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疤痕子宫妊娠3例临床分析

黄小艳;朱玉香

关键词:子宫, 疤痕, 妊娠,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对我科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妊娠进行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在我科住院的病例资料.结果:1 例未及时发现,清宫后发生大出血,后行子宫动脉栓塞,保留生育功能,1 例早期发现行手术切除疤痕妊娠部位保留生育功能,1例清宫后予米非司酮口服后在B超引导下再次清宫,保留生育功能.结论:疤痕子宫妊娠漏诊、误诊率高,超声诊断是主要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而定.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20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20倒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标准.结果:2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效果优14例,占70%,良4例,占2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下腰痛评分、腰椎间隙高度与治疗前对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安全性高,并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腰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作者:余永涛;钟德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肠梗阻应用超声、CT和X线诊断的临床对比

    目的:超声、螺旋CT 以及腹部X 线对临床肠梗阻早期诊断应用分析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014年进行肠梗阻手术,并且手术前都进行过超声、螺旋CT 以及腹部X 线的检查的3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 线、超声、CT 检查对诊断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以及肠绞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腹部X线检查相比,超声检查诊断肠梗阻的符合率高.使用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肠梗阻的病因,而且具有检测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对人体无明显创伤性等优点,可作为诊断肠梗阻的常规手段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孙俊瑜;赵凌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破裂脑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后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破裂脑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1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显微手术夹闭后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本研究内121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经过显微手术夹闭后,有7例患者出现了不同部位的脑梗死,脑梗死发生率为5.79%,患者应用罂粟碱、缩短术中血管阻断时间和术后释放血性脑脊液,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动脉硬化、血液黏稠、血管痉挛、穿透支损伤、血管阻断时间等都是术后形成脑梗死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应用罂粟碱、控制血液阻断时间、减少术中脑组织牵拉伤、术后有效释放血性脑脊液等都能够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王艳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为 92 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注射胺碘酮治疗方式,结果显示,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和室性早搏患者的心律失常为有效,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0%.此外,胺碘酮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52%.结论:由冠心病引发的心律失常可以采用注射胺碘酮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胺碘酮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效果不一,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临床使用胺碘酮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作者:刘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例主动脉夹层伴肾移值术后肾衰患者体外循环手术体会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大血管病变[1].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动脉壁的中层弹力纤维变性、断裂、坏死,丧失弹性,导致局部脆弱,由于主动脉内高压血流的冲击,使动脉中层发生撕裂,血液在撕裂隙中流动,原有的动脉腔为真腔,真假腔之间由内膜与部分中层分隔,并由一个或数个破口相通.本病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常见于 45~70 岁人群.一旦主动脉出现夹层,如果不迚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可能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2].以往文献报告[3],一周内死亡率高达50%,一个月内死亡率60%~70%之间.所以此病一旦确诊,多行急诊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

    作者:吕亮亮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特点及内镜下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特点及内镜下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6月间收治的12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下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消化道息肉的病例中,60例位于上消化道,65例位于下消化道.上消化道息肉发病部位以胃、十二指肠、食管多见,病理上以炎性增生性多见,绒毛管状腺瘤及十二指肠Brunner腺腺瘤亦不少见,下消化道则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病理上以绒毛管状腺瘤、炎性增生性、混合性增生性腺瘤为多见,内镜下治疗后并发出血3例,其中1例有抗凝药物使用史.1例经内科药物止血、2例经内镜下止血后出血停止.结论: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特点有一定规律可循,临床上需要积极总结,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内镜下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杰;卢佳姝;周震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产前检查对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状况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产前检查对妊娠结局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收400例孕妇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将按时产前检查孕妇作为研究组,未按时产前检查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其妊娠结局、围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孕妇早产、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等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存在临床差异(P<0.05);且对照组围生儿窒息、早产儿、宫内感染等发生率高于研究组,存在临床差异(P<0.05).结论:加强临床产前检查力度,可尽早发现危险性因素,以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保证母婴生命健康.

    作者:胡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延边地区2005~201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 2005~2014 年延边地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为及时修订该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细菌性痢疾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性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4年延边地区共计报告细菌性痢疾1954例,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537.8,P<0.001),年均发病率为8.81/10万;细菌性痢疾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每年发病集中在6~10月,发病高峰期为7~8月;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发病年龄段以<10岁以下儿童为高.结论:延边地区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和人群分布特征,应在本病流行季节加强对重点人群和地区的防治工作.

    作者:孙昌元;李芳芳;金桂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析现阶段高职护理实验室的管理方式

    现阶段高职护理实验室的管理是各高职院校在护理教育中一直关注的问题.护理实验室是护理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整个护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护理实验室的管理对实验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对我院护理实验室的情况迚行如下介绍,我院自2002 年开始招收护理专业并成立了护理实验室,2005 年和江苏省中医学校合并,两校实验室经过整合,购置实验设备,使护理实验室的建设有了更大的发展,在2013年搬迚了护理实训大楼,成立了医学护理实训中心,经过多年的实验室管理探索,不断完善的改迚管理办法,形成现阶段的实验室管理方式.

    作者:丁彩华;朱晓艳;许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治疗与疗效初步评定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94例,以其中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另外5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妊娠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痛药的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痛经、性交痛、月经紊乱和慢性盆腔痛症状缓解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了解统计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同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周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我院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3例,将其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相同时期的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正常人63例,将其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TSH水平(促甲状腺激素)、血脂和冠心病发生率.结果:TSH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脂水平方面,观察组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发病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会影响到患者血脂水平,增加冠心病的发病概率,需引起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视和预防.

    作者:张建勋;李海鹃;薛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状况分布及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并提出相 应的对策.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00例重度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特点 进行调查.结果:100例重度烧伤后患者中,其中中度以上焦虑有51例(50.0%);中度以上忧郁有54例(51.6%).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问题,需要采用各种心理护理对策,才能很好地缓解其不良心理和心态.

    作者:柯婷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96 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行单纯西医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中医辨证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 95.83%(46/48),对照组有效率为 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采取中医辨证可取得较好效果,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临床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护理中的 应用方法与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的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应用临床路径护理的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34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开支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开支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在尿潴留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进行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利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肝硬化心肾不交型不寐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肝硬化心肾不交型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2 例肝硬化心肾不交型不寐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结果:干预组有效率94.44%,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干预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肝硬化心肾不交型不寐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戴静;叶万丽;王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处理意义

    目的:总结80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处理意义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10月作者对52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采用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并且全部行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手术.结果:52例手术患者全部安全度过手术期,48例患者术后早期不同程度地出现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经过全面有效的综合处理(除有绝对手术禁忌外)高龄髋部骨折均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其人工股骨头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蒋波;任子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 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氟芬那酸丁酯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治疗组 76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采用外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进行治疗,两周为一疗程,共1~2个疗程.对照组36人口服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及转移因子胶囊并配合半导体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共1~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81.58%;对照组治愈48.1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好.

    作者:方洁;李静;徐占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临床使用情况分析及建议

    目的:探讨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临床使用情况.方法:以类集中趋势病例报告为主线对我市某医院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调查,进行文献检索.结论:建议医院进一步规范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的用法用量,避免超剂量用药;有关部门统一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皮肤敏感试验方法;医护人员高度重视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不良反应,并加强用药后监测;临床药师通过用药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毛玉红;王继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改良森田疗法治疗焦虑障碍28例临床报道

    目的:观察改良森田疗法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改良森田疗法治疗焦虑障碍的患者28例,治疗(50.65± 1.03)天.结果:痊愈20例,显著进步7例,无疗效1例.焦虑抑郁均明显改善(p<0.01),远期疗效也较稳定.结论:改良森田疗法对焦虑障碍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俊峰;杨艳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老年痴呆病发病机制及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痴呆病发病机制及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病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老年痴呆病发病机制.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痴呆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世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