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军;张艳霞
兔法仍然是药品检验中常用的热原检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XIE[1]及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对如何用家兔进行热原检查作了明确规定,是我们进行热原检查及结果判断的依据.然而,关于热原检查中家兔降温问题的判断和处理尚有不明之处.本文将就此进行讨论.
作者:嵇扬;狄亚敏;王文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也称胆囊隆起样病变,由于症状轻微以前检出率较低,随着影像学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检出率逐渐增多.我院1996年-2003年诊治112例,56例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魏秀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研究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三联疗法进行改良减少服药次数,对门诊收治的48例由胃镜确定为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同服,均为每日2次,连服7天为1疗程、于停药后至少4周复查胃镜示溃疡愈合达瘢痕期、Hp阴性.其根除率达89.6%,其结果证明低剂量、短程三联疗法根除率高、副作用小、疗程短、病人有较好的依从性.
作者:林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大肠息肉与大肠癌的关系;评估内镜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对491例大肠肿物内镜诊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5例随访病人中只有11例再发息肉,未发现癌变病例.结论内镜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有效、安全和受欢迎的治疗方法.
作者:文宗全;王少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掌握本区婴幼儿缺钙情况,探讨缺钙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我们于2002年对辖区城镇0-3岁儿童进行了缺钙情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初立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也有了质的飞跃,婴儿畸形的发生率也急剧下降,而先天性小儿腹壁缺如更是微乎其微.
作者:王红;郑哲;申贺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自1991年10月-2003年7月,作者采用双侧扩大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8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应文魁;王锡宇;陈勇;储俊峰;毛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尿布皮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新生婴儿发生率为50%,有腹泻发生的高3倍.在美国2岁以内发生率在4%-35%,意大利报道的发生率为15.2%,其中3-6个月龄发病高达19.4%.但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目前尿布皮炎的发病率尚无报道.尿布皮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由于臀部较长时间暴露潮湿尿布和尿布上的尿和粪便刺激引起.临床类型包括:①刺激性尿布皮炎,是尿布皮炎常见形式,多见于7-12个月龄婴儿,出现在紧密接触尿布的皮肤,主要见于兜尿布的前后部位;②念珠菌性尿布皮炎是由于继发念珠菌属感染所致,尿布皮炎持续3天以上的患者,40%-75%都有白色念珠菌感染;③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继发感染.护理与预防应根据不同临床类型区别处理.普通接触性尿布皮炎应注意勤换尿布,勤洗外阴,物理治疗,促进皮肤干燥.采用4%硼酸软膏、鞣酸软膏或敷氧化锌霜等药物局部治疗.对继发细菌感染局部还应采用抗生素治疗.继发念珠菌感染者,可使用克霉唑、制霉菌素等抗真菌制剂.
作者:冯丽琪;吴红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老年人弥漫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83例老年人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疾病有腹内脏器急性感染38例(45.8%),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3例(27.7%),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15例(18.1%),其它疾病73例(8.4%).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漏诊24例(28.9%);诊断性腹腔穿刺、直肠指诊和腹部X线透视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老年人弥漫性腹膜炎围手术期处理重点是术前在处理好并存在疾病的同时做到早诊断、早手术,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作者:张克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持续性枕后位是产科常见的胎抬头位置异常,是剖宫产和阴道手术助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在产程中恰当的实施人为干预措施矫正持续性枕后位,降低剖宫产率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重视.近两年我科对492例住院分娩的产妇在产程中实施不同的体侧卧位,配合胎儿自身重力、羊水浮力及产力的协同作用,观察矫正枕后位的效果,实践证明,不同体侧卧位纠正枕后位有显著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宏;吴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阿托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药物之一,合理地应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就此结合文献,就如何合理应用阿托品做一综述.
作者:史生贵;杨国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护士对ERCP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可行性.方法制定ERCP健康教育手册,内镜护士术前一日到病房与患者面对面访谈,有针对性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与结论内镜护士实施ERCP健康教育能增加病人对ERCP的耐受性,提高病人对内镜操作人员的信任感和依从性,密切医护患人际关系,从而帮助病人有效配合操作.同时,也减少了护士配合的盲目性,提高了工作责任感和健康教育能力.
作者:郑东萍;陈彩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和主要致盲原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在治疗有效阶段,往往缺少症状,晚期常致双眼不可逆性盲.早期发现,长期观察给予适当治疗,是减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致盲的关键,现将我科从2000年1月-2002年6月间,对1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新柳;刘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我科2001年-2002年之间收治早产儿24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业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对青藏高原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进行分析.方法对88例伤者的伤情,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痊愈5例,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4例,死亡74例.结论①脑损伤程度与伤者预后关系极为密切,严重原发脑损伤是伤者短期内死亡的关键因素.②创造条件及时解除脑受压是伤者可能获救的重要救治环节.③高寒缺氧地区纠正此类伤者严重缺氧环境,防治伤后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十分重要,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救治手段之一.
作者:俞祥海;刘玉琴;张永刚;向凯;孙胜;俞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业已证实85%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冠脉内有新鲜血栓形成[1]尽早溶栓是治疗AMI的关键.为尽早溶栓我们总结了在急诊科给6例确诊为AMI病人在距发病长5h内无溶栓禁忌症的情况下进行溶栓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成恩;金士娥;高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临床实习是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护理专业系统化整体护理达标的重要环节.由于护生从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踏入复杂的社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如害怕心理、厌学心理、自卑心理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对策,会严重影响实习效果.
作者:姜瑞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疣状胃炎又称隆起糜烂型胃炎、痘疹性胃炎,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将其归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伴发表现[1].其病因、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将我院1998年-2002年检出的128例疣状胃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湘;杨孜;唐杰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临床对照,将母婴同室进行母乳喂养的840例产妇和新生儿(A组)与同期本院母婴同室未进行母乳喂养的676例产妇和新生儿(B组)的状况进行对比.结果①A组减少了产妇产后出血(100±50ml入室,185±45ml出室);B组出血量显著增加(100±55ml入室,300±50ml出室);②A组避免了新生儿的早期减重(2700±250g入室,3000±255g出室);而B组减重显著(2850±245g入室,2680±243g出室);③A组新生儿腹泻率(1.75%)和鹅口疮发生率(1.13%)低于B组(7.56%,5.45%).结论母婴同室,进行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健康.
作者:周敬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肩-手综合征多见于脑卒中后1-3个月内,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手部肿痛,水肿以手背为明显,皮肤皱纹消失,肿胀处松软,膨隆,但通常止于患手腕部,手的颜色也出现异常,呈粉红色或淡紫色,下垂时更明显.肿胀的手触诊时有湿热感,患手指甲较健侧变白或无光泽,掌指关节,腕关节活动受限.后期患手肿胀消失,手呈典型的屈曲畸形,手掌变平,立即萎缩,手的运动功能永远丧失,这种现象常由于腕关节长时间屈曲受压,对手关节过度牵拉以及意外损伤等原因所致.早期及时处理,能大限度防止患手出现运动功能永久丧失.近期,我科治疗护理1例脑梗塞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段雪峰;王铁燕;田子良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