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8例临床分析

张素云

关键词:胃镜, 鼻空肠营养管, 重症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015年1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住院患者置入鼻空肠营养管疗效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低,症状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化验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差缩短.结论: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针对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00例,并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临床资料,以患者的分娩方式、病灶情况等为标准,比较单纯剖宫产和剖宫产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期间的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之后,单纯剖宫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低于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的差距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而言,应尽早就医诊断并接受正规的治疗,依据患者病灶的实际情况,如子宫肌瘤的体积、存在位置等,对分娩方式以及治疗方式进行确定.而当子宫肌瘤的体积较大时,则应酌情采取合理的方式处理.

    作者:宋丹;党淑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疤痕子宫妊娠3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科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妊娠进行分析,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在我科住院的病例资料.结果:1 例未及时发现,清宫后发生大出血,后行子宫动脉栓塞,保留生育功能,1 例早期发现行手术切除疤痕妊娠部位保留生育功能,1例清宫后予米非司酮口服后在B超引导下再次清宫,保留生育功能.结论:疤痕子宫妊娠漏诊、误诊率高,超声诊断是主要诊断方法,治疗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而定.

    作者:黄小艳;朱玉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喘息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以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喘息的关系.方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者40例、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者40例、健康儿童40例,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支原体肺炎伴喘息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率90.0%,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组的12.5%,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喘息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相关性.

    作者:齐玥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应用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应用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甲氨蝶呤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β-HCG 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宫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使患者的血β-HCG 可以更快降至正常水平,同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金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数据分析在血站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深入分析在血站管理中,数据分析的作用.方法:通过各个环节的审查及质量分析查找血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问题,有利于改进计划的制定,进而保证血液质量和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结论:开展数据分析工作以来,本血站工作质量得到了有力的提升,因而我们确认将数据分析运用于血站管理中,对于血液质量的保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杨满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总结

    目的:总结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防治措施与管理方法.方法: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注重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检验科医务人员健康登记表,增添医检验仪器、医疗设备,对本科废弃物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感.结果:采取上述措施后检验科的医源性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让检验科医务人员安全与身心健康得到了有力的保障.结论: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增添医疗设备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具有明显的预防、控制作用.

    作者:马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锡类散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褥疮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锡类散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褥疮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褥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组使用锡类散联合康复新液外敷,对照组使用雷夫诺尔湿敷,治疗周期为 30 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II°褥疮有效率达100%,对照组中II°褥疮有效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锡类散联合康复新液外敷达到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疗效,治疗褥疮疗效满意,值得临床一线推广使用.

    作者:刘小路;陈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长期卧床便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者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便秘;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便秘.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有效治疗长期卧床患者便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玉;王风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冠心病治疗方法的综述

    冠心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其诱发原因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脏病变,该疾病的发生对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本文就对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作者:卢佳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合并生殖功能障碍及糖代谢异常的内分泌疾病,以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是引起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常见疾病.本文对PCOS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肖江华;罗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7例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关节镜下手术的研究,分析其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7例患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对其采用关节镜下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此同时,另外随机选取 35 例患有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半月板切除方法进行治疗,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的疗效.在其他方面,两组患者的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而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得分为91.5±10.4 分,与对照组得分69.6±11.5相比显著较高,P<0.0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应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对膝关节功能影响较小,适于在临床中普及,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作者:李营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浆/胸水游离基因突变检查指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游离基因与病理组织基因(EGFR基因)检测指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疗效差异.方法:实验组:不能提供病理组织切片的患者行游离基因检测,EGFR基因18、19、21位基因突变阳性者入组.对照组:有组织切片患者行病理组织基因检测,EGFR基因18、19、21位突变阳性者入组.均使用TKI类药物治疗.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GFR游离基因检测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指导指标.

    作者:谢峰;陈昌南;潘岐作;陈婵娟;钟文杰;魏展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经皮肝胆囊抽吸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胆囊炎应用经皮肝胆囊抽吸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分别采用肝胆囊抽吸术和腹腔镜胆囊造瘘术或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6%(2/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15%(5/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94%(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73%(24/33)(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应用经皮肝胆囊抽吸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章密密;何跃军;袁赵;王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胆红素总量和血浆白蛋白量的比值 与神经行为评分之间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脑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分析胆红素总量和白蛋白蛋白量的比值与神经行为评分之间的关系及在预测胆红素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5例胆红素总量>205μmol/L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15例胆红素<205μmol/L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胆红素总量和血浆白蛋白量,并分析二者比值与神经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胆红素总量、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胆红素总量、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与神经行为评分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胆红素总量/血浆白蛋白量可作为预测胆红素脑损伤的重要指标,在比值较高时临床医生应引起重视,并给予患儿相应的治疗.

    作者:解战兵;孙永全;张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20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诊治的20例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所选的2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15例患者实施剖宫产术终止妊娠,3例实施产钳助产,2例实施剖宫产术.共分娩23例新生儿,其中21例存活,2例死亡,围生儿病死率为9.52%;新生儿窒息2例,其中1例轻度窒息,1例重度窒息,未见有孕产妇死亡现象.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利尿、降压、强心等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心衰,在适当的时候实施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是对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治疗的佳安全方式.

    作者:郭爱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20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20倒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标准.结果:2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效果优14例,占70%,良4例,占2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下腰痛评分、腰椎间隙高度与治疗前对比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安全性高,并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腰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

    作者:余永涛;钟德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癌平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4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单纯化疗组两组,单纯化疗组予 SOX 方案化疗(奥沙利铂+替吉奥),联合治疗组在予以 SOX 方案化疗的同时,联合消癌平注射液 60ml/天*7d治疗.治疗至少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52.2%,单纯化疗组47.8%,无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减少、KPS评分,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统计学差异有明显意义(P<0.05).而在对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影响上,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KPS评分.

    作者:马亚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静脉和吸入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与BACE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静脉和吸入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与BACE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类型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行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认识功能及与 BACE1 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术后,研究组 MMSE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MSE评分,划分为MMSE<25分组、MMSE>25分组,400例行吸入麻醉患者,MMSE<25分组的G/G基因型频率高于G/C、C/C,MMSE<25分组的G等位基因与G/G基因型均高于MMSE>25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例行静脉麻醉患者,MMSE<25分组的G/G基因型频率高于G/C、C/C,MMSE<25分组的G等位基因与G/G基因型与MMSE>25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麻醉对患者认识功能的影响小于吸入麻醉;携带 BACE1 基因多态性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吸入麻醉.

    作者:高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救治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中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 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洗胃、利尿、阿托品解毒,解磷定恢复胆碱酯酶活性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愈率更高,意识恢复时间、住院天数、阿托品总量、病死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应用价值比较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两种方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硝苯地平缓释剂联用与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短效剂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9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7例为吲达帕胺、硝苯地平缓释剂联用组,即口服吲达帕胺片2.5毫克,1次/日,硝苯地平缓释片10毫克,1次/日,两种药物均晨起顿服.余51例为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短效剂联用组,即口服依那普利5毫克,3次/日,硝苯地平片5毫克,3次/日.两种联用2周,疗程结束后次日复查血压.结果:96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吲达帕胺片、硝苯地平缓释剂组与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短效剂组降压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长效制剂服药依从率(100.0%)明显高于短效制剂.结论:两种疗法均有较理想的降压率及症状缓解率,两种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同时发现长效制剂晨起顿服依从率和耐受率明显高于短效制剂.因此,在当今面临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的情况下推荐长效制剂晨起顿服可作为降压治疗一线方案.

    作者:金美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