在亚临床期均有一定的复发率.我们从2002年1月-2003年7月对32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综合疗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及有效降低了复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涛;杨亚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代谢综合征与健康人群的踝臂血压差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代谢综合征患者群与健康人群的踝臂血压差值(ABD),探讨对心血管危险的预防意义.方法对426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和278例健康人进行踝臂血压同步测试,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左踝臂收缩压差,代谢综合征组为26.40±10.30mmHg健康组为14.33±5.26mmHg,两组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右踝臂收缩压差,代谢综合征为24.70±11.20mmHg,健康组为13.54±5.51mmHg,两组对比P<0.01,有显著差异;左右踝臂舒张压差,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左右踝臂收缩压差增高,对于代谢综合征为基础的心血管多重危险,有预测和警示意义.

    作者:王立公;郑军;肖宣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浅谈抗生素的临床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极为广泛.据国内某些大医院的调查,门诊病人使用者占全部门诊处方的26%-32%左右,住院患者高达40%以上.基层医院使用更为普遍.笔者调查了10余处基层医院及本院用药情况,使用抗生素人数占处方的50%以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控制某些疾病起了重要作用,但随之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耐药性增强,院内感染率增高,临床上菌群失调以及抗生素引起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增加.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有极大的关系.笔者就这一问题结合有关文献对合理使用抗生素作简要分析.

    作者:段成伟;连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音乐疗法用于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术后疼痛是困扰骨科患者的一个主要问题,据统计70%的手术患者术后都有较明显的疼痛.疼痛可刺激心血管系统,使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它还刺激内分泌系统,使可的松释放增加,使机体物质代谢增强,病人呈现消瘦,伤口愈合缓慢.为了降低疼痛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后果,有利于患者的康复,2002年6月-2003年1月,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采取了音乐疗法,初步观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绍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阿米替林与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与莫沙比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10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治疗组阿米替林25mg,每日3次,莫沙比利10mg,每日3次,对照组安定5mg,每晚1次,谷维素20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组有效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米替林与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

    作者:张军;李美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较新的冠心病治疗技术.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治疗,不仅要求医生有精湛的技术,同时护理人员必须配合医生进行周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否则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作者:李艳芹;张立新;刘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压与中风的关系

    在人的机体内血压与血液粘度的关系,须从泊肃叶定律讲起.这一定律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作者:常承忠;贾希兵;李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铸造桩核加铸造烤瓷全冠对残根残冠的修复治疗

    本文将146颗残根残冠进行铸造桩核加烤瓷全冠修复,经过2年的观察,除3颗修复失败处,其余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云霞;施伟;朱丽萍;袁丽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23例胰腺损伤有关护理诊断及护理对策

    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深,且多合并周围脏器损伤,病情复杂,其诊断和治疗容易被延误,处理困难,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近15年,我院收治23例胰腺损伤患者,现将有关护理诊断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张曦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40例乳腺癌仿根治术Ⅰ期假体安置观察与体会

    现代女性对于自身美的追求日益增长,但因乳腺疾病所导致的胸部美的缺矢正成为多数女性患者所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乳腺癌这一传统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破坏了女性引以为自豪的曲线美.所以在新的医疗发展的时代,为解决手术给乳腺癌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烦恼,我院普外科有针对性地为40例乳腺癌病人实施乳腺癌仿根治术Ⅰ期安置假体.现对手术中、手术后治疗及随访观察的结果做一简要总结,从中得到一些自我体会陈述如下.

    作者:张苑珑;李璠;解松林;孙晓光;宋辐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固通宁治疗骨质疏松疼痛的疗效观察及机理分析

    骨骼肌肉系统的慢性疼痛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仅美国就有400多万[1].而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又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症状,探讨其原因及如何快速,持久地抑制疼痛,恢复生活功能是疼痛治疗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总结自1995年至今应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商品名固通宁,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86例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王培信;曾波;王东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输卵管性不孕因素的临床分析

    本资料对84例输卵管阻塞及通而不畅的患者行宫颈分泌物CTDNA检验,阳性率达56%,明显高于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的21.9%,正常早孕的22.0%,具有显著差异.有65.5%的患者曾做人工流产,其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内改变了生殖道的生理条件,削弱了局部防御机能,若术前有潜在的衣原体感染或术后不注意性器官卫生,衣原体则趁机而入,大量繁殖.衣原体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之一,国外文献报道生殖道CT感染率40%,子宫内膜感染率23.3%,输卵管阻塞局部感染率达75.8%.我院宫颈CT检出率达55.6%,因此,预防CT感染及时治疗CT感染,是保护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不仅是医学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

    作者:刘玉琴;范伟伟;张晶松;宁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脑梗死病人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AS).在形成AS的各种因素中,血脂代谢异常起着关键作用.近年研究证明ApoAI、ApoB、LDL-C、LP(a)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度的指标.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0月住院的85例脑梗死患者的ApoAI、ApoB、LDL-C、LP(a)与89例正常人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任孔建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爱宝疗治疗宫颈糜烂118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妇女多发病,约有50%育龄妇女患有此病[1].患者白带增多,腰骶酸痛和下坠感,部分有性交后出血.因惧怕引起癌变,患者思想顾虑较重,爱宝疗对病变组织有选择作用,对健康组织无害.我们对在门诊就诊的118例宫颈糜烂患者用爱宝疗进行治疗,随访,以观察疗效.

    作者:王玉霞;纪伦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EB病毒感染与胃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EB病毒与胃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法对胃癌组织中EB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并用原位PCR法对PCR扩增阳性的胃腺癌标本进行EB病毒核酸的定位分析.结果35例胃腺癌组织中有7例可以检测到EB病毒EBNA1基因的存在,阳性检出率为20%,并且EB病毒核酸主要存在于胃腺癌细胞中.结论胃腺癌的发生可能与EB病毒的感染有关.

    作者:李盈;陈小贝;邱绍婕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浅谈咽喉用药的误区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药物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随着新药的不断创新,治疗咽喉部疾病的药物是新药辈出.有些药物配方合理,临床医师应用得当,药效确实不菲.给部分病人和医生治疗咽部疾病提供了良好的药物,其疗程短、效果好,很受广大医生、患者的欢迎.

    作者:魏保平;祝晓会;张华;柏愫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