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春;沈丹彤
严重创伤的伤情判断、复苏及决定处理的先后次序是对病人生死攸关而又复杂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正确的早期诊治思路.这不仅对抢救生命、减少死亡是重要的,对保护重要器官功能、减少创伤并发症也是重要的.根据对我院19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早期抢救、诊断和治疗,总结归纳出严重创伤的早期诊治思路,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学峰;朱付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它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在生育期妇女发病率为25%,是导致育龄期妇女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种研究表明,子宫能产生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并有内分泌功能,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米非司酮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探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使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现总结如下.
作者:耿俐;王晓宁;王倩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将32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2b肌内注射:6个月-1岁每次10万u,1-3岁20万u/次,1次/日;对照组采用病毒唑10mg/kg加入10%GS100ml ivdrip.两组疗程均为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小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可靠.
作者:张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就1242例子宫肌瘤从临床病理诊断及处理给予总结分析.方法按不同年龄分布及月经史、生育史主要症状及妇科体征、诊断,术中所见详细对比.结果发现子宫肌瘤多发生在30-50岁妇女,本组1242例中有1043例,占84.0%;主要以月经改变及腹部包块就诊,1242例中占1129例.结论此病尤好生于生育期年龄妇女,发生月经改变、腹部包块、压迫症状、腰和骨骼酸痛者应及时就诊,做到早期治疗.对于手术治疗者,应根据其年龄和瘤体的部位及大小来决定术式(是阴式或腹式)同时应考虑到是否需保留子宫或附件的问题,使并发症和复发率降低到低水平.
作者:姜桂珍;李春声;刘翠香;李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研究测定糖尿病(DM)、DM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及AMI病人发病6h内血浆内皮素(ET)与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栓素B2(TXB2)与6-酮前列腺素(6-K-PGF1α)水平,旨在探讨它们在DM伴发AMI中的作用,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金勇杰;党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不同的炮制方法使药材发生不同的理化性质改变,使有效成分易于煎煮出来发挥应有的或者新的疗效,无效或有毒物质则被破坏或使其含量降至低.
作者:李永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青海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服务中心从2000年9月进行首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以来,共进行了5次省级8家试点医疗机构和1次西宁市市属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其中第四(抗感染类和生物生化类)、五批(心脑血管类)为我省第二轮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并且第五批首次应用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药品招标试点工作.
作者:侯世海;武红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药物可引起急性肌张力障碍,但常同时累及多肌肉群.本文报道2例药物引起舌肌的运动障碍.例1:女,29岁,因急性上腹疼痛伴呕吐而口服胃复安10mg,每日3次.3天后突然出现舌头伸出口外而不能缩回.
作者:路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扶正升压片对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的碳粒廓清试验,观察其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用绵羊红细胞免疫小鼠,测定绵羊红细胞溶血素抗体生成水平.结果扶正升压片对正常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提高血液溶血素生成水平,提高小鼠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百分比.结论扶正升压片能够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曹芸;滕宝霞;刘玉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孕晚期住院孕妇社会支持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方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结果180名孕妇总的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39.94±6.01,主观支持的平均得分为22.42±3.56,客观支持平均得分为9.74±2.80,对支持利用度的平均得分为7.83±1.50.孕晚期住院孕妇主要的支持来自配偶和家庭.教育程度与总的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显著相关.职业和年龄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相关.结论孕晚期孕妇住院时社会支持水平增加,孕妇的年龄、职业、教育程度与社会支持水平相关.
作者:范兴华;张菊平;张银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检测血脂、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随后通过调整或加用口服降糖药物严格控制血糖,1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1)的情况下,TG、VLDL-C显著下降(P<0.01),Tch、LDL-C和ApoB也有明显下降(P<0.05),HDL-C和ApoA1/B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可随着严格的血糖控制而得到改善.
作者:马博清;叶蔚;魏立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桡神经损伤修复后病人通过心理分析进行心理状态评价,帮助病人建立康复信心,实施不同阶段的支持性心理调护,同时给予功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提高了手术成功和神经修复后疗效的级别标准.
作者:墨天燕;范丽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中药和异维A酸对痤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部队青年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异维A酸组,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4.1%,异维A酸组为80.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组治疗痤疮的疗效与异维A酸组相似,副作用少.
作者:曾燕;张素芳;曾利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Icodextrin(7.5%葡聚糖)腹透液是百特公司生产,在欧洲使用已5年以上,在国内尚未上市的新类型腹透液.分析其治疗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超滤衰竭的临床意义.方法糖尿病肾病并无尿型肾功能衰竭病人,CAPD治疗68个月出现超滤衰竭.280天前开始使用7.5%葡聚糖腹透液治疗,每天更换1500ml,留腹时间16-20h,每次超滤650-1100ml,配合使用1.5%(或4.25%)葡萄糖腹透液1500ml.保持每天超滤1000-1200ml.结果病人水肿消失,症状好转,复查各项生化参数稳定.结论①葡萄糖腹透液长期使用对腹膜功能与超滤功能有一定损伤作用.临床上,葡萄糖腹透液有被更换的迫切性.②7.5%葡聚糖腹透液分子量大,生物相容性好,对腹膜毒性作用小,超滤效果好,在腹膜增厚引起超滤衰竭及腹膜炎时,仍能维持有效超滤作用,在临床值得推荐使用.③糖尿病病人在摄取碳水化合物等食物减少时,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认为体内血糖可弥散进入葡聚糖腹透液,并更换出体外.使用葡聚糖腹透液更易丢失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应注意保证各种营养素摄入的综合平衡,以免造成营养不良,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黄国安;程妍琦;李少莲;邱敏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由重复的DNA序列组成的特殊结构,能维持染色体的完整和稳定.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特殊逆转录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的DNA片断,补充因细胞分裂造成的端粒序列的丢失.在端粒酶的作用下,可使必死细胞转化成永生细胞.大多数正常细胞端粒酶处于低活性状态,而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较高,故基于调节端粒酶为目的的基因治疗而引起的肿瘤细胞凋亡,为抗肿瘤开辟了新的途径.
作者:王纪凤;施桂兰;周恒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笑气吸入在人工流产中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早孕妇女300例,A组单纯吸笑气,B组在吸笑气前15min宫颈上宫术宁胶棒,C组给予口头安慰,A、B组镇痛效果确切.结论笑气吸入进行无痛人流效果明显,笑气吸入加宫颈上宫术宁胶棒镇痛效果更显著,宫颈松弛好,手术操作更方便快捷.
作者:沙丹;金玫;程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层构成的具有类似细胞膜结构的药物转运载体(drug delivery system).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的出现以及各种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究、应用,脂质体技术的应用领域日益拓展,但同时对脂质体性能要求更加严格.目前,脂质体技术不但在传统药物转运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且在介导反义核酸药物或人工构建质粒等的转染方面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东升;吴素体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本文围绕现代医院管理创新阐述了管理创新的动因、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并着重结合本人实践提出了在管理创新中管理体制、管理机构、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经营机制、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上的创新.认为管理创新是医院持续发展的保证,而不断学习是管理创新的基础.
作者:林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探讨γ-GT在肝炎及其他肝胆系疾病中的临床意义,笔者对来自门诊及病房的320例γ-GT升高患者作了统计,以酶活力高出正常参考值为阳性,报告如下.
作者:赵茜;白金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心肾内科收治了较多的糖尿病患者.目前,有不堪重负之感.分析原因,不外是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所致,有先后天因素之别.患者男女老少都有,且发病年龄大大提前,其中小的患者仅有几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全社会的普通关注.
作者:江成剑;程文;央娜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