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80例冠心病患者红细胞流变学指标影响 及协同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沈卫珍

关键词:冠心病, 红花黄色素, 疗效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协同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2015年之间所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红花黄色素协同治疗组,每组40例,观察比较其治疗前后红细胞流变学指标、症状改善程度和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结论:联合应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协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为 92 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注射胺碘酮治疗方式,结果显示,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和室性早搏患者的心律失常为有效,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0%.此外,胺碘酮的副作用发生率为6.52%.结论:由冠心病引发的心律失常可以采用注射胺碘酮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胺碘酮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效果不一,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临床使用胺碘酮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作者:刘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9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取随机抽样原则,然后将患者平均分配到三组,A组治疗药物为辛伐他汀,B组治疗药物为氨氯地平,C组治疗药物为辛伐他汀+氨氯地平.结果:治疗后,C组即联合用药组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6-MWT改善程度优于A、B组.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对COPD合并肺动脉压患者疗效较好,应在临床推广.

    作者:吉圣珺;张培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研究进展

    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显著,在针对开放性、污染重的四肢骨折中,能够固定的同时又有效地清理伤口,且减轻了操作,将骨折延连愈合或不愈合的发生率降到低[1].

    作者:黄元声;谢加兵;徐祝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特点及内镜下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特点及内镜下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6月间收治的125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内镜下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消化道息肉的病例中,60例位于上消化道,65例位于下消化道.上消化道息肉发病部位以胃、十二指肠、食管多见,病理上以炎性增生性多见,绒毛管状腺瘤及十二指肠Brunner腺腺瘤亦不少见,下消化道则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病理上以绒毛管状腺瘤、炎性增生性、混合性增生性腺瘤为多见,内镜下治疗后并发出血3例,其中1例有抗凝药物使用史.1例经内科药物止血、2例经内镜下止血后出血停止.结论: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特点有一定规律可循,临床上需要积极总结,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降低内镜下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杰;卢佳姝;周震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住院药房抗生素的应用观察解析

    目的:针对我院外科疗区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使我院以后的临床更合理的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在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我院采用抗生素临床治疗的患者867例,对其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此次调查的867例患者共涉及抗生素种类28种,其中头孢类药物、大环内酯类类、氨曲南类、喹诺酮类位居前四位,867例患者用药共涉及9个科室,其中外科、妇科、内科依次位居前三位.867例患者经药学干预后发现合理用药者628例,不合理用药者239例.结论: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甚多,存在着不合理用药问题.

    作者:徐大勇;刘伟明;邵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8月本院产科分娩患者的会阴条件及胎儿大小适中且无妊娠并发症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接生,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技术法接生,对两组产妇的会阴完整性、侧切率、软产道裂伤程度、会阴部疼痛感、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等进行对比.结果:两组产妇的会阴完整性、侧切率、会阴部裂伤程度及疼痛级别,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接生技术可提高会阴完整性、明显降低会阴侧切率、产妇创伤小、疼痛减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尚绘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的 护理干预与观察

    目的:研究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与观察.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 1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志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治疗PCOS患者促排卵疗效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采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小卵泡穿刺的方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失调导致的一种症候群,临床表现主要以双侧卵巢增大、不孕、肥胖以及多毛等.曾有临床研究者专门就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进行研究,通过对大量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病厉资料进行分析.终发现,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也并非所有均表现为肥胖、多毛,大多数不典型的病例资料显示,患者无肥胖或无多毛的临床表现,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排卵.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逐渐认识到本病是一种独特的疾病,人类开始对本病产生高度关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 68 例病人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压、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并发症等综合治疗,亚低温组除上述治疗外,均采用冬眠一号静脉输入+冰帽、冰毯降温治疗.结果:伤后3个月两组恢复良好率及病死率比较对照,亚低温治疗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未使用者,同时探讨此过程中的护理经验.

    作者:李淑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对照组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可提高治疗效果,在满足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亚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的8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3例以及对照组43例,给予观察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为90.70%(39/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2.09%(31/4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了对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之外,加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路广义;刘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值入术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80岁以上高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以来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91例99眼高龄白内障患者的相关资料,均在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及并发症,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1例88眼,糖尿病性白内障8例8眼,并发性白内障2例3眼.结果:91例99眼均在心电监护及持续低流量吸氧下安全顺利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的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59只眼(59.60%)、75只眼(75.76%)、78只眼(78.79%)、76只眼(76.74%),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少.术后脱残率(矫正视力>=0.05~0.8)97.98%.结论:在充分做好术前评估及术前准备,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禁忌证的前提下,对 80 岁以上高龄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且疗效肯定.术中应用心电监护和持续低流量吸氧可提高并保证手术安全性.

    作者:王岚;姚莹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补脾益肺汤剂加隔姜灸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的临床观察

    目的:综合分析补脾益肺汤剂加隔姜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COPD)稳定期呼吸肌疲劳(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RMF)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选择我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呼吸肌疲劳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 19 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补脾益肺汤剂口服与隔姜灸治疗.对照组应用支气管舒张药、祛痰以及氧疗等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 91.2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 61.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脾益肺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治疗COPD稳定期RMF,缓解肺功能下降.

    作者:季霖;顾庆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应用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应用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甲氨蝶呤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β-HCG 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的血β-HCG 可以更快降至正常水平,同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金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破裂脑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后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破裂脑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后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1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显微手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显微手术夹闭后脑梗死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本研究内121例破裂脑动脉瘤患者经过显微手术夹闭后,有7例患者出现了不同部位的脑梗死,脑梗死发生率为5.79%,患者应用罂粟碱、缩短术中血管阻断时间和术后释放血性脑脊液,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动脉硬化、血液黏稠、血管痉挛、穿透支损伤、血管阻断时间等都是术后形成脑梗死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应用罂粟碱、控制血液阻断时间、减少术中脑组织牵拉伤、术后有效释放血性脑脊液等都能够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作者:王艳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艾灸联合玄明粉敷脐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玄明粉敷脐对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46例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3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艾灸和玄明粉敷脐.采用模拟视觉量表(VAS)评价病人疼痛缓解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比较两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缓解疼痛、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联合玄明粉敷脐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效果.

    作者:孙存桂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维持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也要保证其他行业的稳步发展,尤其是医疗、教育等基础行业.医学是维持居民健康的首要学科,在医学中进行医疗检测是重中之重,居民的很多健康问题只有通过医学检测才能得到确认,接下来的一系列治疗也都要通过医学检测进行.本文就将对医学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措施.

    作者:张列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68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死亡率低,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桂群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重症胰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序贯机械通气 治疗临床疗效及对生命体征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序贯机械通气法在治疗重症胰腺炎所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重症胰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A组)45人与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组(B组)45人,观察并比较两组在入住ICU病房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通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B组的有创通气时间(1.24~2.45)H

    作者:吴娜;王江;张力;徐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接诊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80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40例为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另40例为护理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工作.结果:对比两组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均显示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吉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