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付武
骨骼肌肉系统的慢性疼痛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仅美国就有400多万[1].而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又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症状,探讨其原因及如何快速,持久地抑制疼痛,恢复生活功能是疼痛治疗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总结自1995年至今应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商品名固通宁,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86例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王培信;曾波;王东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异丙粉是一种新型静脉麻醉药,麻醉迅速、平稳,体内代谢快,苏醒后患者意识清晰,无嗜睡、昡晕等不良反应,适用于大、中、小手术的麻醉诱导及维持.
作者:王学民;赵兵;陈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应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分析50例患者经阴道镜检查下,多点活检和宫颈电热环型锥切术(LEEP)诊断的符合率.观察了LEEP的治疗结果.结果宫颈锥切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符合率64%,不符合率达36%.LEEP术中出血率占44%,其中86.5%为少量出血,易于止血;术后出血率为90%,其中40%表现为血性分泌物,82%出血少于月经量;出血可发生于术后的2-12天,平均发生于术后第8天,持续5-18天,一般为7天.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1例发生宫颈管粘连.2例有新鲜肉芽组织增生.结论宫颈锥切术在诊断CIN及宫颈癌方面仍具有重要的作用,不能被阴道镜下活检所取代.LEEP对CIN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在CIN的诊治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者:陈华;杨宾烈;姚海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护理上密切观察,对肝移植的并发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提高其生存率.方法通过对我院20例次肝移植病例的观察,深入了解其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的并发症有出血、感染、急性排斥、胆瘘、胸腹水等.结论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处理治疗是提高肝移植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刘庚;钟莉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难治性血液病,国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慢性再障的治疗上不仅积累了大量经验,而且已取得显著效果,急性再障的治疗也有一定进展,近几年在辨证分型的研究方面亦取得可喜成绩.下面就再障的病因病机、现代发病机理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王继亮;关旭鸥;孙晓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沐舒坦对老年肺炎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沐舒坦针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0.0%,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1).
作者:张作清;陈岩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冠心病的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及心电图ST-T改变.然而,心前区疼痛及心电图ST-T改变非冠心病所特有.临床上有许多非冠心病有以上表现,且易误诊为冠心病.现将易误诊为冠心病的疾病分析如下.
作者:刘永萍;邢秉清;陈永文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婴幼儿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属于Ⅳ型变态反应[1].现代医学治疗本病首选外用药,一类是类固醇霜剂,一类是非皮质类固醇油膏、糊剂.但在临床中发现,这两类药较适合年长儿童,如长期反复应用于婴幼儿,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中医药疗法,内服外洗结合,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现就中医对湿疹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妍;李颖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常见的疾病,有多种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明确.以往多采用冰绷散,锡类散外敷,收效慢,疗程长,效果欠佳.自2003年5月以来,我们用思密达外敷,同时口服维生素B2片治疗单纯性口疮和复发性口疮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革;翁其铨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观察对象血清标本做HBsAg和HBV标志物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新疆维吾尔族人HBsAg阳性携带率为6.59%,明显低于10%的全国平均水平.但于10年前文献报道1.88%相比明显上升.男、女性HBsAg阳性携带率分别为8.44%和5.03%,男女之前有显著性差异(,=11.80,P<0.005).儿童组(0-7岁)和少儿组(8-17岁)HBsAg阳性携带率较高,分别为11.11%和8.00%.新疆维吾尔族人HBV感染主要以弱传染性为主,占HBsAg阳性人数的80%.结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加强对新疆维吾尔族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防治力度,对易感人群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
作者:宋蓉;秦嫒嫒;贾晓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心肌梗死(MI)和脑梗死(CI)是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灾难性并发症.它们有着共同的危险因子,相似的发病机理,当两者相互诱发合并存在时,可先后促进病情发展,影响疗程和治疗结果,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预后差,病死率较高.我科在2003年收治1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的患者,现将救治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大鹏;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疼痛是临床上普遍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伤害性刺激的结果.骨科病人疼痛的程度更为明显,因此,做好骨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就尤为重要.
作者:邵延霞;信玲;杨秀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考察了紫杉醇冻干注射剂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以泰素注射液为对照,考察了大鼠尾静脉注射后紫杉醇冻干注射剂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分别采用3p87模型程序和统计矩法计算相关参数.结果紫杉醇冻干注射剂和泰素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t1/2 β分别为(3.40±0.27)h和(3.50±0.62)h;AUC分别为(34.46±4.34)mg-1·h-1和(25.73±6.42)mg·L·h1,统计矩计算二种剂型的体内滞留时间分别为3.50h和2.52h.结论紫杉醇冻干注射剂和泰素体内分布速率相近,冻干注射剂能相对延长紫杉醇体内滞留时间.
作者:张学农;唐丽华;阎雪莹;张强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宫颈糜烂是妇女多发病,约有50%育龄妇女患有此病[1].患者白带增多,腰骶酸痛和下坠感,部分有性交后出血.因惧怕引起癌变,患者思想顾虑较重,爱宝疗对病变组织有选择作用,对健康组织无害.我们对在门诊就诊的118例宫颈糜烂患者用爱宝疗进行治疗,随访,以观察疗效.
作者:王玉霞;纪伦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安氏Ⅱ类错畸形是比较常见的一类错奇形,往往要求拔除第一双尖牙取得间隙,使前牙舌移,解决前突的问题,因此对支抗的要求比较高.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口外唇弓、头帽及颈带作用[1]加强支抗,但口外唇弓需患者自己在家里戴用,所以对患者的良好合作没有把握,因此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使用固定横腭弓以帮助磨牙的支抗控制,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秋;丁凯 刊期: 2004年第13期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由谷氨酸,半胱胺酸和甘胺酸组成的三肽,为人类细胞中自然合成的肽类,广泛存在于机体各器官内,是一种重要是细胞内代谢调节物质,在维持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抗损伤及各器官代谢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GSH能提供活性疏基(-SH),是其发挥主要功能的基团,是细胞内自然抗氧化剂,能与亲电子基、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结合,使细胞免受损害.并参与体内r-谷氨酸循环转甲基及转丙基反应,促进能量代谢,保护肝细胞.同时还具有抗炎、抗血栓、抗癫痫及血管保护等多种作用.GSH在药物性肝损害、急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急性肾功能损害、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及感染性休克等急危重症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使用[1].近年临床应用于各种肝病,药物性肝损害及酒精中毒性肝病等方面均有很好疗效.
作者:廖名龙;林瑶;蒋婷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状疱疹效果.方法用龙胆泻肝汤煎成水剂,每天口服2剂.结果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优良率达84.29%.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型带状疱疹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凌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胃癌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后进食期予以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口服给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及术后接受化疗的耐受情况,并进行生存期随访.结果围手术期接受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治疗,能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对帮助患者增加术后化疗的耐受性有一定的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命质量.结论银杏外种皮多糖胶囊制剂在胃癌围手术期治疗中有肯定疗效.
作者:王正兵;陈华圣;许爱华;贾筱琴;贾铃昌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建立苔藓乳膏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苔藓乳膏中尿素、醋酸泼尼松的含量.结果该方法不受处方中其它成分干扰,尿素在20-100 μ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0.77%;醋酸泼尼松在10.41-24.3 μ /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6%,RSD=1.2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行.
作者:霍保方;徐英宏;鲁凌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分析苯二氮卓类药物(BZD)在情感精神病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情感精神病人逐个统计使用BZD的时间、种类、原因,并统计符合药物依赖与成瘾标准的病例,结果应用x2分析作统计处理.结果在情感精神病的治疗中,其抑郁状态较狂躁状态更多的使用BZD;连续使用超过1个月者,其抑郁状态明显高于躁狂状态,产生药物依赖其抑郁状态也高于躁狂状态,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在长期使用BZD中其睡眠障碍是使用该类药物的主要原因.结论为有效防止BZD在治疗情感精神病中产生成瘾性及依赖性,应尽力避免长期大量及多种类药物应用.对其睡眠障碍的治疗应对其原发病充分的治疗.
作者:徐道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