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压与中风的关系

常承忠;贾希兵;李红

关键词:
摘要:在人的机体内血压与血液粘度的关系,须从泊肃叶定律讲起.这一定律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的治疗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的治疗.方法105例分为两组,初用生理盐水复苏者称为A组,共72例;用3%的高渗性盐水复苏者称为B组,共33例.比较A组与B组之间的死亡率,用卡方检验.结果A组共72例,死亡46例,死亡率是63.89%;B组共33例,死亡12例,死亡率是36.36%.结论应用3%的高渗性盐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者,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P<0.01.

    作者:吕跃进;谢利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输卵管性不孕因素的临床分析

    本资料对84例输卵管阻塞及通而不畅的患者行宫颈分泌物CTDNA检验,阳性率达56%,明显高于对照组,输卵管通畅的21.9%,正常早孕的22.0%,具有显著差异.有65.5%的患者曾做人工流产,其在一定程度、一定时间内改变了生殖道的生理条件,削弱了局部防御机能,若术前有潜在的衣原体感染或术后不注意性器官卫生,衣原体则趁机而入,大量繁殖.衣原体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之一,国外文献报道生殖道CT感染率40%,子宫内膜感染率23.3%,输卵管阻塞局部感染率达75.8%.我院宫颈CT检出率达55.6%,因此,预防CT感染及时治疗CT感染,是保护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不仅是医学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

    作者:刘玉琴;范伟伟;张晶松;宁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异搏定治疗室上速现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通常由折返激动所致.病人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心悸、胸闷、乏力等,心室率在160-220次/分,常需紧急处理.临床个别病人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压迫颈动脉窦和眼球)得到缓解,但绝大多数需要药物治疗,如洋地黄、心律平、ATP和异搏定[1],实验表明异搏定与ATP明显优于心律平,但相比之下,ATP副作用较多[2].故异搏定作为治疗室上速的首选药物[3].关于异搏定治疗室上速我们综述如下.

    作者:王志强;王俊娥;梁广玉;刘艳芬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黄体酮治疗妊娠合并泌尿系结石2例报告

    例1,张某,孕16w,因左腰部阵发性绞痛并大汗淋漓入院.经B超检查诊断为左输尿管结石并肾积水.即给予肌注黄体酮20mg,嘱大量饮水并做活动锻炼.2h后随尿自行排出一白色颗粒状物,疼痛缓解.B超复查肾盂积水消失,输尿管未见扩张.

    作者:顾金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表明,目前全世界有成亿人因食用不洁食物而引发各种疾病,每年仅5岁以下的儿童就有15亿感染各类肠炎,其中300多万因病死亡.受不洁食物引发疾病之害深的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国家中,由于饮食不洁,常发生由大肠杆菌、布鲁氏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肠道疾病以及肝炎和霍乱等传染病.在我国因加强了卫生保健,婴儿腹泻发病率已明显减少.婴儿腹泻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发病以夏秋季为主.主要表现为大便5-6次/天,多者可达10余次,含有少量粘液和白色奶块或呈蛋花汤样,常伴有呕吐,重者伴有发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病程常持续2周,重者在2周以上.

    作者:段晓利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辅助中药治疗急性胰腺炎50例临床观察

    本文报道近几年来我院收治急性胰腺炎(AP)住院病人50例随机抽25例配合中药,经口服或经胃管注入保留0.5-1h,3次/d,每次100-150ml与未使用中药治疗对照25例两组基本治疗相同,即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腺体分泌,改善胰腺循环,防治继发感染.均以腹胀、腹痛症状缓解、血尿淀粉酶下降至正常作为疗效评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治疗组在住院时间、症状缓解及实验室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文探讨中药配合治疗临床效果便于读者参考.AP治疗原则是抑制胰腺外分泌以减轻自身消化,中药成份主要为扶正理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达斌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骨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临床上普遍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伤害性刺激的结果.骨科病人疼痛的程度更为明显,因此,做好骨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作者:邵延霞;信玲;杨秀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4-0微乔线在包皮环切术中的运用

    2001年5月-2003年4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采用4-0微乔线(PGA Resorba)进行了184例包皮环切术的创缘缝合,术后与传统丝线缝合相比较,愈合情况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卓睿;申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Dieulafoy病20例内镜诊治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及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总结我院近5年来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Dieulafoy病20例,占急诊上消化道出血7.1%,且内镜下治疗效果满意.现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马民禄;彭磊;马芳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秋燥综合征与清燥救肺

    秋燥综合征多在秋分与冬至间发病,发病年龄不论老幼,病情常反复难愈,以清燥救肺汤为主辨证施治,疗效甚佳,现筛选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绵成;刘素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浅谈咽喉用药的误区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药物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随着新药的不断创新,治疗咽喉部疾病的药物是新药辈出.有些药物配方合理,临床医师应用得当,药效确实不菲.给部分病人和医生治疗咽部疾病提供了良好的药物,其疗程短、效果好,很受广大医生、患者的欢迎.

    作者:魏保平;祝晓会;张华;柏愫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状疱疹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状疱疹效果.方法用龙胆泻肝汤煎成水剂,每天口服2剂.结果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优良率达84.29%.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状疱疹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凌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32例

    目前治疗尖锐湿疣(CA)的方法很多,患者在亚临床期均有一定的复发率.我们从2002年1月-2003年7月对32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综合疗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及有效降低了复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涛;杨亚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玻璃酸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玻璃酸的性质、生理作用以及生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对其在临床医学和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作者:王彦厚;龙希云;贾雷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留置球囊导尿管的观察

    球囊尿管在留置尿管过程中,不需要胶布固定,且不易脱出,便于清洗会阴部而被广泛应用.教科书中,留置尿管的长度为普通尿管的长度[1],球囊尿管按此长度,则插入过浅,球囊部在尿道内充液可引起尿道损伤.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5月对80例男患者留置球囊尿管的长度进行观察,避免了上述弊端,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玲;孙璇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磨牙残根残冠应用插销桩修复的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插销桩修复磨牙残根残冠的操作要点.方法根据磨牙残根残冠不同方向的牙根的根管方向制备洞型,无须制各共同就位道,分别制作铸造桩核,利用插销的原理,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再通过铸造全冠来恢复功能.结果插销桩修复的磨牙残根残冠18个月未出现桩核脱落,基牙折裂等症状.结论插销桩作为一种制作桩核的方法,修复根分叉较大的磨牙残根残冠效果较好.

    作者:龚逸明;毕玮;虞国君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纳洛酮救治200例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的临床急诊观察

    目的探讨纳洛酮救治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的疗效.方法选择中毒至治疗时间不超过24h的急性中毒性意识障碍患者300例,分为治疗组(2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静注或静滴,观察各种意识障碍直至清醒的有效率.结果纳洛酮治疗组的神志转清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急件中毒性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清醒的药物.

    作者:陈洪云;孙亚丽;杨勇;刘玲;张军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老年恶性增生血液病患者Ferritin,β2-MG测定的临床意义

    为探讨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患者血清Ferritin,β2-MG的变化,我们测定了35例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老人的Ferritin,β 2-MG的水平,结果发现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明显高于健康老人,后者又高于青壮年组,动态观察了部分病例,其治疗前后变化明显,提示Ferritin,β2-MG与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

    作者:陈殿学;任国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婴幼儿湿疹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婴幼儿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属于Ⅳ型变态反应[1].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首选外用药,一类是类固醇霜剂,一类是非皮质类固醇油膏、糊剂.但在临床中发现,这两类药较适合年长儿童,如长期反复应用于婴幼儿,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中医药疗法,内服外洗结合,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现就中医对湿疹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妍;李颖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浅谈如何做好责任护士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含义的解释,目前护理方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改革为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护理,我院开展责任制护理已三年多了,通过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做好一名责任护士是一项非常崇高而又有意义的工作.

    作者:韩晓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