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积液和液气胸51例心电图分析

聂红;王玉伟;秦丽萍

关键词:
摘要:兹将51例胸腔积液和液气胸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减压病伴低热烧伤的综合治疗

    2001年以来,我们对13例延误治疗的减压病伴低热烧伤患者行高压氧、内科、外科、物理疗法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晖;扈学勤;李新军;张建春;陈菜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肿瘤相关细胞内抗体的研究进展

    细胞内抗体是靶向细胞内蛋白抗原,具有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结合特性,并能在特定的亚细胞器中稳定表达的免疫球蛋白.细胞内抗体已成为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基因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实验工具.细胞内抗体对应的靶抗原涉及生长因子及其受体,Ras蛋白,抑癌蛋白p53,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等重要蛋白.作为一种很有希望的研究工具,内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及潜在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罗金红;李锦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乙肝相关性再障1例

    患者,女,23岁,因乏力、尿黄4天入院.查体:体温36.5℃.全身皮肤中度黄染,未见出血点及瘀斑,巩膜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入院时肝功ALT 714U/L,AST 357 U/L,TBIL161.4 u mol/L,DBIL 52.8 u mol/L,TP 66.3 g/L,ALB 43.5 g/L.乙肝五项: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HBV-DNA(-).甲、丙、丁、戊肝炎病毒指标均阴性.

    作者:王晓春;席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骨科病人便秘原因分析及对策

    便秘是指个体正常的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于干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排便时困难.排泄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而肠道排泄又是人体主要的排泄途径,一旦发生障碍,将直接影响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术后卧床便秘较为常见,病人常常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为了有效地治疗和预防便秘,维持排泄功能,确保生理平衡,促进病人康复.现就便秘原因分析及对策如下.

    作者:卿素兰;黄江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双极电凝镊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及术后出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双极电凝镊电凝止血术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44例扁桃体切除术中及术后出血中应用双极电凝镊电凝止血术.结果本组44例经行双极电凝镊电凝止血治疗后,出血即刻停止.术后给予抗生素及止血剂等药物治疗3-4天,随访至扁桃体窝伪膜脱落,伤口愈合,无1例再出血.疗效满意.结论双极电凝镊应用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及术后出血的治疗中,具有止血效果确切、安全、快捷的优点,值得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作者:叶涛;黎柱杨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社区居民心理卫生服务需求初探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心理卫生服务提供参考性的意见.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社区的居民进行调查,对收集的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85.26%的人愿意接受心理卫生服务,并且有75.7%的人认为需要心理卫生服务,47%的人选择了心理咨询为心理卫生服务的内容.约67%的人希望社区开展专家咨询和定期讲座.结论社区居民对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比较迫切,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应积极开展心理卫生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

    作者:吴均林;周指明;陈智聪;何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肩周炎362例

    穴位埋线疗法是利用直钳弹拔并把羊肠线埋入压痛点(阿氏穴)内的一种新疗法,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本疗法治疗肩周炎362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谢宝官;范莉;周辰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两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本文采用甲硝唑+洛赛克+阿莫西林与庆大霉素+洛赛克+阿莫西林方案比较,观察其根除Hp感染的疗效.

    作者:黄莉馨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哮喘并创伤性休克病人麻醉处理1例

    某男,56岁,因左小腿毁损伤、右踝部骨折5h急诊入院,拟行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小腿截肢、右踝清创内固定术.

    作者:王丙琼;丁明;戴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浅谈新生儿抚触

    抚触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因为触感是原始的感觉官能,皮肤也是体表面积大的感觉器官,为中枢神经的外感受器.

    作者:毕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血脂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与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方法采用钟点法技术测定血脂,选择116例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患者及42例健康体检者,分成6组,高血压无合并心脑血管病(ET-NC)组42例;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组(ET-ACI)组4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ET-CHD)组33例;脑梗塞(ACI)组58例:冠心病(CHD)组68例;健康对照组42例.结果ACI和CH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P<0.05).ET-NC组与对照组比较,TC、TG、LDL-C、HDL-C均无差异(P<0.05).ET-CHD组,ET-ACI组与ET-NC组比较,LDL-C及LDL-C/HDL-C升高(P<0.05,P<0.01),HDL-C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在血脂代谢异常的情况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辛桂琴;李俐;丁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血清铁含量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中铁(Fe)含量变化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临界高血压组35例、高血压组51例的血清Fe含量,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血压组的血清Fe含量明显高于临界高血压组和对照组,Fe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Fe含量升高可能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何邦平;吴秋业;潘亚菊;徐建明;朱梅;张俊;俞世冲;马建伟;张淼水;郑惠雅;杜小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金属元素样品前处理方法的探讨

    在卫生检测中,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关键的一步是样品的前处理,根据多年的分析工作体会,对不同性质和基质的样品适宜预处理的方法,小结如下.

    作者:彭波;杜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

    带状疱疹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生无规律,不存在季节变化.呈散发性存在,有时呈带状排列.部位常见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多见于年老体弱、恶性肿瘤后免疫力功能低下者或成年人,幼儿少见.发病后主要症状是神经受损伤后,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如果病变在眶上者,可引起视力障碍.更重要的是引起眼球炎症.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自1998年8月-2000年8月,患者自愿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德玲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碟脉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碟脉灵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静滴碟脉灵30-40ml,每日1次,14天1疗程,一般1-2个疗程.结果碟脉灵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麻木、疼痛、烧灼感等其它感觉异常症状,并能提高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MCV和SCV.结论碟脉灵注射液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邓溶泉;邓丽娜;艾平波;辛辉文;胡耀华;杨辉建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常见肿瘤标记物及临床应用

    肿瘤标记物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复发、预后的判定等方面有较大的价值.本文主要介绍甲胎蛋白等临床常用肿瘤标记物及其在常见恶性肿瘤联合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夏慧明;孙芳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症,抢救成功的关键:尽快清除毒物,早期应用复能剂及抗胆碱药;早期及时正确处理是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吴晓伟;晁福兰;赵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肝性胸水32例临床分析

    肝性胸水一般是指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的胸腔积液而言.由于其发生机理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给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总结我院500例肝硬化伴有胸水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刘珍;陈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貌似脑梗死的脑转移瘤病例分析(附5例报告)

    临床上约有20%-40%的癌症病人发生脑转移[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颅内转移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确诊率也越来越高.但貌似脑梗死的脑转移瘤很少有报道.我科近几年发现5例貌似脑梗死的脑转移瘤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萍;李国政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增效磺胺脒片中磺胺脒及甲氧苄啶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HPLC法同时测定增效磺胺脒片中磺胺脒及甲氧苄啶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C18(250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25mol/L磷酸溶液-乙腈(用三乙胺调pH至3.0)(91:9)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线性范围分别是:磺胺脒10.084-90.756 μ g/ml,r=0.99993,甲氧苄啶0.9804-8.8236 μ g/m1,r=0.99996.平均回收率:磺胺脒=99.0%,RSD=0.47%.甲氧苄啶=99.6%,RSD=0.61%.结论本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

    作者:李春实;汝秋明;姜茁松;姜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