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下的模型演练带教法在提高产科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进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临床实习及转科的本科生、研究生及高级助产士48名,分为A组、B组.每组24人,进行选择对比研究.A组运用理论授课与模型演练,B组采用理论授课、情景模拟与模型演练相结合的方法.结果:B组中的成员急救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应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兴趣六方面评定成绩显著高于A组中的成员[1](P<0.05).结论:情景模拟下的模型演练能有效提高产科危重症的抢救能力和质量.
作者:马晓丽;李莲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观察瑞芬太尼(RF组)、芬太尼(F组)在无痛人流术中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探求更适合无痛门诊手术的麻醉方式.方法:分别应用0.4~0.5μg/kg瑞芬太尼、1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对比观察患者生理变化、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丙泊酚用量.结果:两组间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术中两组SB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呈一过性,术中两组HR变化不明显..SPO2两组均轻度下降.术后各生理指标接近术前,丙泊酚首次用量RF组少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的用量,而瑞芬太尼组能更早苏醒和离室,可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利;包全堂;王丁木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肝硬化心肾不交型不寐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2 例肝硬化心肾不交型不寐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及穴位按摩.结果:干预组有效率94.44%,对照组有效率为72.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干预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肝硬化心肾不交型不寐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戴静;叶万丽;王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以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喘息的关系.方法:对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者40例、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者40例、健康儿童40例,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支原体肺炎伴喘息组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率90.0%,显著高于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组的12.5%,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喘息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相关性.
作者:齐玥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重型原发性脑干出血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我院 36 例重型原发性脑干出血,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以脑干出血60d为终观察点按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定预后死亡21例,植物存活2例、重残9例、轻残4例.结论:采取综合救治措施早期抢救和防控并发症及器官功能衰竭结合外科手术可挽救部分脑干大出血患者生命及降低病死率
作者:彭岗;严雄;张松;吴小刚;王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合并生殖功能障碍及糖代谢异常的内分泌疾病,以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是引起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常见疾病.本文对PCOS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进行综述.
作者:肖江华;罗志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优质护理在医疗安全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各120例无痛肠胃镜检查的临床患者资料,对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效果进行了总结.结果:120例患者的胃肠镜检查都能达到检查和治疗的目的,没有发生医疗安全.结论:优质的护理提高了无痛胃肠镜的医疗安全性.
作者:赵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迚步,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剖腹产这种分娩方式,以避免在分娩时的痛苦.一部分产妇由于自身原因,为减少分娩时的危险,也会选择剖腹产.剖腹产是指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与自然分娩相比,主要的优势就是在手术的过程中产妇没有痛苦,还有一些产妇则是为了避免自然分娩可能引起的大小便失禁等情况而选择剖腹产.此外,高龄产妇与生育功能性缺陷也是产妇们选择剖腹产的主要原因.在剖腹产之后,婴儿出生,产妇则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在恢复的这段时间里,临床上需要注意的非常多,剖腹产术后的临床护理也已经成为医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疾病防控机构工作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并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疾病防控人员应急能力的优劣会对整个剑川县疾病防控工作质量及效率造成直接性的影响.文章主要是对剑川县疾病防控机构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现状及应采取的科学改进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帮助增强整个疾病防控中心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作者:施根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抗自由基治疗在减少癫痫患者痫样放电及发作频数方面的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0例癫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常规基础抗癫痫治疗共80例,B组基础抗癫痫联合抗氧自由基(维生素C、E)治疗,对比分析 A、B 两组不同治疗方案对减少痫样放电及发作频数的作用.结果:A、B 组在减少癫痫发作频数总有效率分别为72.5%、93.8%,二者临床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A、B 组在减少痫样放电频数总有效率分别为 81.25%、92.5%,二者临床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癫痫患者采用抗氧自由基方案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减少痫样放电,且能明显减少癫痫发作频数.
作者:李国丽;郑纪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情重,治疗困难,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原因.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需合理用药、规律用药、及时复查、预防复发.
作者:易永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各方面都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镇雄作为百万人口的大县,防控形势严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上亟须进一步发展.本文从镇雄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入手,探讨我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作者:陇静;邓春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94.29%,优于对照组的34.29%、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3 ±4.5)h、(6.0±1.5)d、0,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6±5.3)h、(9.5±3.0)ml、15.29%(5/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小,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临床上推荐应用.
作者:张德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Th1/Th2细胞功能失衡、IgG4/IgE失衡、神经内分泌调节及遗传均影响着其发病.本文从免疫、神经、内分泌、遗传等方面阐述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陈亚宾;宋均亚;吉训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动脉溶栓术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动脉溶栓术治疗.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在重症阶段实施术侧制动,按摩健侧肢体,指导患肢主动和被动锻炼、日常活动训练、出院前模拟指导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便秘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便秘发生率三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CSS评分(17.5 ±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MA评分(45.2±6.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0.5±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动脉溶栓术治疗后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运动功能,促进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薛孟馨;李延红;肖文芳;孙永梅;宋亚楠;肖洒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5μm,250mm*4.6mm);流动相(甲醇-0.5%乙酸溶液37:63);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76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结果:20μg/ml至150μg/ml范围内,阿司匹林与封面面积峰值之间,具有一定线性关系.结论:RP-HPLC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含量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却重复性优秀等特点,为检测与控制阿司匹林药品质量提供了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林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方面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显著,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海斯来提·哈萨诺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骨外科也大量使用微创技术治疗患者.现阶段,微创骨折间接复位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镜辅助微创技术、内镜辅助微创技术、射频技术、经皮微创技术、计算机辅助微创技术等在骨外科临床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作者:蔡加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患儿男,2岁,因发热3d,皮疹、颜面肿2d,声音嘶哑1d于2013年1月23日入院.患儿于3d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38.3℃,静点喜炎平后出现皮疹,伴瘙痒,颜面肿,1d前出现犬吠样咳嗽,不剧烈,声音嘶哑,以急性感染性喉炎入院.既往健康,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6.6℃,P:118 次/分,R:30 次/分,声音嘶哑,神志清,呼吸平稳.全身见散在红色皮疹,伴抓痕,颜面水肿,双眼睑略水肿,结膜无充血.咽部充血.
作者:潘晓宏;金成喜;王先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针对我院外科疗区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使我院以后的临床更合理的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在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我院采用抗生素临床治疗的患者867例,对其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此次调查的867例患者共涉及抗生素种类28种,其中头孢类药物、大环内酯类类、氨曲南类、喹诺酮类位居前四位,867例患者用药共涉及9个科室,其中外科、妇科、内科依次位居前三位.867例患者经药学干预后发现合理用药者628例,不合理用药者239例.结论: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甚多,存在着不合理用药问题.
作者:徐大勇;刘伟明;邵慧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