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镇雄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陇静;邓春元

关键词:公共卫生, 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各方面都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镇雄作为百万人口的大县,防控形势严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上亟须进一步发展.本文从镇雄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入手,探讨我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是否可以有效强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择取本院在2013年3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0人,对参照组患者行一般性抢救程序,对观察组患者行优化后的抢救程序,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指标,即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抢救时间.结语: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以及抢救时间均少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本次实验具有良好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可以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强化抢救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崔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型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型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重型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患者中,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电图正常的比例为,对照组脑电图正常的比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型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的效果较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能;彭华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流动人口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探讨不同行业流动人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流动人口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其他6种行业人群各约50人,进行体格检查,测量空腹血糖、血脂和问卷调查,共检查303人.结果:流动人口糖尿病患病率为6.3%,随着年龄增大,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行业间患病率有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超重是流动人口Ⅱ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晓彦;张向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两种方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吲达帕胺、硝苯地平缓释剂联用与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短效剂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9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47例为吲达帕胺、硝苯地平缓释剂联用组,即口服吲达帕胺片2.5毫克,1次/日,硝苯地平缓释片10毫克,1次/日,两种药物均晨起顿服.余51例为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短效剂联用组,即口服依那普利5毫克,3次/日,硝苯地平片5毫克,3次/日.两种联用2周,疗程结束后次日复查血压.结果:96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吲达帕胺片、硝苯地平缓释剂组与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短效剂组降压率和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长效制剂服药依从率(100.0%)明显高于短效制剂.结论:两种疗法均有较理想的降压率及症状缓解率,两种疗法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同时发现长效制剂晨起顿服依从率和耐受率明显高于短效制剂.因此,在当今面临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的情况下推荐长效制剂晨起顿服可作为降压治疗一线方案.

    作者:金美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 30 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抢救.对比2组患者抢救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在进出急诊室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复发以及院内再次 PCI 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

    作者:张瑞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微创技术在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技术在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骨外科也大量使用微创技术治疗患者.现阶段,微创骨折间接复位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镜辅助微创技术、内镜辅助微创技术、射频技术、经皮微创技术、计算机辅助微创技术等在骨外科临床治疗中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作者:蔡加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干预措施

    目的:调查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承受的精神心理压力程度并提出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应用临床症状自测量表SCL-90以问卷方式对15名急诊科护士(观察组)及15名内科病房护士(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结果:观察组SCL-90中的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期从事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心理状况较差,有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心理.应定期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价,积极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刘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的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患者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94.29%,优于对照组的34.29%、7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3 ±4.5)h、(6.0±1.5)d、0,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6±5.3)h、(9.5±3.0)ml、15.29%(5/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小,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临床上推荐应用.

    作者:张德彪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78例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联合用药组,对照组仅给予西格列汀(默沙东公司规格为100mg/片)100mg qd.联合用药组在口服西格列汀100mg qd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二甲双胍0.5tid.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5).结论:西格列汀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疗效及高安全性,联合二甲双胍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陈丽;赵文化;马晓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8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0 例)与研究组(58 例),前者予以单纯西药治疗,后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且不良反应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较之单纯予以西药治疗效果更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韩殿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社区儿童护齿的健康教育

    随着如今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饮食结构的丰富变化,尤其是大人对孩子的娇宠,随之产生了很多不良习惯,终导致儿童的龋齿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加强对社区儿童护齿的健康教育,对于儿童将来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也是当今社区卫生服务重要工作的一部分.

    作者:胡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胶体果胶铋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对慢性胃炎患者运用胶体果胶铋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慢性胃炎患者146例,并以此作为研究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分别运用胶体果胶铋以及枸橼酸铋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运用胶体果胶铋进行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为95.9%;而对照组患者运用枸橼酸铋钾进行治疗之后,其总有效率为69.9%.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运用胶体果胶铋药物其治疗效果先对较为显著,治疗过程当中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俞建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穴位埋线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 COPD 稳定期患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微创埋线法及中医辨证施护.结果:增强了患者体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加速康复,并在预防和减少 COPD 再次发作起到了良好效果.结论:中医的护理干预重点在于治病求本,辨证施护.我科采取中医穴位埋线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李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0例羊水栓塞的抢救护理体会

    羊水栓塞(AFE)是严重 产科并发症,起病急剧,病势凶险,抢救不及时会迅速发展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死率可达70%~80%.我院至2007 年以来发生 AFE10 例,均成功救治,无一例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或死亡.现就AFE 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长期卧床便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者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便秘;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便秘.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排便功能恢复时间、排便间隔时间、每次排便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有效治疗长期卧床患者便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玉;王风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静脉和吸入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与BACE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探讨静脉和吸入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与BACE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类型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行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各4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认识功能及与 BACE1 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术后,研究组 MMSE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MSE评分,划分为MMSE<25分组、MMSE>25分组,400例行吸入麻醉患者,MMSE<25分组的G/G基因型频率高于G/C、C/C,MMSE<25分组的G等位基因与G/G基因型均高于MMSE>25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例行静脉麻醉患者,MMSE<25分组的G/G基因型频率高于G/C、C/C,MMSE<25分组的G等位基因与G/G基因型与MMSE>25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麻醉对患者认识功能的影响小于吸入麻醉;携带 BACE1 基因多态性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吸入麻醉.

    作者:高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系统评价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的分期治疗上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宫颈癌分期治疗上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使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7.50%,低于对照组 25.00%(P<0.05);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同分期的宫颈癌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雪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妇科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以往经验,帮助医护工作人员为腹腔镜手术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结合前辈们总结的资料,阐述并归纳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异位妊娠等妇科疾病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1].随着腹腔镜下手术的发展和提高,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也在不断扩大,作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腹腔镜手术的了解和学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给患者提供更全面、完整的护理,掌握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艺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右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均纳入 40 例.其中对照组术前采用丙泊酚,观察组则采用右美托咪啶.结果: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15min及30min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对比麻醉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则未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情况,有效降低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麻醉安全性,故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居二云;陈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