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弥漫性腹膜炎83例临床分析

张克斌

关键词:腹膜炎, 老年人, 围手术期处理
摘要:目的为探讨老年人弥漫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83例老年人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疾病有腹内脏器急性感染38例(45.8%),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3例(27.7%),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15例(18.1%),其它疾病73例(8.4%).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漏诊24例(28.9%);诊断性腹腔穿刺、直肠指诊和腹部X线透视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老年人弥漫性腹膜炎围手术期处理重点是术前在处理好并存在疾病的同时做到早诊断、早手术,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能量合剂配伍新三联对36例胎儿心动过缓的临床观察

    目的胎儿心动过缓是胎儿宫内缺氧加重的临床表现,实施宫内缺氧的抢救是至关重要的.为新生儿的抢救工作提供宝贵条件.方法采用能量合剂配伍新三联静脉缓慢推注及一般疗法用于36例胎儿心动过缓的宫内缺氧的处理.结果在分娩中发生胎儿心动过缓的36例胎心在100-60次/min之间,经本方法处理均使心率得到改善,分娩后Apgar评分7-10分,其中29例施剖宫产术,7例施产钳分娩术,均未发生1例重度窒息或死亡病例.结论能量合剂配伍新三联能缓解胎儿心动过缓的缺氧状况.

    作者:石云;王玉华;刘庆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综合医院护理体系抗击SARS应急对策的实践

    突发SARS疫情使综合医院医疗体系经受了挑战和经验.护理体系在调整工作重点,整合人力、物力、资源,调备一线,应急技能岗前培训、岗中督导监控,制定有效措施,严格做好SARS隔离区特殊感染监控,及时对普通病区发病的SARS疫情进行疫情处理等方面,为今后应对突发事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黄建萍;黄叶莉;刘岩;张志敏;吴育云;杨桂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照原则在护理科研设计中的应用

    结合护理科研论文投稿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阐述了3大科研设计基本原则之一的对照原则的定义、意义和应用.分析了适合设立对照和不适合设立对照的情况,论述了6大常用对照类型:空白对照、实验对照、相互对照、标准对照、历史对照和自身对照的具体方法与内容.认为:缺乏对照意识和对照组间不均衡可比是护理科研设计中对照原则应用时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作者:袁长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电台心理咨询师的选拔与交流原则

    本文论述了电台心理咨询师的选拔条件,指出现行部分电台心理咨询师与听众交流中使用道德原则的缺陷,提出了正确的与听众交流的心理咨询原则.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癌症病人心理护理的探讨

    1典型病例例1,患者,男,64岁,因吞咽困难1个月于1999年2月25日入院,胃镜提示贲门部癌,于3月6日下午在连硬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广泛转移,故做姑息疗法,腹腔插管应用丝裂霉素8mg,5-Fu 1g,切除部分大网膜做病检.于3月7日10:30时出现房颤,虽经治疗,仍不能纠正且出现肾功能衰竭,于21:00恶化自动出院.

    作者:王建萍;江祥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815例婴幼儿缺钙情况调查

    为掌握本区婴幼儿缺钙情况,探讨缺钙因素,并进行有效预防,我们于2002年对辖区城镇0-3岁儿童进行了缺钙情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初立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及其类似物抗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肿瘤的治疗.该类药物早应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现已广泛应用于实体性肿瘤,如肾癌,乳腺癌,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胃癌等[1]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莫晨;徐铭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疣状胃炎128例临床病理分析

    疣状胃炎又称隆起糜烂型胃炎、痘疹性胃炎,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将其归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伴发表现[1].其病因、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将我院1998年-2002年检出的128例疣状胃炎进行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陈湘;杨孜;唐杰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波联合α-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尖锐湿疣是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居全国性病第二位,且逐年增加.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很多,如:激光、冷冻、烧灼、局部用药等.这些方法多能去除外生性疣,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不能解决临床感染及复发的问题.我科门诊从2002年6月-2003年6月对80例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微波联合α-干扰素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结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为治疗组用α-2b干扰素500万IU,隔日肌肉注射1次,同时应用胸腺肽160mg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干扰素剂量同治疗组.两组均可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co,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1疗程后肝功能复常率,治疗组80%,对照组70%,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42.5%,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为62.5%,对照组42.5%.停药后6个月,肝功能仍持续正常者治疗组72.5%,对照组为57.5%.HBeAg阴转率,治疗组为62.5%,对照组42.5%.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为65%,对照组42.5%.综上分析,疗程结束对肝功能复常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6个月后比较,肝功能再度异常率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乙肝病毒标志物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我们认西药联合治疗,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作者:代小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电能量谱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电能量谱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方法心电能量谱是心电能量在频域中的显示,能量谱是能量束在频率方面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快速傅立叶转化方式计算,使时域的每一信号转到能量谱上.结果54例均经门诊心电检查为正常和基本正常患者,通过心电能量谱检测确认为冠心病35例,占本检测中的64.8%.结论心电能量谱对冠心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它的优点是信息丰富、分析精度高,为临床心血管提供了一项新的客观诊断指标.减少了冠心病的猝死率.

    作者:王慧敏;王宇;沈祥丽;李晓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36例临床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冠心病均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两者伴发并非少见.但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临床上漏诊、误诊较多.本院收集我院1990年-2001年10月间住院的慢性肺心病366例,其中合并冠心病36例,并对其诊断加以探讨.

    作者:王幸福;冉中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阿托品在抢救有机磷中毒时的合理应用

    阿托品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药物之一,合理地应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文就此结合文献,就如何合理应用阿托品做一综述.

    作者:史生贵;杨国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例新生儿窒息与一氧化氮、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例窒息症分别采用Griess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一氧化氮(NO)、血栓调节蛋白(TM)的水平测定、并作比较.结果新生儿窒息症的NO及TM的均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由此可见新生儿窒息与NO、TM有密切关系,是判定病情的辅助指标.

    作者:王永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单人手法整复桡骨小头半脱位127例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常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多为突然牵拉前臂所致.自1989年-2002年,作者采用改良手法整复治疗本病127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锡宇;应文魁;周永昌;陈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4例探讨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入院88例病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单纯性西药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加中药治疗为实验组.结果疗效标准按NYHA标准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总有效率6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心肺功能,疗效增强,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作者:陈斌;孙立敏;王清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怎样融洽护患关系及应对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当前护患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护理人员也应不断改变观念,认识到这些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融洽护患关系,现阐述如下.

    作者:罗晓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电图诊断报告规范

    心电图检查已有上百年历史,即使在心脏超声、心电向量、晚电位、心率变异等诊断技术不断应用的情况下,它仍然不失为方便价廉、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然而心电图形正常变异大,许多的临床意义仍须不断探讨.至今心电图的诊断报告尚无规范的格式,往往给临床医生,尤其是非心脏科医生造成误导.而强调规范心电图诊断,将为临床医生提供客观的报告.

    作者:聂红;王玉伟;郭阳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5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死亡原因分析

    闭合性腹内脏器损伤是常见而又严重的损伤,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死亡率也较高.我们5年内共收治此类损伤245例,死亡50例,死亡率为20.5%.现将该50例闭合性腹内脏器损伤的死亡原因作问顾性分析研究.

    作者:邓明涛;邓明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怎样提高中药质量问题的探讨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药在为人类防病治病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威望,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中医临床疗效.但近几年来,中药质量有所下降,用于临床效果差.根据几年的实际观察,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因采集、产地、加工炮制、药物保管等处理不当;也有极少数图利之人乘改革开放之机,对保证人民身心健康而不顾,贩卖伪劣药而影响了中草药质量,为了确保中药用于临床安全有效,振兴中医药事业,现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作者:李好义;王素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