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燕;王芳;宗桂芬;陈峰
患者,男,18周岁,于2001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阵发性绞痛,无他处放射,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规律性,无腹胀、腹泻等其它不适,多次于外院治疗,病情无缓解,影响生活和学习,办理休学.
作者:李永乐;张德玉;赵东莉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心得安(Propranol01)系β肾上腺受体阻滞剂,它的特点是口服易吸收,给药方便,故广泛用于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或室性早搏等多种心律失常及心绞痛、高血压病的治疗.我院在临床使用中发生口服心得安后引起严重腹部绞痛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波;刘绪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玻璃酸的性质、生理作用以及生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对其在临床医学和化妆品、保健食品等领域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作者:王彦厚;龙希云;贾雷 刊期: 2004年第13期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字表明,目前全世界有成亿人因食用不洁食物而引发各种疾病,每年仅5岁以下的儿童就有15亿感染各类肠炎,其中300多万因病死亡.受不洁食物引发疾病之害深的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国家中,由于饮食不洁,常发生由大肠杆菌、布鲁氏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肠道疾病以及肝炎和霍乱等传染病.在我国因加强了卫生保健,婴儿腹泻发病率已明显减少.婴儿腹泻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发病以夏秋季为主.主要表现为大便5-6次/天,多者可达10余次,含有少量粘液和白色奶块或呈蛋花汤样,常伴有呕吐,重者伴有发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病程常持续2周,重者在2周以上.
作者:段晓利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我们在应用大黄白及(简称止血散)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发现本散不仅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对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等方面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近年来,我们试用止血散合雷尼替丁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与雷尼替丁组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晓燕;王芳;宗桂芬;陈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青霉素过敏反应临床常见,非注射性(接触性)青霉素过敏反应,如呼吸道吸入、皮肤黏膜接触性过敏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者报道罕见.现将笔者遇到的4例报告总结,以期增加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王炳旭;刘风玲;王维宝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难治性血液病,国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慢性再障的治疗上不仅积累了大量经验,而且已取得显著效果,急性再障的治疗也有一定进展,近几年在辨证分型的研究方面亦取得可喜成绩.下面就再障的病因病机、现代发病机理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王继亮;关旭鸥;孙晓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髌骨骨折临床较多见,治疗方法也很多,但只有大限度保留膝关节功能,才能算好的方法.我科自1993年5月2003年5月,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同定术治疗髌骨骨折145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安峰;张忠;陈锋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心肌梗死(MI)和脑梗死(CI)是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灾难性并发症.它们有着共同的危险因子,相似的发病机理,当两者相互诱发合并存在时,可先后促进病情发展,影响疗程和治疗结果,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预后差,病死率较高.我科在2003年收治1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脑梗死的患者,现将救治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李大鹏;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病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营养食品的过多摄入,体力活动减少,以及人口老龄化,高血压发病率逐年提高.几乎达到人口10%,是基层医院防治的重要常见病.高血压根据WHO过去定义为舒张压≥90mmHg(1mmHg=1.33kPa)收缩压≥140mmHg定为高血压.这里包括临界高血压;凡是舒张压≥90mmHg均定为高血压.2003年,ESC/ESH表1,JNCT表2,高血压分类新的规定可供基层医护人员防治参考.
作者:任付武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共收治¨6例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组和口服格列苯脲治疗组,结束后各随访1次,观察阴道霉菌、临床症状和体征,了解不同降糖方法对霉菌性阴道炎治疗的影响.结果胰岛素治疗组56例外阴瘙痒症状完全消失,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菌丝体和念珠菌菌丝体均阴性;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没有无效病例.口服降糖药治疗组有37例外阴瘙痒症状完全消失,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假菌丝体和念珠菌菌丝体均阴性: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分泌物镜检霉菌阴性者15例;无效病例6例.统计结果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5.结论本结果提示使用胰岛素降血糖能够提高糖尿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景义;曹玉香;刘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骨骼肌肉系统的慢性疼痛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仅美国就有400多万[1].而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又是骨科临床常见的症状,探讨其原因及如何快速,持久地抑制疼痛,恢复生活功能是疼痛治疗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总结自1995年至今应用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商品名固通宁,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86例的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王培信;曾波;王东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严重烧伤后较为多见的并发症,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病死率较高.自1996年-2003年,我院收治了5例烧伤并肾衰的病例,均抢救成功,在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国;仇向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左心室肥厚(1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之一,美国Framingham研究根据心电图QRS波电压百分位数或ST-T压低程度,显示心血管危险在较高的电压百分位数或较严重的ST-T压低者是低的电压百分位数或正常ST-T者的3-5倍.在长期随访中随着QRS波电压降低和ST-T压低改善,心血管危险减少约50%.这项研究随访4年后发现.左心室心肌质量(LVM)每增加50g/m,男性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对危险增加了1.49倍;女性增加了1.57倍;其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相关性更为显著,LVM每增加50g/m,男性心血管事件死亡的相对危险增加了1.73倍;女性增加了2.12倍.可以看出,LVM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它可导致心律失常,增加心衰,减少冠脉血流储各,增加心肌缺血事件.因此,逆转左室肥厚已成为降压治疗的重要目标.
作者:崔敏君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前治疗尖锐湿疣(CA)的方法很多,患者在亚临床期均有一定的复发率.我们从2002年1月-2003年7月对32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综合疗法,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及有效降低了复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永涛;杨亚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45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进行探讨.结果458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289例,占63.10%.无临床症状169例,占36.90%.治疗方法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占73.36%.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综合考虑.对于需手术的患者,手术方式应根据其年龄,对生育的要求来决定,并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作者:李向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病发症之一,疼痛不仅可增加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产生心理恐惧,使病人生存质量降低,控制疼痛是治疗晚期的重要手段之一,用美施康定对18例晚期肿瘤所致疼痛进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癌性疼痛.
作者:郭颖;李志强 刊期: 2004年第13期
随着生活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年化问题的出现以及医源性损伤发生率的上升,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thrombosis,DVT)形成发生率逐渐增加,神经外科患者,尤其是颅脑损伤患者,因为种种因素,更易发生血栓形成,如不能及时诊断与治疗,不仅影响原发病的恢复,多数患者可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合并肺动脉栓塞者常可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总结分析1997年12月-2003年12月经治的2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刚柱;丁志斌;贺晓生 刊期: 2004年第13期
干扰素Interferon(IFN),属一类糖蛋白.是病毒进入机体后诱导宿主细胞产生的反应物,是细胞内能够阻止病毒复制的一种特殊蛋白质.于1957年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Isaacs和Lindermom所发现.IFN为多分子.有广泛生物活性: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抗恶性肿瘤、免疫调控作用.目前用于临床的干扰素可分为IFN-a(白细胞干扰素和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IFN-(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IFN-γ(免疫干扰素)三类.抗病毒机理:IFN具光谱抗病毒作用,其不直接杀伤病毒,而是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多种酶来干扰病毒复制各环节.包括①抑制某些病毒吸附.②抑制病毒脱衣壳.③抑制早期病毒核酸转录.④抑制病毒蛋白质合成.⑤增强NK、CTL、巨噬细胞活性杀伤病毒感染靶细胞.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多,收到较好疗效,特别是皮肤性病治疗上,显示了良好前景,现综述如下.
作者:时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患者女,42岁,因乏力,出汗,肢体抖动2天,左侧肢体偏瘫2h入院.既往体健,6天前因眼睑浮肿在外院查尿常规尿糖(+)、空腹血糖9.2mmol/L,诊断为糖尿病,并服用达美康80mg,每日2次;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三次.服药2天后出现乏力,出汗,两手抖动,一天前(即服药第3天),感到左侧肢体麻木,抖动,下肢走路不灵活.入院当晨,左侧肢体瘫痪2h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清语明,心肺腹(一),左上下肢肌力0级,左巴氏征(+).头颅CT未见异常.急查血糖1.1mmol/L,即予葡萄糖静滴,1h后血糖2.8mmol/L,4h后肢体瘫痪有好转,8h后血糖达12mmol/L,第2天偏瘫明显好转,第3天活动自如.诊断:低血糖偏瘫.
作者:郝成栋 刊期: 200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