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恶性增生血液病患者Ferritin,β2-MG测定的临床意义

陈殿学;任国红

关键词:老年, 血液病, 铁蛋白, β2-微球蛋白
摘要:为探讨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患者血清Ferritin,β2-MG的变化,我们测定了35例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老人的Ferritin,β 2-MG的水平,结果发现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明显高于健康老人,后者又高于青壮年组,动态观察了部分病例,其治疗前后变化明显,提示Ferritin,β2-MG与老年恶性增生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棱针放血治疗急性结膜炎32例疗效观察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以下简称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发病急剧,接触传染,有迅速而广泛的传染性与流行性.症状为异物感、疼痛、怕光流泪,眼睑红肿及结膜下出血.病程为1周左右.笔者运用三棱针点刺激放血治疗该病,取得十分满意的疗效.

    作者:赵兰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大黄白及散合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

    我们在应用大黄白及(简称止血散)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发现本散不仅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对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我们试用止血散合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与雷尼替丁组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晓燕;王芳;宗桂芬;陈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综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32例

    目前治疗尖锐湿疣(CA)的方法很多,患者在亚临床期均有一定的复发率.我们从2002年1月-2003年7月对32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综合疗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及有效降低了复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涛;杨亚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并迟发性脑病临床研究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anopho ophorus pesticide,AOPP)可导致多种神经毒表现,依次为急性胆碱能危象(acute choinesgis crisis,ACC)、中间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迟发性脑病,其分别发生在AOPP病程的早、中、晚期,某些重症AOPP患者可并发IMS或迟发性脑病[1],而同一患者两者并发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丽旻;刘晨;白希永;郑爱巧;王学忠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145例临床分析

    髌骨骨折临床较多见,治疗方法也很多,但只有大限度保留膝关节功能,才能算好的方法.我科自1993年5月2003年5月,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同定术治疗髌骨骨折145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安峰;张忠;陈锋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婴幼儿腹泻的护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表明,目前全世界有成亿人因食用不洁食物而引发各种疾病,每年仅5岁以下的儿童就有15亿感染各类肠炎,其中300多万因病死亡.受不洁食物引发疾病之害深的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国家中,由于饮食不洁,常发生由大肠杆菌、布鲁氏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肠道疾病以及肝炎和霍乱等传染病.在我国因加强了卫生保健,婴儿腹泻发病率已明显减少.婴儿腹泻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发病以夏秋季为主.主要表现为大便5-6次/天,多者可达10余次,含有少量粘液和白色奶块或呈蛋花汤样,常伴有呕吐,重者伴有发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病程常持续2周,重者在2周以上.

    作者:段晓利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异搏定治疗室上速现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是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通常由折返激动所致.病人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心悸、胸闷、乏力等,心室率在160-220次/分,常需紧急处理.临床个别病人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如压迫颈动脉窦和眼球)得到缓解,但绝大多数需要药物治疗,如洋地黄、心律平、ATP和异搏定[1],实验表明异搏定与ATP明显优于心律平,但相比之下,ATP副作用较多[2].故异搏定作为治疗室上速的首选药物[3].关于异搏定治疗室上速我们综述如下.

    作者:王志强;王俊娥;梁广玉;刘艳芬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干扰素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应用

    干扰素Interferon(IFN),属一类糖蛋白.是病毒进入机体后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反应物,是细胞内能够阻止病毒复制的一种特殊蛋白质.于1957年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Isaacs和Lindermom所发现.IFN为多分子.有广泛生物活性: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抗恶性肿瘤、免疫调控作用.目前用于临床的干扰素可分为IFN-a(白细胞干扰素和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IFN-(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IFN-γ(免疫干扰素)三类.抗病毒机理:IFN具光谱抗病毒作用,其不直接杀伤病毒,而是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多种酶来干扰病毒复制各环节.包括①抑制某些病毒吸附.②抑制病毒脱衣壳.③抑制早期病毒核酸转录.④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⑤增强NK、CTL、巨噬细胞活性杀伤病毒感染靶细胞.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多,收到较好疗效,特别是皮肤性病治疗上,显示了良好前景,现综述如下.

    作者:时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18例次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目的通过护理上密切观察,对肝移植的并发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例次肝移植病例的观察,深入了解其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并发症有出血、感染、急性排斥、胆瘘、胸腹水等.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治疗是提高肝移植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刘庚;钟莉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对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睡眠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87例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主要有5种:入住环境的改变,老年患者的心理因素,疾病所产生的不适症状对睡眠的影响,夜间从事各种治疗与护理的影响,睡眠时间安排不合理.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的睡眠障碍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护理人员应努力改善影响老年患者睡眠的各种因素.

    作者:杨花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中肠扭转1例

    患者,男,18周岁,于2001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阵发性绞痛,无他处放射,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规律性,无腹胀、腹泻等其它不适,多次于外院治疗,病情无缓解,影响生活和学习,办理休学.

    作者:李永乐;张德玉;赵东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对高血压的防治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病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营养食品的过多摄入,体力活动减少,以及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发病率逐年提高.几乎达到人口10%,是基层医院防治的重要常见病.高血压根据WHO过去定义为舒张压≥90mmHg(1mmHg=1.33kPa)收缩压≥140mmHg定为高血压.这里包括临界高血压;凡是舒张压≥90mmHg均定为高血压.2003年,ESC/ESH表1,JNCT表2,高血压分类新的规定可供基层医护人员防治参考.

    作者:任付武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浅谈咽喉用药的误区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药物发展也是日新月异.随着新药的不断创新,治疗咽喉部疾病的药物是新药辈出.有些药物配方合理,临床医师应用得当,药效确实不菲.给部分病人和医生治疗咽部疾病提供了良好的药物,其疗程短、效果好,很受广大医生、患者的欢迎.

    作者:魏保平;祝晓会;张华;柏愫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固定式横腭弓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体会

    安氏Ⅱ类错畸形是比较常见的一类错奇形,往往要求拔除第一双尖牙取得间隙,使前牙舌移,解决前突的问题,因此对支抗的要求比较高.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口外唇弓、头帽及颈带作用[1]加强支抗,但口外唇弓需患者自己在家里戴用,所以对患者的良好合作没有把握,因此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固定横腭弓以帮助磨牙的支抗控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秋;丁凯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孕妇住院分娩前的心理影响

    目的分析孕妇住院分娩前心理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poms状态焦虑量表对30例产妇进行产前的问卷测查,以分析对产妇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情况,并设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产妇在临产,分娩过程中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可减轻产妇的焦虑与恐惧,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

    作者:陈风英;于淑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压与中风的关系

    在人的机体内血压与血液粘度的关系,须从泊肃叶定律讲起.这一定律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作者:常承忠;贾希兵;李红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抗凝治疗

    既往研究表明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可能与心衰时导致的血小板活性增强有关.但我们观察到临床上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并无明显的增加.本文就临床上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栓形成以及抗凝药物的治疗作用探讨如下.

    作者:朱华强;朱初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脑梗死病人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AS).在形成AS的各种因素中,血脂代谢异常起着关键作用.近年研究证明ApoAI、ApoB、LDL-C、LP(a)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度的指标.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0月住院的85例脑梗死患者的ApoAI、ApoB、LDL-C、LP(a)与89例正常人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任孔建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是一种较新的冠心病治疗技术.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治疗,不仅要求医生有精湛的技术,同时护理人员必须配合医生进行周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否则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作者:李艳芹;张立新;刘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的治疗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的治疗.方法105例分为两组,初用生理盐水复苏者称为A组,共72例;用3%的高渗性盐水复苏者称为B组,共33例.比较A组与B组之间的死亡率,用卡方检验.结果A组共72例,死亡46例,死亡率是63.89%;B组共33例,死亡12例,死亡率是36.36%.结论应用3%的高渗性盐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血压者,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P<0.01.

    作者:吕跃进;谢利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