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6例疗效观察

田成恩;金士娥;高桂英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 溶栓
摘要:业已证实85%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冠脉内有新鲜血栓形成[1]尽早溶栓是治疗AMI的关键.为尽早溶栓我们总结了在急诊科给6例确诊为AMI病人在距发病长5h内无溶栓禁忌症的情况下进行溶栓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青藏高原特重型颅脑损伤88例救治体会

    目的对青藏高原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进行分析.方法对88例伤者的伤情,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痊愈5例,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4例,死亡74例.结论①脑损伤程度与伤者预后关系极为密切,严重原发脑损伤是伤者短期内死亡的关键因素.②创造条件及时解除脑受压是伤者可能获救的重要救治环节.③高寒缺氧地区纠正此类伤者严重缺氧环境,防治伤后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出血等并发症十分重要,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救治手段之一.

    作者:俞祥海;刘玉琴;张永刚;向凯;孙胜;俞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及其类似物抗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肿瘤的治疗.该类药物早应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现已广泛应用于实体性肿瘤,如肾癌,乳腺癌,小细胞肺癌,胰腺癌,胃癌等[1]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莫晨;徐铭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干燥综合征的神经系统损害

    目的观察干燥综合征的神经系统损害及临床特征.方法分析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病变部位.结果9例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中,周围神经损害7例,中枢神经损害2例.结论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其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在干燥综合征诊断之前,早期治疗可改善干燥综合征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作者:解龙昌;林耀波;王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一种新的手术中HBV传染源监控方法的防护效果.方法在与现行HBV传染源监控方法比较的基础上,从HBV传染源控制费用、控制效果和防护意识三方面评价新方法的防护效果.结果现行方法以HBsAg为传染源监测指标有80.8%的HBsAg携带者防护过度,14.7%防护无效,无效者的传染性可高出感染阈值103倍.新方法仍以HBs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高达99.4%,若以HBeAg为指标防护过度率下降到19.2%,无效防护为零.新方法的防护过度率和防护无效率均非常显著地低于现行方法.结论新方法在节省防护费用80.2%的同时使外科医生感染HBV的危险性下降为零,并可提高对其它血源病毒感染的防范意识,是当前手术中理想的监控方法.

    作者:孙佩;杨双旺;肖蔚;石海明;宫丽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怎样融洽护患关系及应对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当前护患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护理人员也应不断改变观念,认识到这些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融洽护患关系,现阐述如下.

    作者:罗晓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体的处方因素和制备工艺对其活力的影响

    目的考察SOD脂质体制备过程中的超声时间、缓冲液的pH值、磷脂浓度和TritonX-100对酶活力的影响.方法用反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间歇超声12min以内,酶的活力为104.5%±1.5%-99.8%±3.4%;连续超声6min以内,酶的活力为104.7%±3.8%-98.0%±2.8%以上;SOD在pH值为5.09至9.67范围内的缓冲液中,酶的活力为97.4%±2.0%-104.1%±2.9%;TritonX-100的浓度在0.0020ml Triton/ml PBS以下时,酶活力为101.0%±2.5%-105.0%±1.7%;磷脂浓度在0.03mg/mll至0.80mg/ml之间时,酶活力为96.4%±4.6%-99.2±2.4%.结论在实验所选定的条件下进行SOD脂质体的制备和活性的测定,基本上对SOD酶活力无影响.

    作者:张云龙;王会娟;袁泉;谢英;刘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影响护生实习的心理因素与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护理专业系统化整体护理达标的重要环节.由于护生从相对封闭的校园生活踏入复杂的社会,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如害怕心理、厌学心理、自卑心理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对策,会严重影响实习效果.

    作者:姜瑞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的护理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道器质性病变的常用方法,但因其检查过程比较痛苦,许多患者或惧怕疼痛不愿接受检查,或不能耐受痛苦而中断检查,致使某些肠道疾患未能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而延误了病情.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国内外医学资料,开展了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辅助结肠镜检查以解除病人的痛苦,取得满意效果.异丙酚为一种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迅速,镇静深度易于调节,停药后病人迅速、完全清醒的特点.自临床使用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效麻醉剂,但其镇痛作用微弱,与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合用,能较好地满足肠镜检查的需要.

    作者:彭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α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H病实验室分析

    目的分析血红蛋白H病(HbH病)在实验室检查中血红蛋白电泳及血液学的特点.方法应用血红蛋白电泳及血液学实验分析65例HbH病.结果所有HbH病例碱性电泳时均在HbA前出现一快速区带,经酸性电泳证实为HbH区带.50.7%可见HbBart's区带,16.9%可见HbCS(HbConstant Spring)区带,HbA及HbA2量降低.Hb、MCV、MCH及红细胞脆性结果均明显降低,RET明显增高.结论HbH病在血红蛋白电泳及血液学中均出现明显改变.

    作者:陈加力;区丽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目的探索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30例出院后随访1年的CHF合并VA病人的资料.结果CHF合并VA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可降低心源性猝死,但总死亡率不降低.结论CHF合并非致命性VA不需处理,有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指征时,应选用胺碘酮.

    作者:申世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8例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治疗体会

    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极少见,常伴左心室下壁心肌梗死,治疗上与一般心肌梗死有所不同.自2000年3月-2003年8月我院共收治8例,报告如下.

    作者:雷生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血流动力学对肝线粒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肝血流动力学对肝线粒体影响及活血化淤中药对肝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大鼠肝硬变制备及肝硬变制备过程中同时服用活血化瘀中药,分别行肝胆显像,测定肝灌注液乳酸含量,肝组织匀浆SOD、MDA、ATP酶的水平,肝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查,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肝硬变组:肝胆显像:峰时延长,30秒排泄率明显下降,肝灌注液乳酸含量及肝匀浆MDA水平升高,肝组织匀浆S01D、ATP酶水平降低,肝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查及电镜检查;线粒体膜结构破坏,线粒体数下降.中药组:肝胆显像:与肝硬变组比较峰时提前P<0.05,30秒排泄率升高P<0.01.肝灌注液乳酸含量及肝匀浆MDA水平降低,肝组织匀浆SOD、ATP酶水平升高,与肝硬变组比较P<0.05.肝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查及电镜检查.线粒体数与肝硬变组比较P<0.01.光镜:与肝硬变组比较,肝纤维化程度P<0.05.结论肝有效血流下降,导致线粒体功能及结构受损,线粒体数下降.活血化瘀中药通过增加肝脏血液灌流,改善肝脏微循环和肝供氧,有力保护肝线粒体,延缓抑制肝纤维化形成.

    作者:薛建国;王宇;魏常胜;李春林;周延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顺铂治疗恶性腹水32例临床观察

    肿瘤并发腹腔积液称癌性腹水,又称腹水或恶性腹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9年8月以来应用顺铂(DDP)腹腔注射治疗恶性腹水32例,临床效果较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英;段慧玲;刘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怎样提高中药质量问题的探讨

    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中药在为人类防病治病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国内外均有较高的威望,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中医临床疗效.但近几年来,中药质量有所下降,用于临床效果差.根据几年的实际观察,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因采集、产地、加工炮制、药物保管等处理不当;也有极少数图利之人乘改革开放之机,对保证人民身心健康而不顾,贩卖伪劣药而影响了中草药质量,为了确保中药用于临床安全有效,振兴中医药事业,现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作者:李好义;王素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电台心理咨询师的选拔与交流原则

    本文论述了电台心理咨询师的选拔条件,指出现行部分电台心理咨询师与听众交流中使用道德原则的缺陷,提出了正确的与听众交流的心理咨询原则.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6例疗效观察

    业已证实85%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冠脉内有新鲜血栓形成[1]尽早溶栓是治疗AMI的关键.为尽早溶栓我们总结了在急诊科给6例确诊为AMI病人在距发病长5h内无溶栓禁忌症的情况下进行溶栓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成恩;金士娥;高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部手术后胃轻瘫21例临床分析

    腹部手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称为胃轻瘫,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或迷走神经切断术后,也可发生于腹部其他手术后.本文对我院1993年1月-2002年12月21例胃轻瘫病人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童仲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通过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日益显现出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我院自2002年5月起,为18例病人通过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曼;刘艳;陈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口腔修复科分诊中的问题与对策

    合理有效的分诊是提高门诊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口腔修复科日常门诊中,病人等候时间长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分诊中与病人发生的言语和情感冲突也时有发生.要避免或减少矛盾,能让病人心情愉快地等待,必须掌握一定的分诊技巧.要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到热情接待,和颜悦色,解释详细认真.在与病人的交流过程中,尊重病人,注意语言的礼貌性和技巧性,避免使用伤害性的语言,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利用语言技巧来构造平等交流的和谐气氛,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以宽容的态度理解和体谅病人的失礼,与病人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掌握丰富的业务知识,了解每一位就诊病人的牙患情况,根据病例的复杂程度和各级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有计划安排病人,保证病人的诊疗质量,尽量缩短病人的非诊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沈丽娟;张寿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是由Caplan(1980年)首先报导并命名的[1].系由左、右小脑上动脉、左、右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直径2cm范围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征.我院于2000年1月-2003年1月收治TOBS21例,本研究对21例TOBS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TOBS的临床特征.

    作者:欧阳懿;张春英;钟燕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